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馬文.鮑爾既是偉大的領袖,也是偉大的導師。他不認為領導風範可以向外傳授,卻相信可以對外學習。我曾有幸觀察到,他強烈深沉的個人魅力接二連三地影響商界人士與合作同儕。接二連三,那就是他的方式。
我掌管哈佛商學院時,導入了師法於馬文.鮑爾的經驗:將投資人才與想法視為首要之務,成為知識創投者;打造生氣勃勃、養分充足且充滿人性化的環境與氛圍,這樣對每一個人的好處都遠大於自私地各自逐利。正如馬文所說:「如果讓每個人從事自己真正感興趣的工作,自然會創造最佳成績、付出最大貢獻,而且還會成就最親愛的大家庭……」
1933 年,馬文加入麥肯錫(McKinsey),當時誰也不知道管理諮詢這一門專業的前景如何。商業與科學大不相同,因為任誰也無法在四十八小時內完成實驗,甚至五年都還要打個問號。當馬文用自己的方式定義麥肯錫的專業與特色時,實際上是打造出一門新行業;爾後他憑著遠見與勇氣大膽聘用哈佛等名校高材生,讓他們與商業領袖共事,等於再造這個產業。他證明了,不必然非得延請退休執行長為資深高階管理者提供建言不可--年輕、聰穎、受過良好培訓,而且正直有為,還能極富效率完事,如此便綽綽有餘,男女皆然。這可是一大變革。
2003 年 1 月,這位導師和產業先鋒溘然長逝。馬文的理念奠基於根本的人性,即尊重他人與自尊自強。他之所以成為產業先鋒,在於採用全新手段,把基本價值帶進商業界,協助領導者建立價值觀,指引自身領導力的方向。他珍視年輕人的想像力,也了解新想法的威力強大;他懷抱無比堅定的信念,而且深切關懷自己的「學生」;他從未停止創新、學習或教誨。
正如天下所有偉大的導師,他的教誨持續影響著後人,遠超越他九十九年半的生命歷程。每一位馬文的弟子都承襲衣缽,歌詠「馬文的故事」,並傳授他人。我衷心相信,他的故事值得完整流傳後世。他的想法、遠見和價值觀至今依然適用,一如一個世紀前他出生那一天。時間將會證明它們有多麼禁得起考驗。
──約翰.H.麥克阿瑟(John H. McArthur),哈佛商學院院長,1980~1995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