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序
從很久以前就有人主張,學習者對於英語的理解力與使用能力之所以無法進步,是因為教學內容偏重以讀、寫為中心的英文文法,而缺少聽、說等溝通方面的訓練。因此,高中英語教育開始進行口語溝通的訓練,但對於英語文法的系統化教學,卻遠遠不及過去。
結果,到了考大學的時候,就只能背誦「解題法則」來應付過去。說穿了,這些解題法則只不過是用來解決眼前問題的零碎片段而已。
在不了解英語文法體系的情況下,成為了大學生、社會人士之後,又要為了提高多益等資格考試的成績,到英語會話補習班之類的地方上課,花費許多時間和費用,從頭開始學習英語……
雖然很遺憾,但這不就是目前大部分英語學習者的寫照嗎?
我們絕對不是在完全不了解文法的情況下,用母語來閱讀、寫作的。非母語的英語就更不用說了,如果不了解英語文法的話,就不可能運用自如。(其實,除了閱讀和寫作以外,在會話方面也是如此。)並不是英語文法本身不好,而是我們對它沒有整體的了解,只背誦一個一個單獨的文法規則,以致於無法掌握文法真正的意義。況且,在這些片段的文法知識中,還有很多是用錯誤的教法教給學生的。
例如,「在表時間、條件的副詞子句中,用現在式表示未來,而不能用 will」——這應該是大家學英文到現在,一直心不甘情不願死背下來的規則。仔細想想,真的很難想像英美人士的父母或教師會教小孩死背這種文謅謅的文法規則。(關於這個文法的「真相」,只要看本書第 18 節的說明就能了解。)
另外,對於規則無法說明的情況,是不是常常當成「例外」帶過呢?
在語言中,的確有不少很難找理由說明清楚的地方。但如果只是因為有一部分無法解釋清楚,就認為所有文法都沒得解釋,也未免太過草率了。
對於「一直被認為理所當然,實際上卻沒有意義的文法用語」,還有「不實用的學校式英語文法」,本書將會剖析它們的問題,並且揭開英語文法的真相。
本書介紹的文法,都是在閱讀、寫作、口說中建構句子時必要的思考方式,而不是為了教文法而硬湊出來的文法。換句話說,這本書並不是要教些讓人覺得「那又怎樣?」的無用知識,也不是在鑽牛角尖,而是要幫助在文法學習方面已經達到一定程度,但長久以來一直對所學的「規則」感到疑惑不解,只好靠著死背來應付的人。本書將會提出那些被隨便敷衍過去的疑問,並且闡明它們之所以如此的「真相」。所以,在本書的內容中,應該有許多會讓人感到恍然大悟的內容才對。
在此,我要深深感謝 Place 有限公司的山內昭夫先生,在本書出版的過程中提供許多寶貴的建議與意見。
不論是社會人士、大學生或大學考生,如果這本書能讓各位讀者感受到英語的深奧或趣味,我將感到無比的喜悅。
佐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