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讀者:
現在你的手上拿起這本書,其實它本來不會存在的。但是,它又怎麼出現了呢?
話說從頭,正當小熊的編輯部進行著《曹俊彥的楊喚童話詩畫:楊喚逝世六十週年紀念版》的編務時,邀請作家子魚(他寫童詩,也寫童話,又特別喜愛楊喚的作品,正是執筆的適合人選)在書中以和小學低、中年級小讀者說話的口吻撰寫簡短的導讀,帶領小讀者領略楊喚童話詩的詩意。
豈料,滿腔熱情與滿腹文章的子魚交稿時,竟是洋洋灑灑有如小說的篇幅了。然而,這樣的篇幅編入《曹俊彥的楊喚童話詩畫:楊喚逝世六十週年紀念版》裡,恐怕要讓小讀者望之卻步,失去自己閱讀的信心,所以最終只好決定將文章捨去。
捨去一篇趣味橫生的故事並不容易啊!它像是躺在編輯部書稿的檔案夾中發出不平之鳴,不時在編輯眼前跳躍著揮舞雙手。好吧!約子魚喝杯咖啡吧!我們來談一談是否可以把這文章改成小說的形式,讓年齡再大些的小讀者認識楊喚的寫作熱情和生命故事,啟發小讀者面對成長的更多想像,就像安徒生的作品和生命對楊喚的鼓舞一樣。
於是,你有機會拿起這本書,嘿!請別急著放下,也許你就此對親情、友情、愛情和熱情,有了更深入的思考與體會。
推薦序
精采一生
去年(2013)夏夜,子魚來拜訪,提到他要寫一本關於楊喚的故事。算一算時間,楊喚於一九五四年春天過世,轉眼間一個甲子過去,今年(2014)是楊喚逝世六十周年,能為他出版一本書,既是紀念也是懷念。
子魚問我有沒有相關資料可以提供,他想要先閱讀、收集材料再進行書寫。我告訴他《楊喚全集》是必讀的,書中將楊喚的散文、詩與信箋都做了完善的整理。當時文友對他懷念、追思的文章也一併收錄其中。而我早年書寫的《楊喚與兒童文學》,整理楊喚的生平與著作、剖析楊喚的文學見解與詩觀、收錄楊喚的童詩與賞析,也非常值得參考。
我建議子魚書寫楊喚時,不要背離兒童文學。楊喚雖曾經以成人文學創作為主,但來臺之後,寫詩的筆調轉了一個大彎,開始童詩的創作,也開始關注兒童文學。
他可說是臺灣童詩創作的先行者之一,尤其是童話詩的表現,將童話具有的故事性、趣味性,融合詩的節奏與意境,既可以當童話來閱讀,又可以當詩來欣賞,給人一種特殊的美感。這就是楊喚開創的獨特境界。楊喚短短的一生,留下的童詩創作雖不過二十首,但他為臺灣的童詩乃至兒童文學立起了一個里程碑。
少年兒童對楊喚應該都不陌生。中學生國文就收錄他的童話詩〈夏夜〉作為課文。小學生只要談到童話詩,老師都會將他的作品搬出來賞析。大家早將楊喚與兒童詩畫上等號。其實,他的生平可精采了!我認為除了楊喚的詩之外,他的故事一定也會引起少年兒童的興趣。於是,這本以故事體書寫楊喚的書,就在子魚筆下誕生了。
有別於只是出版童話詩的形式,本書中的楊喚成了小說的主人公;他的成長、求學、創作與離家成了故事的情節。「愛」是敘事的母題之一,以此軸線展開的故事中,大致分三個段落:楊喚悲苦的童年生活,他與祖母的祖孫之愛;楊喚求學期間的成長,與女友劉妍的情人之愛以及與同學的友誼之愛;楊喚逃難的流離顛沛,陷入大時代洪流中的無奈。
楊喚是這麼一個純真的人。雖然歷經了苦難,輾轉南逃到臺灣,卻因為有愛與文學,讓他始終保持著對時代的關懷、活水般的創作力與永遠充滿活力的生命意志。他的純真,在文字中表現無遺;他的童心,更帶著他走向兒童文學的創作。
為兒童而寫是他曾經立下的誓言,但他的新詩,也優秀得令人無法忽略,因此子魚嘗試將他的故事、童話詩和新詩融合在情節之中,讓少年兒童欣賞更全面、更完整的楊喚。這著實是一場挑戰,楊喚留下的資料並不多,僅一些隻字片語概略的描述。
這本書依楊喚的作品與真實事蹟,加入作者的想像,雖說情節有很大成分是虛構,但「故事化」楊喚的精采,在於從現在開始,認識楊喚不再只是透過他的詩,他將以更活潑、多情與純真的模樣面對讀者。
這本書依楊喚的作品與真實事蹟,加入作者的想像,雖說情節有很大成分是虛構,但「故事化」楊喚的精采,在於從現在開始,認識楊喚不再只是透過他的詩,他將以更活潑、多情與純真的模樣面對讀者。
林文寶(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榮譽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