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醬油稀飯

醬油稀飯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3870012
梁東屏
印刻
2015年2月13日
97.00  元
HK$ 82.45  






ISBN:9789863870012
  • 叢書系列:印刻文學
  • 規格:平裝 / 272頁 / 25k正
    印刻文學


  • 文學小說 > 華文創作 > 散文











      眷村生活有很多回憶,我記得鮮大王醬油倒在稀飯上化不開的樣子,

      用調羹攪一攪,就變成沒菜可配但最好吃、最美味的醬油稀飯……

      材料簡單,味道平淡,我的人生故事也是如此。



      醬油稀飯,這個味道的概念,並不僅只是食物,

      而是曾經走過的一個時代,一個已經逐漸消逝的時代。



      多年來在各地遊走的梁東屏,在《醬油稀飯》中,回憶起一個人在異地的心情、懷念與友人相處的點滴片段,以及最割捨不下的親情。

      在泰國北部清邁府深山裡,在陰暗屋子的角落,會因想起家鄉而偷偷落淚。

      因為一個人,許多東西都變得不必要,即使捨不得,也毅然決然地割捨。

      因為一個人,即使生病了,也只能自立自強;也因為一個人,格外珍惜與親人、朋友的情誼。



      他鼓起莫大勇氣在街頭自彈自唱,當作送給自己的生日禮物。

      住進全新的屋子,卻遇到一連串怪事,於是化身成法力「高強」的道士,自製符水作法驅魔。

      在〈我的寵物〉中,細數寵物壁虎奮勇殺蚊,也不怕人,總是靜靜地待著「聽」自己說話。〈醬油稀飯〉描述兒女長大離巢後,獨自一個人用餐的感觸。

      還有客死異鄉的竹聯大老、素未謀面的同事、以及頗引爭議的友人,這些全在生命歷程中占了重要元素。



      人的一生中,多多少少有某個階段、某個記憶跟某些聲音是有連結的,每當那個聲音響起,黑白的也好,彩色的也好,一些畫面就開始浮現眼前。






    從醬油稀飯一路走來(代序)



    輯一 是否,沒有家鄉可以歸返,也能有鄉愁?

    一個人

    老頭與車

    我與中國時報的因緣

    Happy Birthday to Myself

    是否,沒有家鄉可以歸返,也能有鄉愁?

    扒手

    兼差大法師

    破褲



    輯二 我走過的七○年代

    漸漸一身輕

    廚房的小窗

    獨鶴

    塵封在舊皮箱裡的歲月

    我那當兵的日子

    我走過的七○年代

    又見菩提樹

    雞雞物語

    我的寵物

    啊,卡拉斐亞



    輯三 關於死亡的二、三想像

    爸爸的骨灰

    飄走的小雲

    忽忽,妳千萬要記得抓住那隻黑鳥的翅膀

    舅舅和表叔

    建華表弟

    決定不跟死神搏鬥

    關於死亡的二、三想像

    消掉的人生

    長壽 B 計畫

    對不起,王存仁



    輯四 醬油稀飯

    傷離別



    Mmmmm……讓我來想想看……

    醬油稀飯

    難忘的親子之旅

    那滴眼淚

    毀家紀事

    勸離不勸合

    我所認識的陳啟禮

    我的好友郭冠英

    此人(郭冠英 + 范藍欽 + 趙天楫 + .....)就是愛放屁






    從醬油稀飯走來(代序)



      醬油稀飯,是我至今走了六十三年的人生裡,嚐遍百味之後記得最清楚的味道。這個味道的概念,並不僅只是食物,而是曾經走過的一個時代,一個已經逐漸消失的時代。



      二○一三年四月,帶兒子以中回到我小時住過的左營海軍眷村—合群新村。那個感覺非常奇怪,從前覺得頗有空間的住處,眼前的卻是十分侷促,明明曾經有過許多果樹,寬敞的大院,現在怎麼這麼小?家門前的道路,曾經我覺得對門庭院深深,現在看起來竟然如此逼窄。小時候要爬很久才上得去的大水碁,如今竟只有大約兩公尺高。貫穿合群、建業兩個村子的主要「幹道」七二路,原來卻是這麼一條柏油路。



      這跟我很年輕(十七歲)就離家好像也無關,因為我在一九八八年(三十七歲)還在老家住過半年,都不曾有過那種感覺。



      眷村生活,有很多記憶。那次回村子裡,跟兒時玩伴相聚,席間有人提起我小時被父親綁在樹上打的往事,立即有另位玩伴說,「一定是我媽去救你的,我媽最愛管這些事。」



      我不記得了,但我記得鮮大王醬油倒在稀飯上化不開的樣子,用調羹攪一攪,就變成沒菜可配但最好吃、最美味的醬油稀飯。



      我從年少轉學離家北上(不敢說『求學』,真正的原因是因為快被退學,只好轉學)。所以在生命的歷程裡,「朋友」一直是個重要的元素。「醬油稀飯」裡記述了幾位朋友,有客死異鄉的竹聯大老陳啟禮,也有素未謀面的「中國時報」同事張筱雲,還有頗引起爭議的郭冠英(范藍欽)。

      

      一定有很多人認為我是眷村子弟出身,屬於「藍」的那一掛,所以才挺郭冠英。這是台灣很弱智也很令人厭煩的地方,所有的事都以簡單的藍、綠來劃分,全島都是評論家。



      其實我是彩色的。我這輩子沒投過一張票(ㄟ…好像聽到有人說『那你有什麼資格說話?』)。我挺郭冠英,單純因為看不下去,看不下去台灣是非不明,黑白不分(嗯….台灣確實應該辨別黑白而非藍綠才對吧)。



      郭冠英事件發生時,很多人都噤若寒蟬,我很驕傲自己當時挺身而出。



      另外一篇曾經引起爭議的文章,是女作家忽忽(林蔚玲)因車禍去世後,我寫的一篇紀念她的文字(她生前曾半開玩笑說,萬一她先我而去,希望我為她寫一篇悼文)。



      我寫了,但不是悼文,只是根據我對她的認識,一篇紀念她的文字。



      不料卻引起一些人的批評,認為我不應該把「忽忽」生活、感情困頓的一面寫出來。我能理解一般人對所謂「悼文」的期待,可是那種「人死為大」的虛矯美化,我寫不出來也不屑於寫,也知道「忽忽」不會喜歡我那樣寫。



      當時引起正反兩面的互批,前後大約幾天吧。我覺得很無奈,這篇文章雖然是貼在我的部落格上,大家都可以看得見,但畢竟是我跟「忽忽」兩個人之間的事,不相干的人吵些什麼?



      所以我就把它撤掉了。撤下文章當天,為「忽忽」料理後事的「ㄚ季」就要我把文章寄給她,在「忽忽」頭七那天,「ㄚ季」在她靈前唸了一遍,燒給她了。



      也有幾位「忽忽」的好友希望我把文章貼回,我都拒絕了。理由很簡單,「忽忽」新逝,我不耐閒雜人等在那邊吵。



      所以,現在我把這篇「忽忽,妳千萬要記得抓住那隻黑鳥的翅膀呀」也收在「醬油稀飯」裡,作為對她的紀念。



      「醬油稀飯」材料簡單、味道平淡,我的人生故事也是如此。  




    其 他 著 作
    1. 江南案槍手董桂森:我們是為了國家?!
    2. 閒嗑牙@東南亞
    3. 爛人情歌 Serenade of A Bastard
    4. 說三道四@東南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