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任何學術,終要言有所本
紫微斗數相傳創於五代末期到宋代初期的陳摶祖師,與範圍數、大定數、河洛理數等並列為華山術數,由陳摶、穆修、種放、李之才相傳以至於北宋五子的邵庸,然後發揚光大,其說法固然真偽難辨,即使為真,今日的斗數也絕對不是北宋時的狀態,而是經過歷代高士奇人不斷修訂,踵飾增華,到了明代中葉之後,才流行於天下,成為中國的一門主流數術。
紫微斗數不同於子平八字或中國占星系統的七政四餘,有明確的天文曆法可考,也不同於大定或範圍等數,可以上接漢代易學,言之成理。斗數的結構可說是充滿了謎團,「紫微」的涵義既不代表星體中的紫微垣,「斗」的位置不同於天文的斗杓所指,「數」的部分,也有過半不依中國術數常見的五行生剋,甚至就連使用的曆法,用的也不是「六十甲子」的太陽曆。儘管如此,其論命的準確度卻又快準穩狠,一針見血,尤其在應期的掌握上,中西數術很少有能凌駕其上者。因此各家術士,往往因其模糊地帶,大做文章,有託言於河洛者,有附會於子平者,甚至以八宅風水的內容,不顧名同實異的差別,望文生義,與斗數混為一談,以至於門派歧出,五花八門,南轅北轍,莫衷一是。也因為如此,有學者鄙薄斗數價值,並且倡言歸本「紫微斗數全集」,所有異於經典者,皆當棄之不論。
無可否認的,中國數術始終存在著「教外別傳」的秘本問題,許多寶貴的命理文獻,在傳承階段裡往往被私心私慾極重之人納為「傳子不傳賢」的「公器私用」,亦或者所傳後代不明前人之理,致使得數術學理流傳出現謬誤與蒙塵,譬如先天八卦晚出於後天,京房爻辰晚起於河洛,紫微斗數也有其不傳六耳的秘密,非一本全書全集所能囊括。有人質疑台灣所流行的四化體系,不見於前修,殊不知四化之說,歸本於琴堂變曜之數;祿忌之變,脫胎於天官生剋之理,稍知星學,即知其中端倪,即使是「全集」所未見,仍不能就此否定其占驗價值。固然任何學術,終要言有所本,但是如果只是因此而墨守陳規,故步自封,言新說不辨瑕瑜,於別裁便歸瓦釜,這也不是一個正確的學習態度,最後終究只會讓自己的路愈走愈窄。
我年輕時學道於曾虛谷教授,閱讀斗數的古籍秘本,其中內容,與世傳者頗見出入:或有知其一而不知其二者,或有妄自杜撰者,或有誤入歧途、迷而不返者,對於後人的學習,影響不可謂不大。經年以後,我屢屢驗證所學,更感古人誠不我欺,老師所傳,有其顛撲不破之至理。於是不辭所學固陋,野人獻曝,將所知公諸於世,一方面希望能夠啟迪後學,遠離邪說;一方面也希望能夠改變世人對斗數的印象,更加認識其中價值。
倉促成書,或恐魯魚亥矢,或有管窺釐測,還望賢達先進,不吝指正。
許耀焜? 2014歲末于台北斗數學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