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
編寫文友小傳的想法萌生於去年10月,在馬來西亞舉行的世華作家代表大會期間。那次大會上我第一次見到了歐華作協的創會會長、著名作家趙淑俠大姐。大姐平易近人,早餐時與幾位文友一起聊天。她語重心長地對大家說,歐華作協成立二十多年了,運作得不錯,最好能把這段歷史記錄下來,如寫成歐華文學史,給後人留下一些資料,這是很有意義的。
當我聽到趙大姐的這番叮囑時,很有感觸。自己作為會員,應該為協會出力做點什麼,加磚添瓦也好。我自己偏重於史地和人物寫作,原來寫過《臺灣名人傳》,也採訪過一些文化人,寫過紀實報導,如《譯壇巨匠榮獲歌德金質獎章─楊武能教授傳奇》、《巧遇國際鄭和學會會長陳達生》等等,可以從寫小傳開始啊!先寫比較熟悉的文友,譚綠屏大姐是我的入會介紹人,我知道她是作家兼美術家,加上馬來西亞文會的鮮活材料,寫成《畫壇文壇常青樹》,發往《歐洲新報》,去年11月1日刊登了。這就是小傳系列的第一篇。
馬來西亞文會結束後,我們十幾位歐華文友又參加了世界詩人大會,兩週時間,朝夕相處,比較熟悉了。感謝麥勝梅、許家結夫婦和黃鶴升文友的支持,又寫出兩篇。這樣總共有了三篇樣稿,以「拋磚引玉的想法」為題,發到協會公共信箱裡。寫小傳的想法得到了更多文友的回應。很多人發來了資料、照片和作品。池元蓮大姐還把為族譜所寫的資料都發過來。趙大姐也發來郵件鼓勵。
文友們信任我,我也決不能辜負大家的信任,撰寫的時候牢牢把握以下原則:
把個人家庭的命運與歷史的大環境聯繫起來,介紹人生的主要軌跡,文學道路和成就,在歐華協會的活動,突出每個人的亮點。寫好後一定要經過本人審閱修改,才能發表。
就這樣一路走來,完成了三十人的小傳,這是大家共同努力合作的結果。試想一下,沒有文友支援提供材料,敞開心扉交流,寫小傳就是無米之炊,不可能做下去。
現將三十位作家的傳記編輯成書,每篇平均六七千字,總共約二十萬字。目錄基本按照傳主參加歐華年會和入會的先後安排,這樣從頭閱讀起來,比較容易瞭解歐華作協乃至歐華文壇的發展歷史。全書完成後由歐華作協會長寫序。
這本書實際上是歐華作家們集體創作的,由高關中主編執筆而已。
它具有史料性,可讀性,也有勵志的作用。
在此我要感謝歐華文友們的大力支持,感謝歐華作協歷任會長作序,感謝世華作家交流協會心水秘書長的推薦,還要感謝秀威黃姣潔主編和段松秀編輯的熱心幫助。
高關中 2014年7月17日 德國漢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