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蘇志燮的每一天 2008-2015 So Ji Sub’s History Book(紅色溫度 收藏版)
定價200.00元
8
折優惠:
HK$160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想:想想論壇選輯Ⅱ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5794323
財團法人小英教育基金會/策劃
允晨文化
2015年2月01日
127.00 元
HK$ 101.6
詳
細
資
料
ISBN:9789865794323
叢書系列:
當代叢書
規格:平裝 / 600頁 / 15 x 21 cm / 普通級
當代叢書
分
類
社會科學
>
社會議題
同
類
書
推
薦
我們,長期抗戰中:第一線護理人員的疫情觀察誌
少年
自灰燼中綻放:一場名為八仙塵燃的震撼教育
我對抗跟蹤狂的七百天戰爭
兒童與我:乘著歌聲翅膀的小兒外科醫師
內
容
簡
介
台灣社會如同一艘船,在深淺未知的長河中逆流向上,渡過一次又一次激流與暗潮,要駛向更理想的彼處。一路上我們同舟共濟、拉起巨索準備面對下一波驚濤駭浪。
於是在奮鬥前行的過程中,發生了很多值得記錄下來、值得我們認真思索的故事。想想論壇整理了2014年一整年的諸多故事及其思索對話,編成了第二本精選集,作為來年再度啟程的指南。
目
錄
序
專欄作家
•「只能中國、只許統一」的非天然成分�Mattel
•神愛台灣:為何不是他們放棄中華民國籍?�Mattel
•台灣人真的__ __嗎?�史努比
•匪諜在哪裡�史努比
•以色列的「保衛邊界軍事行動」 ──誰跟誰的衝突?誰跟誰的戰爭?�吳維寧
•以色列人鼓勵失敗�林琮盛
•貧窮,讓極端主義滋養蔓延�林琮盛
•中華民國國小志大麻煩多�林濁水
•年輕世代的「自然獨」�林濁水
•1947 年 3 月 8 日,基隆�張之豪
•市長、議長與基隆小鴨�張之豪
•台灣的埃利斯島�張之豪
•日本的年輕人為什麼不再反抗?�張智程
•貫穿《大稻埕》與《KANO》的大時代關鍵字�張智程
•台灣傳媒政治行銷第一人:從本土政客蘇南成的往生談起�新一
•從苦難中成長—高雄氣爆後的反思�新一
•馬總統,勿拿韓國當愚民工具�楊虔豪
•戳破中國國民黨「妖韓惑眾」的「國際觀」�楊虔豪
•「犯罪減少」的政治語言�撲馬
•誠品下架西藏相關書籍 vs.言論自由�撲馬
•【能源思考題】不如真正的小國�藍弋丰
•最便宜的能源:節能�藍弋丰
•【阿力想想】他要殺媽媽 �李阿力
想想精選
•傳承與超越:邁向台灣民主的第三條路�蔡英文
•優先進行國會改革:我對憲政改革的主張�蔡英文
•希望有一天:充滿喜樂的台灣�林義雄
•林義雄家書:選舉──搶著要當僕人的怪事�林義雄
•低薪現象大部份不能怪年輕人�陳博志
•胡適、彭明敏與我�李筱峰
太陽花運動
•馬總統,請接受人民指揮!�林飛帆
•佔領行政院最後一刻,我與魏揚?�章雁婷
•佔領立法院 人民向馬政府宣戰�李蔚
•為何不能對房間裡的大象裝可愛:中共黨國資本主義與服貿�徐斯儉
•從中國的發展來談服貿牽動的價值問題�劉紹華
•巴黎《守護台灣》──台灣人的真心話�CHIU MEi
•太陽花盛開時,我在北京�葉俊廷
•從野百合到向日葵──寫給我 24 年前學運世代的夥伴�Vincent C. Chen
•給衝進議場的你們:國會怪談系列六�李拓梓
•憤怒的街頭�黃哲斌
•反太陽花學運卻支持香港佔中,什麼邏輯?�文捷
