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道德底形上學(精裝)

道德底形上學(精裝)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0845365
康德
李明輝
聯經出版公司
2015年3月20日
233.00  元
HK$ 198.05  






ISBN:9789570845365
  • 叢書系列:聯經經典
  • 規格:精裝 / 564頁 / 25k正
    聯經經典


  • 人文史地 > 當代思潮 > 德奧哲學


















    本書雖名為「形上學」,

    其實是探討道德原則與法律原則在具體生活層面中的落實,

    因此是康德實踐哲學的完成。





    譯者前言

    中譯本導讀:《道德底形上學》之成書始末及其哲學意義


    一、《道德底形上學》之成書始末

    二、《道德底形上學》之版本問題

    三、《道德底形上學》之哲學意義

    凡例

    康德著作縮寫表



    第一部 法權論之形上學根基

    前言

    法權論之畫分表

    道德底形上學之導論

    Ⅰ. 論人類心靈底能力與道德法則之關係

    Ⅱ. 論道德底形上學之理念與必然性

    Ⅲ. 道德底形上學之畫分

    Ⅳ. 道德底形上學之預備概念(普遍實踐哲學)

    法權論導論

    § A. 何謂法權論?

    § B. 何謂法權?

    § C. 法權底普遍原則

    § D. 法權與強制的權限相結合

    § E. 嚴格的法權也能被表述為一種根據普遍法則而與每個人底自由相協調的全面的相互強制之可能性

    附論法權論之畫分

    論有歧義的法權(zweideutiges Recht/Ius aequi- vocum)

    Ⅰ. 衡平性(Billigkeit/Aequitas)

    Ⅱ. 緊急權(Notrecht/Ius necessitatis)

    法權論之畫分

    A. 法律義務之一般畫分

    B. 法權之一般畫分

    天賦的權利只有一項

    一般而言的道德底形上學之畫分

    Ⅰ. 

    Ⅱ. 根據法則對於義務的客觀關係之畫分

    Ⅲ. 根據責以義務者對於承擔義務者的主觀關係之畫分

    論對於作為一般而言的義務底系統之道德學的畫分



    法權論 第一篇 私法

    第一篇 關於一般而言的外在所有物之私法

    第一章 論將某外在之物當作所有物而擁有的方式

    第二章 論取得某外在之物的方式

    第一節 論物權

    第二節 論人格權

    第三節 論出於物的方式之人格權

    家庭社會之權利 第一項:婚姻權

    家庭社會之權利 第二項:親權

    家庭社會之權利 第三項:家長權

    一切可從契約取得的權利之獨斷的畫分

    盜印書籍依法律是禁止的

    補節 論對於意念底一個外在對象之 理想的取得

    Ⅰ. 藉由時效而取得的方式

    Ⅱ. 繼承(Acquisitio hereditatis〔遺產之取得〕)

    Ⅲ. 身後遺留令名(Bona fama defuncti〔身後的令名〕)

    第三章 論藉由一種公開的司法權底判決而來之主觀上有條件的取得

    A. 論贈與契約

    B. 論借貸契約

    C. 論對遺失物的索回(取回)(vindicatio)

    D. 論藉由宣誓而取得保證 (Cautio iuratoria〔宣誓的保證〕)

    從自然狀態中的所有物到法律狀態中的所有物 之一般而言的過渡



    法權論 第二篇 公法

    第一章 國家法

    論因時效而佔有的權利

    論繼承

    論國家對於為其臣民而設的永久基金會之權利

    結語



    第二部 德行論之形上學根基

    前言

    德行論之導論

    I. 關於「德行論」底概念的探討

    II. 關於「一項同時是義務的目的」底概念的探討

    III. 論設想「一項同時是義務的目的」之根據

    IV. 同時是義務的目的為何?

    V. 對於這兩個概念的闡釋

    VI. 倫理學並不為行為立法(因為這是法權論之事),而是僅為行為底格律立法。

    VII. 倫理義務具有寬泛的責任,而法律義務卻具有狹隘的責任。

    VIII. 對於作為寬泛義務的德行義務之解說

    IX. 何謂德行義務?

    X. 法權論底最高原則是分析的;德行論底最高原則是綜合的。

    XI. 德行義務之圖表

    XII. 心靈對於一般而言的義務概念的感受性之感性的預備概念

    XIII. 在關於一套純粹德行論的探討中道德底形上學之普遍原理

    XIV. 論德行論與法權論分離之原則

    XV. 德行首先要求自我控制

    XVI. 德行必然預設不動心(被視為力量)

    XVII. 德行論底畫分之預備概念

    XVIII. 



    倫理學底畫分

    倫理學的成素論




    第一部 論對自己之一般而言的義務

    導論

    § 1. 「一項對自己的義務」底概念(乍見之下)包含一項矛盾

    § 2. 但是卻存在人對自己的義務

    § 3. 對這種表面的背反之說明

    § 4. 論對自己的義務之畫分原則

    第一卷 論對自己的完全義務

    第一章 論人對作為動物性存有者的自己之完全義務 § 5313

    第一款 論自戕

    第二款 論淫慾的自瀆

    第三款 論因無節制地使用享受品或甚至食品而致的自我麻醉

    第二章 人對僅作為一個道德性存有者的自己之義務

    Ⅰ. 論說謊

    Ⅱ. 論吝嗇

    Ⅲ. 論阿諛

    第一節 論人對作為天生的自我裁判者的自己之義務

    第二節 論對自己的一切義務之第一命令

    附節 論道德的反省概念之曖昧:將原屬人對自己的義務者當作對他人的義務

    第二卷 論人對自己(關乎其目的)的不完全義務

    第一節 論人在發展並增益其自然圓滿性時,亦即在實用方面,對自己的義務

    第二節 論人在提升其道德圓滿性時,亦即純然在道德方面,對自己的義務



    第二部 論對他人的德行義務

    第一章 論對僅作為人的他人之義務

    第一節 論對其他人的愛底義務

    導論

    專論愛底義務

    愛底義務之畫分

    A. 論慈善底義務

    B. 論感恩底義務

    C. 同情感根本是義務

    論與對人的愛正相(相反)對立之對人的恨底罪惡

    第二節 論出於對其他人應受到的尊敬而對他們的德行義務

    論傷害對其他人的尊敬之義務的罪惡

    A. 傲慢

    B. 毀謗

    C. 嘲笑

    第二章 論人與人之間針對其狀態的倫理義務

    成素論之結論

    論愛與尊敬在友誼中的緊密結合

    附錄 論交往底德行(virtutes homileticae)

    倫理學的方法論

    第一節 倫理學的教學法

    附釋 一部道德的問答手冊之片段

    第二節 倫理學的修行法

    全部倫理學之結論:作為對上帝的義務之學說的宗教學說位於純粹道德哲學底界限之外



    結語

    倫理學底畫分表

    相關文獻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