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區政新角度
  • 定價64.00元
  • 8 折優惠:HK$51.2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當信任崩壞:密碼學專家告訴你,如何面對社會中的貪婪與背叛, 防範信任機制的全球大失靈

當信任崩壞:密碼學專家告訴你,如何面對社會中的貪婪與背叛,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5671365
布魯斯?施奈爾
洪慧芳
漫遊者文化
2015年3月05日
120.00  元
HK$ 102  






ISBN:9789865671365
  • 叢書系列:verso
  • 規格:平裝 / 304頁 / 17 x 23 cm / 普通級
    verso


  • 社會科學 > 社會議題


















    如何防範黑心企業、食安危機、金融騙局、網路犯罪、恐怖攻擊……

    原來,我們可能一直都用錯力氣、畫錯重點!





    第一章 概要

    第二章 保安的歷史

    第三章? 合作的演化

    第四章 信任的社會史

    第五章? 社群困境

    第六章 社群壓力

    第七章? 道德壓力

    第八章? 聲譽壓力

    第九章? 制度壓力

    第十章? 保安系統?? ?

    第十一章 衝突利益

    第十二章 組織

    第十三章? 企業

    第十四章? 機構

    第十五章 社群壓力如何失靈

    第十六章? 技術進步

    第十七章? 未來

    謝辭






    緒論



      今天有個陌生人來我家敲門,聲稱他是來疏通浴室排水管的工人。我沒檢查他的證件,就直接讓他進入屋內。他不僅進門修排水管,還特地脫了鞋子,以免弄髒了地板。他完工後,我開了一張支票,要求銀行付款給他,他沒細看那張支票就收下了。修理的過程中,他從未試圖偷我的財物,我也沒想過要搶他的東西。事實上,我們都不擔心彼此會那樣做。我太太也在家,但我壓根兒沒想過他可能是來偷情的,我應該宰了他。



      同樣是在今天,我在街上和很多陌生人擦肩而過,他們都沒攻擊我。我在超市買了些食物,一點也不擔心那些東西可能不適合食用。我鎖上家裡的大門,但從未擔心外人可以輕易破窗而入。就連路上奔馳的汽車可能撞上我,像碾死蟲子一樣把我壓扁,我也毫無畏懼。



      最驚奇的是,這一切的運行看不到明顯的保安機制。我沒隨身攜帶槍支自衛,也沒穿鎧甲,我家也沒裝防盜器,我不會檢驗食物是否有毒。我甚至不會刻意展現孔武有力的樣子來威嚇遇到的人。



      這就是所謂的「信任」,其實就是我們所說的「文明」。



      所有複雜的生態系統都是緊密相連的,無論是人體那樣的生理系統、熱帶雨林那樣的自然生態、露天市場那樣的社會生態,還是全球金融系統,或是網路那樣的社會科技系統都是如此。這些生態系統內的獨立個體相互依賴,各自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同時依賴其他的個體各盡本分。這種情況一點也不罕見也不困難,世界上這類複雜的生態系統相當多。



      在此同時,所有複雜的生態系統裡都有寄生者。在每個相互依存的系統中,都有個體為了自身利益而破壞系統,它們可能是我們消化道裡的絛蟲,露天市場裡的扒手,假扮成水電工的盜賊,網路上的垃圾郵件發送者,或是為了逃稅而把利潤轉移到海外的企業。



      在複雜的系統中,有兩種行為存在著根本的矛盾。一種是「合作」,或稱為「追求群體利益」;另一種是「反叛」,或稱為「為了一己私利,背離群體利益」。柏拉圖時代的政治哲學家就已經發現這種矛盾現象。每個人可能都想得到別人的東西,但是人人都尊重他人的財物、不偷不搶時,全體可以過得更好。每個人可能都不想納稅給政府,但是當人人都依法納稅時,整個社會都能受惠。每個國家可能都想為所欲為,但是有國際協議、公約和跨國組織時,世界也會變得更好。總之,當社會約束個人行為時,群體就能受惠。當個體不受限制時,個體會因此受惠。當然,那是行不通的,多數人也都知道那番道理。大多時候,我們都知道,追求群體利益也是保障個體的利益。但系統中一定會有寄生者──例如有些人會偷竊、逃稅、無顧國際協議,或破壞行為規範——所以我們還是需要保安(security)。



      社會的運轉有賴於「信任」,我們都需要相信隨機互動的對象是肯合作的。不是完全信任,也不是盲目信任,而是理性地相信(無論那意味著什麼)信任對方是合理的,相信對方是值得信賴的(無論那意味著什麼)。這點很重要。當寄生者的數量太多,太多人偷竊或逃稅時,社會就無法繼續運作了,因為竊賊太多時,不僅大家的財物都缺乏保障,連老實人也可能遭到懷疑。更重要的是,那樣一來,社會契約就崩解了,大家不再相信社會能提供必要的福利。信任大致上是一種習性,當社會缺乏足夠的信任時,個體就不再相互信任。



      這套機制之所以能夠運作,關鍵在細節裡。例如,所有的社會裡都有明文規定,從某人身上拿取財物,以便交給其他的人,例如稅收、罰款、繳費、沒收走私品、統治者名正言順地強取豪奪等等。「人人都要納稅」之類的社會規範和「哪種稅法公平」之類的討論是兩碼事。儘管我們可能不認同某些社會規範的範圍(那是政治議題),但每個人都遵守規範時,整體社會都能受惠。



      當然,實際情況比上述還要複雜。某人可能決定不遵守規範,他的理由可能不是因為一己私利,而是基於個人的道德標準。他可能覺得奴隸制是錯的,因此協助奴隸逃往加拿大。他可能不認同政府濫用稅收的方式,因此拒絕納稅。他可能覺得用動物做活體實驗是錯的,因此釋放了實驗室裡的動物。他可能反對人工流產,因此射殺了做人工流產的醫生,這類例子不勝枚舉。



      有時我們認為違規者做了正確的選擇,有時我們覺得他做錯了;有時大眾可以達到共識,有時大眾的意見紛歧;有時敢挑戰群體規範的人,成了推動社會變革的催化劑。一九六九年,在紐約的石牆酒吧(Stonewall Inn),一群同性戀者反抗警方的突襲檢查,那裡因此成了同性戀權利運動發跡的起點。歐洲二戰期間,有些人違反規定,藏匿及拯救了許多猶太人的生命;美國南部,有些人號召大眾拒乘巴士,以爭取黑人的民權;在天安門廣場,有些人聚集示威。後來,當大家覺得那些老舊的群體規範不道德時,歷史可能把那些拒絕遵守規範的人稱為英雄。



      二○○八年美國房市崩盤,幾乎摧毀了全球經濟。那次金融危機的起因眾說紛紜,但主要是因為金融機構及其員工為了私利,破壞了金融體系。他們核准房屋抵押貸款給無力償還的屋主,接著又把那些房貸重新包裝成債券,刻意隱瞞其實質的風險,出售給不知情的投資人。負責為債券做評級的金融分析師,為了持續招攬評級的生意,給予那些債券安全的評級。



      這就是信任失靈的例子:少部分的人利用全球金融系統為自己牟利。這種事情本來不該發生,卻發生了。如果社會無法改善信任和保安機制,這種事情還會再繼續發生。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