•服貿拼經濟?笨蛋,問題在政治!�黃兆年
•黑箱在這裡──國中生都看得懂的服貿文�沈政男
•有抵抗力就不必「服貿錠」──拋棄藍綠的「台灣匱乏說」�李維倫
•破解外國(行)學者對「太陽花運動」的迷思�寇謐將
•附身於台灣總統政治的「怪物」──「太陽花學生運動」的啟示�若林正丈
•服貿、公投與陳文茜──具有中國特色的統計學�賴天恆
•【阿力想想】人民讓自己變成了眼�李阿力
兩岸政治
•連勝文家族的噴油傳奇�Mattel
•江宜樺:披著自由外衣的儒家法西斯�晏山農
•遙想當年「深入敵營」的馬同學�陳昱齊
•台灣是個民主國家?�吳學展
•莫忘民主來時路《中壢事件 37 周年紀念》�邱萬興
•九合一選舉中的台灣民族主義解組與重組�謝易宏
•台灣作為「問題」:從一篇美國學者的廢文談起�賴怡忠
• 剃刀邊緣:從中國國有企業發展看反腐與改革�洪財隆、楊大慶
社會觀察
•謝金燕用人生教我們的事�蔡依橙
•獨立音樂「幹」什麼?從謝金燕到董事長樂團之基進觀察�林勝韋
•宜蘭在消失中�劉克襄
•社會學教你如何批判思考�何明修
•不立法,就別牽強說愛我�顏詩怡
•小事正義軍團�Sophist4ever
•沒有核電,台灣也不缺電:破解馬政府的「製造缺電」伎倆�邱銘哲
•遠雄弊案:地產資本主義下的必然�曾昭明
•為什麼急診室會爆炸?�劉介修
•尊修辭而輕思辨的美文寫作教育,害死台灣�王乾任
•數字會說謊:欺騙人民的台灣 GDP�林登峰
•當「新生高架橋」變成「新生地下隧道」�全面真軍
•憶起陳定南與王永慶的六輕石化大戰�李知了
•佛陀並非不講民主—淺談台灣僧團領袖的民主素養�廖千瑤
•【巢運想想】掌握三大契機,改變將會發生�花敬群
•國際醫療的空笑夢�陳亮甫
歷史文化
•殉道者鄭南榕與台灣民族主義倫理的重建�吳叡人
•正因為有「王文霞們」,我們更需要「南榕廣場」�陳為廷
•我所認識的張炎憲教授與台灣史研究�薛化元
•展書如見人,峨然矗百年──史明及其《台灣人四百年史》再版的時代意義�藍士博
•51 年了,敬你,台灣獨立第一烈士陳智雄�張智程
•「零戰」、生命的價值與正常國家�李拓梓
•【我看台語片】文化解殖,兩軍對峙�Ko Tsi-jin
•【我看台語片】KANO 獨白,Time to Go Home�Ko Tsi-jin
•鐵道文化的設計美學,為何那麼醜?�陳威臣
•台灣不要一個土樓�張典婉
•高雄氣爆事件,顯示台灣還沒去殖民�王宏仁
國際視野
•要不要步香港後塵 台灣人自己決定�盧斯達
•豈只是民主問題:遮打革命在爭什麼�陳峻毅
•蘇格蘭公投的真正勝負�李尚仁
•獨立時代�楊索
•韓中 FTA 的「實質協議」與台灣的應對之道�董思齊
•走出戰後日本「創世紀」神話:《東京小屋的回憶》與日本人的戰爭記憶�劉夏如
•曾經的未來之國�mlkj
•【阿力想想】不存在的地方在下雨�李阿力
序
序
2014 年,是精彩又動盪的一年。
台灣社會如同一艘船,在深淺未知的長河中逆流向上,渡過一次又一次激流與暗潮,要駛向更理想的彼處。一路上我們同舟共濟、拉起巨索準備面對下一波驚濤駭浪。於是在奮鬥前行的過程中,發生了很多值得記錄下來、值得我們認真思索的故事。想想論壇整理了 2014 年一整年的諸多故事及其思索對話,編成了第二本精選集,作為來年再度啟程的指南。
翻開 2014 年的記事,我們可能會想起,這一年是從一個廣場的熱鬧誕生中啟程,最後在一隻河馬的死亡悲劇中落幕。中間交雜了諸多象徵的生成與衰頹,穿插了公民行動的奮起與失落,以及國際間兩次無法理解的空難和直直落的油價。
