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成傑同學的大作《今文〈尚書•周書〉異文研究及彙編》即將付梓,以洋洋二十餘萬字的篇幅,向學術界展現了這位青年學子在《尚書》研究領域所取得的成就,可喜可賀。
成傑同學於2010年考入東北師範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在我和劉奉文先生的指導下,不僅圓滿地完成了中國古典文獻學專業的所有課程學習,而且在為學期間,在海內外相關專業的學術雜誌上發表了十幾篇研究論文。參與了三個省級課題的研究,其中一項是主要負責人。先後六次獲得獎勵,其中2012年5月獲得教育部「全國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委員會」頒發的「第十二屆中國古典文獻學獎學金碩士生三等獎」;2012年12月獲得碩士研究生國家獎學金。以博學好問,學習與研究能力突出,深得全所教師和同學的器重和好評。可以說,此書即是他深厚學術積累的結果。
《尚書》記錄了距今四千年到二千六百年間虞、夏、商、周的史事,是我國最早的政事史料彙編。因為後來成為儒家基本經典之一,因此自古迄今,歷代學者研究《尚書》的熱情始終不減,以至於形成了專門的「《尚書》學」。《尚書》的編輯、傳播、演變經歷了長期複雜的歷史過程,是經學史上最為聚訟紛紜的一大公案,許多問題到現在都沒能達成共識或得到解決,所以有學者認為當前的《尚書》學研究已走入困境。
我雖然是行外之人,但多年從事中國古典文獻學科研與教學的實踐經驗提醒我,《尚書》學是否陷入困境暫且不論,但欲解決此一公案中的諸多問題,必須正本清源,在前人研究的良好基礎上,沉下心來多做基礎性研究工作。而對其文字進行考訂校勘,進行解讀闡釋,就是這基礎性研究工作之一。其學術價值和學術意義是不言自明的。傳世文獻之外,近年來發現的大量出土文獻,均為此種研究提供了前提條件。成傑同學此書,真可謂是應時而作了。
在書中,成傑同學以《尚書》中的《周書》十九篇為中心,用其目力所及之傳世和出土文獻考訂版本間之異文。其用力之勤,用意之深,作為其師,我是能真切感受得到的。限於各種條件的限制,成傑同學沒能對《尚書》全書的文字「異文」做出整理與研究。但僅以此部分言,其對《尚書》文本研究所做的貢獻,亦足資褒獎了。當然,書中亦有稍顯稚嫩之處,對一位青年學子不可求全責備。相信隨著年齡和學養的累積,成傑同學終會對《尚書》和《尚書》學研究做出新的貢獻。
成傑同學現正在南京大學古典文獻研究所攻讀中國古典文獻學博士學位,導師為著名中國古典文獻學家程章燦先生。我與程先生素有交集,對程先生為人為學深感欽佩。成傑同學投學於章燦先生門下,可謂如魚得水。在章燦先生的點撥下,成傑同學一定會成長得更快。
李德山
2014年6月3日于東北師範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