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自序
對於這本書能夠以中文面市,我感到非常的興奮。也對譯者表達祝賀與感激之情。這實在是又厚又複雜的一本書。但盼望這本書得以挑戰新一代的華人基督徒,能夠以嶄新的方式來思考耶穌 。
《耶穌與神的得勝》是十五年研究的果實,大部分是從課堂上、論文發表、研討會的討論中累積而成的;不管如何,都是要回答同樣的問題。這裡頭有歷史方面的問題:身為負責任的歷史學家,我們是否能確定拿撒勒人耶穌的言行,或多或少是四福音書所記載的那樣;也有神學上的問題:當我們愈來愈認識第一世紀那位歷史上的耶穌,後來教會對耶穌的教導是更令人信服、還是相反?還有第三個問題,儘管沒在本書處理,但卻是非常重要的,這是關於「又如何」的問題:如果耶穌真的是如此,這對於身處於非常不同世界的我們,在生活、教導、見證和所盼望的事上,又帶來什麼樣的意義?
這些問題很自然、也理所當然地引發了廣泛的討論和寫作,不管是學術上還是大眾的層面。《耶穌與神的得勝》也反映了當時成書的時代背景,尤其是八○年到九○年初的時期。那時的氛圍仍是充斥著懷疑的心態,尤其在美國所謂的「耶穌研討會」,他們常常因為否定了某些福音書的傳統而每幾個月上了頭條新聞。但其實,類似的問題不斷地以不同的形式出現;答案其實應該是同樣的,就是我們必須竭盡所能地去認識第一世紀的猶太世界,然後去看福音書在這樣的背景脈絡中是否能說得通。這本書的論點就是要去肯定這點,而且我認為這論點是有根有據的。(當然,這本書乃是建立在前一本《新約與神的子民》的基礎上;本來那本書只是這本書的導論,但是後來擴充成整個系列的導論。整個系列還包括《神兒子的復活》〔2004〕,以及《保羅與神的信實》〔Paul and the Faithfulness of God, 2013〕等)。
然而,有一個大問題並沒有在此書處理。我沒有把約翰福音的歷史價值給考慮進來。因為當時與我辯論的對象除了耶穌研討會,還有其他非常不同的學者,如弗米斯(Vermes)及桑德斯(Sanders);他們一致地假設約翰福音是非歷史的。假如我以大量的約翰福音為資料,那些和我辯論的人對本書就根本不屑一顧了。而且就算在本書放入了約翰福音,這至少會增加兩、三百頁的厚度。我當然盼望有一天能夠寫約翰福音。我也盼望我在本書所做的工作(對「耶穌是誰」有一種嶄新的認識),實際上會幫忙創造出一個新的討論環境,以至於有人能以新的方式來處理關於約翰的問題 。
當我們更多認識耶穌的猶太背景,我們就愈會明白,在耶穌的世界中,我們所稱的「神學」及「歷史」是緊密相連的。對一個猶太人來說,「天」與「地」並非是分開斷裂的,而是神美好創造的兩個元素;並且「天」與「地」在聖殿中會合。也就是為什麼耶穌在聖殿中的行動,以及他用來解釋這些行動的話語,是這麼的重要。耶穌一直在宣稱他就是具體展現那個新實存的人,而這新的實存就是聖殿所指向的。我在這本書主張(自此我也持續發展這個主張),如果我們想要理解之後神學上所稱的「基督的工作及人性」,我們必須從這裡開始。耶穌的身分,以及他對於將要來臨的死亡所賦予的意義,是與耶穌的信念密切相關的,他相信以色列的神,也就是這世界的創造者,終於要實現祂救贖百姓和更新萬有的應許。實際上,我相信用這種方式來面對歷史及神學問題,會產生出更整合及更有智慧的傳統信仰宣言,而這是別種方式所不能及的。
那麼該如何「詮釋」呢?「那又如何」呢?如我所說,我在此書並沒有談論太多這方面的問題(儘管別本書有提到)。但我相信,任何人只要認真研究第一世紀的猶太世界,並且盡力去認識耶穌,會發現有許多的挑戰開始浮現──不僅挑戰我們個別的門徒,也挑戰整個宣道的教會。當我們愈靠近耶穌,愈靠近他的國度宣講及十架,這些挑戰將變得更為強烈,當然所得到的幫助也愈大。
對所有中文的讀者獻上我最誠摯的問候!
賴特(N. T. Wright)
聖安德烈大學新約及早期基督教教授
二○一四年 九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