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戰後七十年:回首是為遠望
「洪惟我祖先,渡大海,入荒陬,以拓殖斯土,為子孫萬年之業者,其功偉矣!追懷先德,眷顧前途,若涉深淵,彌自儆惕。烏乎!念哉!凡我多士,及我友朋,惟仁惟孝,義勇奉公,以發揚種性;此則不佞之幟也。婆娑之洋,美麗之島。我先王先民之景命,實式憑之。」-連橫《臺灣通史》序
這個計畫原來是始於對當代臺北都市發展的追本溯源與紀錄保存。臺北自荷蘭人於一六五四年始繪地圖開始,一七?九年泉州陳賴章墾號的拓墾、一八七五年沈葆禎的奏准設府、一八七九年陳星聚的開府建城、 一八八四年的城垣落成、一八八五年劉銘傳的現代化建設伊始、日據之後一八九九年的第一次市區改正到一九三二年的大臺北市區計畫,有關戰前臺北都市發展的研究,雖不至於汗牛充棟亦是書盈四壁。相較於此,戰後一九五一年至一九六五年間美援時期的都市規劃研究已是屈指可數、聊備一格,一九六七年臺北市升格為直轄市後的發展,更是除了政府出版乏人問津的年報外,已為人們所淡忘而忽略。
然而戰後這七十年的發展,卻又是當代臺北最為關鍵的歷史時刻,許多制度的演化,許多機制的肇造,在在都是今日臺北成為臺灣首善與全球城市一員的重要關鍵。一如美援時期許多創立臺灣與臺北都市規劃的前輩先驅的先後凋零辭世,其後接手的開拓長者亦逐漸年事已高,當代臺北的都市蛻變脈絡,在缺乏紀錄保存與研究報告不斷佚失之下,我們真的擔心這關鍵的數十年都市發展變貌,終將變成一段失憶的空白;尤其是二??一年納莉颱風災後,典藏於市府地下室一整間的歷年研究報告的失毀,與前輩長者的逐漸凋零老化與忘卻記憶,一種時間壓力不由而生。
「不容青史盡成灰」,這不僅是一種與時間競爭的焦慮,也是作為承接歷史之業往前邁進的所有當代臺北專業者的責任。民國一百年在舉國歡慶的當下,我們開始進行臺北城市發展歷程資料的蒐集與重建,在中華民國都市設計學會吳光庭與王俊雄二位前後任理事長協助下,從戰後的大事記建構、關鍵人物的口述訪談與資深專家的深入座談、以及關鍵計畫的資料彙整與檔案重建,歷經二年完成了六大冊數千頁的報告資料與影音檔案,雖不敢說是鉅細靡遺但也一定程度的完成第一階段的保存紀錄工作。但這仍是一份不易解讀的檔案,為了讓更多人了解臺北的發展歷程,我們決定將之簡化為這麼一本輕薄可讀的小書。
歷史作為當下存在的依附以及往前邁進的支柱,是我們認真看待這份職志的基礎。一九八八年成立的DOCOMOMO(現代主義運動記錄與保護國際組織)指出了對現代建築運動的保全、教育與交流的人類責任,同樣的對於當下臺北之所以如此,及其可能的未來發展,我們是承擔了這份歷史的責任:讓當代前輩先賢因應時勢發展所做的抉擇與努力,重現於世人眼前是我們這個世代無可迴避的擔當,因為只有深切回顧來時路之所以然,我們抬頭邁步走向明天時,才能更為理直氣壯、築夢踏實。
林崇傑 (臺北市都市更新處前處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