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比利戰爭【完整新譯本】
  • 定價117.00元
  • 8 折優惠:HK$93.6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尋找阿嘉莎

尋找阿嘉莎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3206989
艾米•汀柏蕾
黃聿君
小天下
2015年3月30日
117.00  元
HK$ 93.6  






ISBN:9789863206989
  • 叢書系列:文學館
  • 規格:精裝 / 320頁 / 15.3 x 21.1 cm / 普通級
    文學館


  • 童書/青少年文學 > 兒童故事/小說 > 偵探/冒險












    松木棺材裡的屍體真的是阿嘉莎嗎?

    比利在葬禮上哭了,他還愛著阿嘉莎嗎?

    姊姊是因為我,才離家出走的嗎?





    導讀



    漫天鴿羽裡的心靈旅程

    游鎮維




      《尋找阿嘉莎》這本小說裡,年僅十三歲的主角喬琪親口講述故事:姊姊因自己的告密,被迫與未婚夫解除婚約,接著不告而別,後來警方找到一具疑似姊姊的屍體,眾人皆認定她已亡故,唯獨自己不信,執意外出尋找姊姊的下落,以釐清事情真相。小說依循青少年兒童文學「離家──返家」的成長故事模式,主角出外冒險,在他人陪伴下,仍獨自克服主要困境,脫胎換骨獲得心靈的成長。



      出外歷險前,喬琪的脾氣彆扭,一派天真,希望姊姊永不出嫁,留在家裡與自己一同接手經營雜貨店。她小小年紀,卻任性偏執,對旁人意見常恍若未聞,只信自己眼前所見之事,信念絕決,如她射殺野鴿時毫不留情的槍法。即使懷疑別人行為或事情的背後別有用意,存疑也僅用來支持自己的論點。喬琪執著維繫自己和姊姊的感情,常擔憂姊姊與異性交往,沒注意守寡多年的媽媽,早已與喪偶的警長相互傾慕多時。她外出尋找姊姊下落,不外乎想逆轉自己衝動告密所導致姊姊慘死他鄉的可能結果,卻也認定姊姊前男友比利不請自來的結伴同行,是因他也相信姊姊未亡。她離家尋姊的過程中,喬琪的心念與眼界慢慢打開,她陳述當下心情,又不時回憶過往,交叉往返敘述顯現出她逐漸成熟的心理。



      描述自己做離家行前準備時,喬琪的口吻透露出稚氣與浪漫,以為只要依著《橫越大草原:陸路探險指南》書裡的內容,備齊所有物品,再帶上一把步槍,就能輕鬆度過種種難關。她離家後,無論在情感上或生命體會上皆經過洗禮,對姊姊的生死,她從滿懷希望到萬念俱灰,領悟到家人為了斬斷她對姊姊依然生存的念頭,早已與比利串通好,特地精心安排這趟旅程;喬琪在多哈羅為了打聽姊姊的下落,與看似極不友善的女店主攀談,才發現女店主和她一樣有死因下落不明的親人,於是開始學會同理他人;陪伴在她身邊的比利,相貌英俊,體格健碩,使她情竇初開,了解姊姊當初面對異性的心情,後來喬琪對比利心生愛慕,脫口對他傾訴情意;喬琪在美洲獅突襲事件裡,面臨死亡的威脅,幸有比利襄助才逃脫獅口,她了解到生命的可貴與價值;而後目睹比利被偽鈔集團成員擒獲虐打,她認定歹徒是槍殺姊姊的兇手,在比利生死關頭前,她原可將歹徒一槍斃命,但她心中閃過無數的可能,最後選擇嚇退歹徒,展現她能夠周延思考,不妄下論斷的改變。



      喬琪原本性格,不同於追求自由、嚮往大自然的姊姊阿嘉莎。姊姊對自然現象觀察入微,她對喬琪說的睿智老人的故事裡,老人沿路撿拾一根又一根白鴿羽毛的過程,啟發喬琪在尋姊時能用心觀察事物,不放過任何蛛絲馬跡,她從當地人口述中尋求線索,抽絲剝繭,找到蓋洛家,闖入偽鈔集團的巢穴,幾乎解開姊姊的生死之謎。



      喬琪與比利的冒險結束後不久,姊姊寫信回家,她信裡對家人道歉,說明她離家的經過,絲毫不知自己出走引發一連串事件。喬琪對離家的姊姊氣憤不已,因為她的不負責任,害自己和比利差點丟了性命,更變成轟動全國的社會新聞,此時喬琪心智已不同以往,終究能夠諒解。小說時空背景設在美國史上著名「芝加哥大火」發生的一八七一年,那年秋天,芝加哥市內的單一起火事件,後來變成跨區域的延燒,造成重大生命財物損失,數萬人流離失所。如果用此來比喻小說人物行為,作者似乎暗示最初看來輕微的動作舉止,也能像燎原的星星之火,引起令人無法收拾的嚴重結果。



      作為小說主要靈感來源,北美洲野鴿大規模遷移的史實在小說裡也富有寓意。鴿子為了生存,隨著季節鋪天蓋地的遷徙,所到之處皆遭人類無情濫殺,喬琪沿途眼見漫天飛羽、殘破鴿巢與鴿屍,充滿濃烈肅殺之氣,對照後來因火災離鄉背景的災民悲情,以及所接受的人道救助,她反思兩者意義,感悟眾生同等重要,然而其中不露痕跡的諷刺意味,揭示生態系裡有著物種禍福輪轉的常態。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