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比利戰爭【完整新譯本】
  • 定價117.00元
  • 8 折優惠:HK$93.6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20世紀末中國戲劇思潮流變與詮釋

20世紀末中國戲劇思潮流變與詮釋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3263234
葉志良
秀威資訊
2015年3月02日
133.00  元
HK$ 119.7  






ISBN:9789863263234
  • 叢書系列:秀威文哲叢書
  • 規格:平裝 / 342頁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秀威文哲叢書


  • 藝術設計 > 戲劇 > 戲劇評論











      以20世紀中國的大歷史視野,從時間縱向和空間橫向兩個維度,客觀考察1970年代中期後20世紀末20餘年中國大陸戲劇藝術思潮的流變。從歷時性維度,簡要梳理和「記述」20世紀末中國戲劇的階段性邏輯發展歷程,相應指出各個歷史階段的重要戲劇現象和思潮軌跡。從共時性層面,力圖概括與詮釋20世紀末中國戲劇藝術的共性特徵,總結、歸納支配戲劇藝術生命和發展走向的規律。論著在兩個層面,對中國大陸20世紀末戲劇藝術思潮作了史論式的勾勒和描述,是刻錄著「一個時代畫外音」的歷史備忘,也是留給新舊世紀轉換時代的一個特別注腳。



    本書特色



      1.詮釋20世紀末中國戲劇藝術的共性特徵,總結、歸納支配戲劇藝術生命和發展走向的規律。

      2.對中國大陸20世紀末戲劇藝術思潮作了史論式的勾勒和描述。





    「秀威文哲叢書」總序�韓?

    緒? 論? 歷史語境的重構與當代戲劇的轉型

    一? 中國話劇現實主義思潮的歷史呈現

    二? 新時期中國戲劇的藝術轉型



    上篇? 20世紀末中國戲劇藝術思潮的歷時形態

    第一章?? ?70年代末—80年代初:思想解放語境中的當代戲劇


    一? 含淚的控訴:「傷痕」式主題首開風氣

    二? 面對現實:新型社會問題劇的勃興

    三? 為領袖塑像:革命傳記劇拓題材「禁區」

    第二章? 80年代:新時期探索戲劇的崛起與發展

    一? 在借鑒語境中形成的探索思潮

    二? 現代主義與現實主義的交融

    第三章? 90年代:當代戲劇思潮的兩種流向

    一? 新寫實戲劇:現實主義的深化

    二? 前衛姿態:先鋒戲劇試驗



    下篇? 20世紀末中國戲劇藝術思潮的共時形態

    第四章?? ?超越「情節劇」結構意識


    一? 結構—功能的重構

    二? 「不像戲的戲」的結構形式

    第五章? 時空重組和結構張力

    一? 非線性時空的構築

    二? 折疊後的時空呈示

    第六章? 敘述觀念與舞臺表現

    一? 逾越常規的敘述操練

    二? 敘述者:敘事的局部視角

    第七章? 綜合敘事的語言策略

    一? 語言的顛覆

    二? 詩化的符號

    第八章? 多聲部的劇場

    一? 小劇場的空間詩學

    二? 能指化的舞臺呈現

    第九章? 新的綜合:擴張與泛化

    一? 與生活同構的環境戲劇

    二? 戲劇藝術與其他藝術的互滲



    主要參考書目

    後? 記






    後記



      歷史是一場難以謝幕的悲喜劇。20世紀的中國命運多舛,各種歷史人物和事件紛紛登臺亮相,演繹了一幕幕驚心動魄的活話劇。特別是1970年代中期後20世紀末的20餘年,改革開放的中國,終於迎來了渴望已久的文化解凍。此時,外來現代文藝思潮的激流湧入,加快催生了中國文藝思想和表現形式的快速轉型。在那個四季都洋溢著春天氣息的時代,20世紀後期的中國戲劇,也真正迎來了藝術上「百花齊放」和思想上「百家爭鳴」的時代。在傳統與現代、本土與世界的多元文化交融的歷史語境下,轉型時代的當代戲劇呈現出紛雜多變的青春活力。一批彰顯時代探索精神的先鋒戲劇,爭先恐後登臺亮相。面對轉型時代的一份份新潮戲劇速食,當時中國的戲劇界顯然來不及進行理論的品味與思考。因此,與轉型期中國戲劇創作和演出實踐的熱鬧繁榮景觀,和積澱深厚的古代戲曲研究成果相比較,1970年代中期以後乃至新世紀前夜的中國戲劇理論研究則顯得較為冷場。這一方面表現為相關的研究成果不多,另一方面是研究成果較為表像和分散。



      出於對中國當代戲劇藝術20多年來,一直堅守與不懈努力下產生的至誠熱愛,也出於對一段與本人自然生命同步的黃金時代的藝術緬懷,拙著回顧上個世紀最後20多年中國轉型期戲劇的藝術變遷,字裡行間中處處瀰漫著一個激情時代的氣息,迴旋著一個文化轉折和藝術轉型時代的「畫外音」。作為一份中國當代戲劇研究的歷史備忘錄,拙著除了呈現給讀者相隔10年的兩個時代的不同氣息外,更主要是從20世紀的大歷史視野,從時間縱向和空間橫向兩個維度,客觀考察了1970年代中期後20餘年中國戲劇藝術思潮的演進。德國藝術史家格羅塞在《藝術的起源》中曾經說過,藝術科學有兩項任務:一是對其發生發展的歷史流程進行「記述」;二是對其個性特徵進行「解釋」——將藝術特質的「實際情形」歸納為一般法則。因此,拙著從歷時性維度,簡要梳理和「記述」20世紀末中國戲劇的階段性邏輯發展歷程,相應指出各個歷史階段的重要戲劇現象和思潮軌跡。從共時性層面,力圖概括與詮釋20世紀末中國戲劇藝術的共性特徵,總結、歸納支配戲劇藝術生命和發展走向的規律。本著作者對戲劇藝術的理解,在兩個層面,對中國20世紀末戲劇藝術思潮作了史論式的勾勒和描述。這本燒錄著「一個時代畫外音」的論著,就是作者留給新舊世紀轉換時代的一個特別注腳!



      拙著在寫作的過程中,得到諸多老師和朋友的幫助和指教,在此深表謝意。同時,也吸收和借鑒了學者們的研究成果,謹向這些朋友們、學者們表示感謝。



    作者謹記于杭州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