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日本人也不知道的日本語3:敬語、人物對話、書信書寫、文化歷史……學會連日本人都會對你說「讚」的正確日語
定價87.00元
8
折優惠:
HK$69.6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動手玩名畫:跟著梵谷和他的朋友們,徹底解放你的創意!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2484180
金在雲/圖文
EZ叢書館
2015年3月04日
107.00 元
HK$ 90.95
詳
細
資
料
ISBN:9789862484180
叢書系列:
EZ ART
規格:平裝 / 90頁 / 25.5 x 25.5 cm / 普通級
EZ ART
分
類
藝術設計
>
繪畫
>
繪畫欣賞
同
類
書
推
薦
漫畫.圖解「被消失」的藝術史:花朵、毛毛蟲和疼痛也能成為創作主題!23位女藝術家挑戰時代與風格限制,讓藝術的面貌更豐富完整
游藝.逸遊:日本名畫家?世界 2
游藝.逸遊:日本名畫家?世界 1
花、蝴蝶與昆蟲經典繪本:博物學家梅里安60幅絕美科學銅版繪圖,永世典藏之作!
圖解嶺南繪畫與書法
內
容
簡
介
不是藝術家,也可以做藝術!
Yes24網路書店藝術類熱銷超過二十週
SBS節目特別介紹創意書籍
目
錄
推薦序
編輯序
梵谷《在阿爾的臥室》Van Gogh’s Bedroom at Arles
梵谷《星夜》The Starry Night
克林姆《吻》The Kiss
梵谷《夜晚露天咖啡座》Cafe Terrace, Arles
秀拉《大碗島的星期天下午》Sunday Afternoon on the Island of La Grande Jatte
雷諾瓦《陽台上的兩姊妹》Two Sisters
維梅爾《戴珍珠耳環的少女》Girl with a Pearl Earring
孟克《吶喊》The Scream
梵谷《花瓶裡的十五朵向日葵》Vase with Fifteen Sunflowers
梵谷《自畫像》Self-Portrait
雷諾瓦《彈鋼琴的少女》Girls at the Piano
秀拉《阿尼埃爾浴場》Bathers at Asnieres
維梅爾《倒牛奶的女僕》The Milkmaid
馬諦斯《紅色的和諧》Harmony in Red
馬諦斯《音樂》The Music
竇加《浴盆》The Tub
馬奈《草地上的午餐》Luncheon on the Grass
蒙地利亞尼《珍妮的肖像》Portrait of Jeanne Hebuterne
波提切利《維納斯的誕生》The Birth of Venus
馬諦斯《舞蹈 二》Dance II
大衛《拿破崙越過阿爾卑斯山》Napoleon Crossing the Alps
蒙德里安《百老匯爵士樂》Broadway Boogie-Woogie
席勒《自畫像》Self-Portrait with Chinese Lantern Fruits
梵谷《奧維的教堂》The Church at Auvers
蒙德里安《紅、藍、黃的構成》Composition with Yellow, Blue and Red
塞尚《靜物和水果籃》Still-Life with Fruit Basket
芙烈達《戴荊棘和蜂鳥項鍊的自畫像》Self-Portrait with Necklace of Thorns
卡薩特《孩童清洗》The Child’s Bath
康丁斯基《黃、紅、藍》Yellow, Red, Blue
羅德列克《夜總會海報》Divan Japonais
高更《自畫像》Les Miserables
秀拉《馬戲團》The Circus
盧梭《入睡的吉普賽女郎》The Sleeping Gypsy
卡耶博特《巴黎街景》Paris Street on a Rainy Day
盧梭《瀑布》Waterfall
梵谷《黃屋》The Yellow House
梵谷《梵谷的椅子》Van Gogh’s Chair
序
推薦序
不過就是畫畫而已
邱建一 (藝術史學者/台北市立大學視覺藝術系助理教授)
任誰也沒有想到,印象派大師莫內(Oscar C. Monet,1840-1926)原來是畫漫畫出身的。
他就是不愛念書,老是望著窗外的藍天白雲發呆,用課本的空白處拿著鉛筆塗塗抹抹,畫房子、畫山畫水畫樹、畫同學、畫老師。大約就在莫內17歲的時候吧?莫內以鉛筆署名「奧斯卡」,把他自己畫的漫畫放在畫材商的櫥窗裡寄賣,據說銷路還不錯,每幅作品可以賣到10-15法郎。
「就是畫畫而已,拿起筆塗點顏色,一點點的紅色、一點點的黃色。還有那個漂亮的綠色,就像是陽光在樹葉上跳舞的樣子。多麼美好的一天,就是這樣把它畫下來。」
很多年以後,莫內在接受訪問時這樣說。一點都沒有大畫家的架子,興奮得就像是個孩子一樣,第一次拿起蠟筆開始塗抹,滔滔不絕地描述作畫時的感覺。
「就是畫畫而已!」莫內都這樣說了,難道還不夠明白嗎?
畫畫其實是一點都不需要顧慮的,拿起筆來,順其自然地就畫了下去,就像是當年的小莫內一樣,在塗塗抹抹中尋找快樂的來源。
繪畫的目的是什麼?
或者,我們應該這樣問,人類為什麼會有繪畫?
如同語言一樣,它是人類的溝通方式之一,在很久很久以前舊石器時代的山洞裡,古代的人類畫下了大群的野牛野馬,以向神明祈求狩獵豐收;繪畫也是一種表現的工具,當繪畫逐漸與宗教行為分離之後,畫家們透過畫筆畫下眼睛看到的一切,與大家分享眼前美麗的花花世界。
19世紀中期照相機發明以後,呈現這個世界景象的任務,不再由繪畫擔任了,此時畫家有了新的任務,繪畫成為傳達情感的方式,畫家們也不再畫具象的景物了,進而把繪畫的基本元素:「色彩與線條」分離出來,把它們變成表達喜怒哀樂的工具。
繪畫是可以很單純的,但也可以透過對大師傑作的模仿學習,去認知前輩的技巧與方法。拿起筆來,試著上點顏色!點上一點點的紅色,加上一點點的黃色,還有那個漂亮的綠色。
「啊!∼別忘了那個天空的藍色,還有像是白色緞帶的雲彩,像是在天空飛舞的裙擺。」小莫內在教室裡拿著鉛筆奮力的塗鴉,彷彿聽到他在我們耳朵邊輕輕地說了:「快點,拿起筆來。」
就這樣畫吧!不過就是畫畫而已啊!
書
評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