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我是你:華福德教育學的兒童研討會

我是你:華福德教育學的兒童研討會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1916354
Anna Seyedl/著
張淑惠
心理
2015年3月24日
67.00  元
HK$ 63.65  






ISBN:9789861916354
  • 叢書系列:幼兒課程與教學
  • 規格:平裝 / 160頁 / 15 x 21 cm / 普通級
    幼兒課程與教學


  • 社會科學 > 教育 > 教學法/實例











      這是一本以靈性科學(人智學─Anthroposophy)為基礎的教育學及心理學實務入門書。本書能拓寬兒少工作者對於兒少本質的理解、協助兒少解決問題進而發展潛能,甚至,點亮兒少工作者內在的超感官能力。本書作者安娜•賽德爾(Anna Seydel)有35年的華德福教師經驗,她透過長年的理論、實務及靜思的歷程與洞察,提供靈性科學中的兒少研究方法及療癒的範例。作者邀請讀者以興趣和關注把兒童當作謎來感受。過程中,作者以最具關鍵的靈性意識──觀象、靈感及直覺,展現華德福教育中充滿靈性的兒少研究法。當然,超感官意識與解謎的能力需要實務參與、時間累積、靜思訓練,以及個人經歷意識發展與形變的建構。





    推薦序一 認識兒童;瞭解自己;成就全人

    推薦序二 一起走上尋找聖杯的旅程

    推薦序三 尋尋覓覓 關係中的關係

    審閱者序 認識一個崇尚宇宙法則的「兒童研討」藝術

    前言

    引言




    導入主題

     三個問題

     現今的小學新生

     關注兒童的必要性

     關注的作用

     阻力

     進行兒童研討會的途徑以何為導向?

      步驟一:感知

      步驟二:與兒童合而為一

      步驟三:本質的相遇

      步驟四:可溝通的概念



    兒童研討會過程中的教學法途徑

     感知感官可感覺的

      感興趣和關注:把兒童當成謎來感受

      感知兒童的外在

      感知生活態度

      感情與社交的表達

      意願、意圖的表達

      命運的肢體動作

      感知的溝通

      感知方法

      遵守時間長度

     與兒童合而為一

      精闢的點

      程序範例(第一部分)

     遇見本質─睡眠的直覺式意願

      帕西法爾問題

      互補經驗

      程序範例(第二部分)

     兒童畫面

     進入責任階段的步驟

     簡單化

     主持

     工作的方式

     感官形成



    個別兒童研究

     譚雅─面對早期兒童時期命運的結果

     瑪西米里安─為肢體語言之謎覺醒

     賈霸─將陌生之事當作自己的感覺

     卡特林─飛越自己的陰影

     阿恩特─適時地共創效應



    後記與感謝

    註釋







    推薦序一



    認識兒童;瞭解自己;成就全人




      在現今的社會提到「大人」,常常指的是這個人具有一定年紀(最起碼已經成年),已經出了社會,有一定的工作或生活歷練。因此當一個「大人」在觀看或評斷一件事情時,便往往會以一個自己過往的生命經驗對事情下解釋或結論。姑且不論他的解釋或結論的對錯與否,「大人」的心裡卻很容易篤定的認為:「看吧,我是多麼睿智、有經驗,什麼事情都逃不過我的法眼!」社會上常常給這樣的「資深大人」崇拜的眼神,許多人也會說:「這件事我已經問過×××,是他告訴我這樣做!」或者說到:「×××也是這樣說的,不信你去問他!」所以一個「大人」,意味著他有豐富的「過去」;不過,換言之,那也就是他已經是一個屬於「過去式」的人了!



      每當去到醫院的嬰兒房,隔著玻璃看著一排排都是臉紅紅、皮膚皺皺的小娃兒,猛一看,好像個個都很相似;仔細瞧,卻沒有一個相同,但是他們卻仍有一個全部都相同的特點,那就是他們已經來到了這個世界,他們都將開始成長!這群娃兒,一群即將長大的小兒童,他們屬於正在開展的「未來式」!



      我是一個大人,一個屬於「過去式」的人,我很習慣用過去的經驗看待或處理身邊所有的人事物,這樣的方式,當我在事務所工作,或是在業務單位工作,或是在工廠裡從事一般性事務,都非常適用,而且隨著經驗越豐富,處理起事情來也越是得心應手。然而,在我成為一個高齡的母親,乃至於成為了一個教師之後,我發現我豐富的處事經驗和果斷的判斷能力常常派不上用場,以至於往往,在判斷或處理一個和孩子相關的事務過後,我突然驚覺:「我錯了!」



      我真的錯了!因為我雖然走過了自己的成長歲月,但是在我年幼時經歷的每個當下,我其實並沒有深刻的體認或檢討或反省,因為那時候我也只是一個兒童,一個一直向著未來走去的人。因此到了現在,我在處理兒童們所使用的「經驗」,根本就和他們的經驗不一樣,所以也難怪他們不能接受!而我,卻也真的不知道我是以自己在社會上打滾多年的「大人經驗」在處理他們的「兒童事情」和問題,因此,我能不犯錯嗎?



      《我是你:華德福教育學的兒童研討會》這本書翻開來開宗明義便寫道:「為兒童奉獻,他們的希望在於,被認知。」書中提供了精確又饒富靈性意涵的認識兒童的方法和步驟。幾經研讀,我認為,一旦我們真的能學會進入兒童的內在去認識兒童時,我們必將也能彌補起早被我們自己遺漏且遺忘的生命成長任務─成為一個完整的人!




    林梅洲

    臺中市人智哲學發展學會理事長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