年初,成大南榕廣場爭議作為序幕,原先是成大學生為了紀念 20 年前自焚身亡的一名哲學家,鄭南榕先生為了台灣獨立與言論自由,在烈火之中將肉身化成大道。但成大校方忌諱南榕先生的政治意義,拒絕承認學生投票的結果—將廣場命名為南榕廣場,於是此事件成為了台灣轉型正義的進程中,極為諷刺的「難容廣場」鬧劇。
春天,三月運動爆發,如同 25 年前野百合學運在自由廣場燒的那一把火。一群青年因為服貿強制通過,憤而在黑夜中進佔立法院議場。國家無力回應人民的憤怒,顢頇的腳步跟不上人民對於民主自由與公平正義的追索。3 月 23 日當晚,國家機器出手對付於行政院廣場和平靜坐的人民,在警察鎮暴操與「退回服貿捍衛民主」的口號聲中,濺血的廣場激起了憤怒,人民不願意繼續保持沈默,島嶼漸漸天光,數十萬人站上街頭要求下一代的幸福與自由。
持續二十幾年的反核四運動,接在三月運動之後達到一波新的高峰,林義雄先生毅然決定禁食,以反抗政府不顧民意、興建核四的政策,聲援者也佔領火車站前的忠孝西路,以堅定的意志對抗警方的鎮暴水車。同時,社會各界也陸續發出不平之鳴,桃園航空城反迫遷、消防員協會、醫護工會、華隆自救會及國道收費員等團體,揭示了在資本主義快速發展之下,國家長期對於分配正義的漠視。這股聲音與憤怒,使得台灣人民開始注意到公共領域的問題,越來越多新的公民團體成立,企圖從政治、媒體及社會運動上推動各式各樣的改革,形成一股沛然莫之能禦的力量,從而影響了年底九合一選舉的結果。
夏夜,南方港都氣爆驚魂。不久,另一個港都—香港也動盪起來。秋天,香港市民不願意接受人民大會通過的普選方案,要求真正的提名與普選機制。勇敢地站上街頭,與強硬的中國政府對抗。在香港特區政府所在的金鐘,警察用催淚彈攻擊抗議的學生及市民,眾人忍著淚水,前仆後繼地前來保護艱難佔領的民主陣地。經過兩個月的堅持,最後雖然還是撤退了,但香港的勇氣卻感動了全世界渴望民主的人們,也無聲撼動了中國統治的合法性。
最後在九合一選舉過後,一時乍現的陽光馬上又因為議長選舉爭議而陰霾密佈。就在寒冷季風吹拂之際,再度發生了同性婚姻的論辯,以及牧場河馬「阿河」重傷而死的事件。這也讓我們意識到,關於多元性別、關於人與動物之間的相互理解、尊重,其重要性絕不亞於檯面上諸多的政治爭議。台灣人若抱有理想國家之夢,就必須努力消弭一切不公平的歧視與權力關係。我們是小國小民,更是好國好民,不斷成為更好的人,是我們台灣人得以成為台灣人的必然之路。
而這些關於民主自由、公平正義的大事件,透過網路捲動了逐漸覺醒的人民,青年也透過網路組織串聯,將思想之火傳到各個角落。想想論壇就這樣靜悄悄、而又熱鬧地在網路上過了兩歲的生日。這兩年來,700 多名作者寫出 3000 多篇文章,在每個大事件的關鍵時間點,寫出了從教育、歷史、經濟、政策到文化,從國際視野到在地關懷、從民主自由到公平正義的精彩文章,為台灣社會開闢了一個討論公共議題的小小角落。我們旗幟鮮明,堅持站在進步意識的前端,或許台灣社會未必一步到位跟得上,但我們相信台灣一定會有更光明的未來。
邁向 2015 年的前夕,想想論壇編輯再度選出了 2014 以來最精彩的數十篇文章與讀者們分享,封面設計特別採用太陽花般光輝的橙色。細心的讀者則依舊會翻開封面裏對照 2014 年的大事記。這是想想論壇第二本選輯,也 2014 年台灣社會在意識碰撞,價值求索之下的豐美成果,想想論壇希望能搭建一個公共領域的苗圃,讓台灣社會力在文化的土壤上生根茁壯。
新的一年,也要期待各位讀者的文章了。我們在網路上共同討論,在書房裏相互激盪。希望能為台灣未來寫下更多美麗而深邃的思想篇章,讓行動者有更加穩定堅強的方向。
書
評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