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序
這部書所探討的是大學通識教育的理念及其在現階段國內高等教育環境中的落實問題。我在過去數年撰寫這部書的過程中,對於國內大學通識教育一直懷有一幅較為全面性的圖像。我認為,在當前國內大學校園裡,通識教育雖然已經獲得了相當的重視,但是整體而言通識教育的實踐仍充滿了荊棘:理論的貧困是第一項困境;高等教育界知識分工日趨細密化以配合資本主義之生產與再生產體系,是第二項困境;優秀師資難覓,則是第三項困境。由於國內通識教育「界」較為缺乏博厚高明可大可久的理論,所以,橫面移植國外理論或經驗者,遠多於縱面繼承自己教育傳統並創新課程者。臺灣的高等教育長期以來深受政治力與經濟力的滲透與干擾,所以,學術與教育日趨分割化,大學的系所在「專業化」的美名之下,逐漸肢解大學作為知識的統整殿堂之性質,使大學教育在大學生人格養成與世界觀的塑造上所產生的「隧道效應」日益加深,研究有成的大學教師參與通識課程教學工作之意願頗為低落。在以上所說這三種困境之下,推動大學通識教育無異於逆流游泳,用力甚多而成效有限,其悲壯可比擬於揮魯陽之戈以返落日!
但是,通識教育終究是教育工作者心靈深處「永恆的鄉愁」,教育工作者像太平洋裡的鮭魚,成長之後要奮其生命之力,返回他們原生的山間溪澗。這部書是我在這種「永恆的鄉愁」的呼喚之下,對關心大學通識教育的朋友提出來的學思心得報告。這部書的結構共分為七章,第一章說明全書宗旨與分析的起點;第二章為大學通識教育提出清晰的定義與目標;第三章躍入中國文化與教育傳統,尋求傳統通識教育理念的源頭活水;第四章則在檢討當前國際學術界習見的通識教育理論之後,提出「多元文化論」作為現階段在臺灣地區推動大學通識教育的理論基礎。第五章分析當前的實際困難及其可能的因應策略,第六章則提出課程設計原則,並在人文、社會、生命及物理科學等四大領域中,設計若干通識教育課程。最後一章則展望前景,說明大學通識教育短期內在臺灣不易有快速而全面的提昇,但就長程觀之,則蓬勃發展當可預期,所以,我們現在的努力就特別重要。畢竟,正如胡適之先生所說:「要怎麼收穫,先那麼栽!」
事實上,這部書不僅是對我國大學通識教育的理論與實際,進行理性的分析而已;這部書中也交織著最近十多年來我個人的感情。這段感情必須追溯到民國72-73年(1983-1984年),當時教育部邀請八位學者組成「大學共同科目規劃研究專案小組」,小組成員是:沈君山(召集人)、李亦園(共同召集人)、孫震、章孝慈、黃堅厚、茅聲燾、董大成、黃俊傑。我兼任小組的執行秘書。這個小組以一年時間檢討當時的所謂「部訂共同必修科目」,提出許多改革構想並建議教育部重視通識教育,終於在民國73(1984)年4月5日由教育部以臺(73)高字第一一九八六號函檢送〈大學通識教育選修科目實施要點〉,通知全國各公私立大學及獨立學院辦理開授通識教育選修科目,共四至六學分之課程。在當時威權政治的客觀環境之下,學術界要求官方適度放寬教育管制,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與今日狀況不可同日而語。這十多年來,臺灣經過了1987年解嚴之後,快速地走向民主化與自由化。在歷史巨變的洪流裡,臺灣的教育改革經過民間教改團體與前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的推動而快速的進展,大學也逐漸取得了課程自主的空間。回顧十多年的來時路,這一段歷史確實是臺灣教育史中重要的一章。
但是,在大學教育自由化與自主化的同時,國內各大學院校卻也面臨課程設計與教學品質提昇的挑戰,其中最為重要而難度最高的就是共同及通識課程。這部書是這十多年來我個人在大學通識教育這個領域裡,在感情與理性交織中所撰寫的一部作品。書稿寫成後,承蒙李亦園院士賜序,本書初稿,曾在「傳統中國教育與現代大學通識教育系列學術研討會」(太平洋基金會與中華民國通識教育學會合辦)發表,承蒙劉兆漢、劉源俊、張光正、胡俊弘、黎建球、郭重吉、朱建民、黃坤錦、陳舜芬、張則周、林孝信等許多關心通識教育的朋友,提示修訂意見,衷心感謝。我在此特別向該項研討會的兩個主辦單位致謝。我也誠懇地敬請海內外關心大學通識教育的先進與朋友,憐憫我的用心良善,寬恕我的能力不足,接納我對大學教育的關心,也讓我們共同勉勵:凡流淚播種的,必歡呼收割!
黃俊傑
1999年1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