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懷有一份感恩之情
有人說,事情的開端往往難以捉摸。這則故事便是如此。故事得從大約二十萬年前,一種新物種的出現開始說起。此物種當時還沒有名稱(當時一切都沒有名稱),後來卻具有命名事物的能力。
如同任何新生物種,此物種的地位並不穩固,數量甚少,且範圍局限在非洲東部的一小塊地區。起初,族群數量慢慢增加,但後來很可能再度減少——有人認為幾乎是災難性的,減少到只剩數千對而已。
此物種的成員並不特別敏捷或強壯、或很會繁殖,然而他們格外機智靈巧。他們逐漸往各地推進,迎向不同氣候、不同天敵與不同獵物。任何棲地或地形的尋常限制,似乎都阻擋不了這個物種。他們越過河流、高原、山脈,在沿海地區採捕貝類,在內陸深處獵殺哺乳類。不管在哪裡定居,他們總是能適應並創新。他們來到歐洲,遇見和他們極為相似、但比較矮壯,搞不好更頑強有力的生物,這種生物住在這片陸地上久得多。他們和這種生物混種繁殖,然後,藉由各種手段,把這種生物殺光。
這場事件的結局,後來成為一種示範。此物種擴張範圍時,遇到比他們大二倍、十倍、甚至二十倍的動物,結局莫不如此;不管對方是巨大的貓科動物、高大的熊,或大象一樣大的烏龜、站立起來高達五公尺的樹懶。這些體形碩大的物種更強而有力,而且往往更兇猛。但是牠們繁殖得很慢,於是遭到徹底消滅。
雖然是陸生動物,我們這個向來很有創造力的物種,卻越過了海洋。他們到達的小島上住著演化的異數:生的蛋長達三十公分的鳥、像豬一樣大的河馬、還有巨大的石龍子。這些生物習慣隔絕孤立,沒有能力對付新移民、以及他們的同路夥伴(多半是鼠類)。這些生物有很多也屈服了。
這樣的過程三不五時發生,持續好幾千年,直到此物種(不再那麼新了)幾乎散播至地球上的每一個角落。此時,許多事情幾乎一下子同時發生,讓已自稱智人(Homo sapiens)的人類,以空前的速率繁衍。單單一個世紀裡,族群數量便翻了一倍;接著又翻倍,再翻倍。
廣闊的森林被夷為平地。人類刻意這麼做,是為了要養活自己。不那麼刻意的,他們將好些生物從某大陸遷移到另一個大陸,因而重組了生物圈。
同時,某種更怪異且更重大的轉變正在進行中。由於發現地底下的能源儲藏,人類開始改變大氣的組成。接著又改變氣候,改變海洋的化學成分。有些動物、植物藉著遷移來調適。牠們爬到山上,往極地遷徙。但是有很多物種發現自己已無處可去——起初是幾百個物種、然後是成千上萬個物種、最終可能有幾百萬個物種。物種滅絕率飆升,生命的織構也改變了。
以前從來沒有生物用這種方式改變地球上的生命,然而,倒是發生過可堪比擬的事件。在遙遠的過去,非常非常罕見的,地球曾遭受極為離奇的變化,以致於生命的多樣性驟減。這些年代久遠的事件當中,有五次非常慘烈,足以使它們自成一格:就是所謂的五大滅絕事件(Big Five)。在似乎是驚人巧合的情況下(但或許完全不是巧合),這些事件的歷史被還原的同時,人類也逐漸領悟到,他們正在引發另一次滅絕事件。要說這次事件會不會達到五大滅絕事件的規模,目前還言之過早,但已有人稱之為第六次大滅絕。
追蹤十三種具有象徵意義的物種
無論如何,我決定要來說說第六次大滅絕的故事。故事分成十三章,每章追蹤一種具有某方面象徵意義的物種,如美洲乳齒象、大海雀、於白堊紀末跟恐龍一道消失的菊石(ammonite)。
最前面幾章提到的生物,都已經消失了,本書這部分大多是關於過去的大滅絕,以及發現這些事件的扭曲歷史,這得從法國博物學家居維葉(Georges Cuvier, 1769-1832)的作品開始說起。
本書的第二部分,差不多發生在當前——在日益支離破碎的亞馬遜雨林、在迅速暖化的安地斯山脈坡地、在大堡礁的外圍地區。我之所以選擇這些特定的地點,是基於新聞工作者常見的理由:那裡有研究站,或是因為有人邀請我跟著考察團隨團採訪。諸如此類目前正在發生變化的領域,我幾乎每處都去過,並且在適當的導引下,發現變化的跡象。有一章涉及某種相繼死亡的事件,或多或少發生在我家後院(很可能也發生在你家後院)。
如果滅絕是個令人害怕的話題,大滅絕更是令人驚恐萬分。但是大滅絕也是一個令人著迷的話題。在以下的篇幅裡,我試著表達大滅絕事件的一體兩面:對於所學事物的興奮,以及恐懼。但願讀者看完本書之後,對於我們生活其中的非凡當下,能懷有一份感恩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