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有病怎麼辦?開步走就行!
公元兩千年,我獲選擔任首屆南投駐縣作家。駐縣一年裡,飽覽好山好水外,最大收穫就是認識孫正春和陳梅香夫婦,並結為莫逆之交。此後年年造訪埔里,被友好戲稱是「回娘家」。
想當年,報紙一披露中選消息,即接獲一位台大學長來電,說他好友孫正春邀請我去住埔里孫宅,一切免費且熱誠照顧。我想觀察和體會「九二一地震」災後的重建情況,乃選擇和災民同住組合屋,但幾乎天天和他們見面。做什麼?走路嘛!
每日清晨天剛破曉,正春就來組合屋和我會合。
「你只管在前面走,我跟在後頭。」
於是我自由行走過玫瑰花圃、茭白筍地,或玉米田或甘蔗區;舉頭藍天白雲,還飽吸芬多精,每一舉步都令人心曠神怡。有一回偶爾回頭,發現正春正四肢著地爬行,不禁嚇了一跳。
「別怕,」他解釋,「我患淋巴癌之前,先有了膏肓病。膏肓部位隱蔽,只有爬行動作才會觸動到那裡,也才達到運動效果。」
哦,我這才恍然大悟,古人以「病入膏肓」比喻病情無救,真乃先見之明!
我參加荒野保護協會並任大安森林公園義務解說員,平常努力辨認樹木和樹名。有一回和正春走在森林裡,我指著一欉植物打聽名稱。
「五爪金英,有毒。」說完,他摘取一片嫩葉就嚼食起來。
我又嚇一跳。「你不是說它有毒嗎?」
「少量沒事,」他解釋,「毒不毒是相對而言,對人有毒,對動物可能是食物和補品。量多量少也有區別。銀杏也有毒,少吃是健康食品,多吃就會中毒。」
我喜歡和他遊走森林,隨時可以吸收各種知識。
廿多年前,人們談癌色變,手術切除幾乎是唯一選擇。正春能以大量閱讀加上森林工作的細心觀察,總結出運動、吃綠色植物(包括蔬果、樹葉)和酸奶以強健身體之法,簡稱「動綠奶」。這是和癌細胞和平共處,以壯大自身免疫力來遏制它們的方法。
有人問:這樣,癌細胞殘留下來,不是隨時都會復發嗎?
可能。其實手術之後,也多的是癌症復發和轉移的情況。醫學研究已證明,人體總有這種不正常細胞存在,但只要身體健康,它便受到控制,因而健康實乃抗癌的不二法門。正春上班地點在魚池山上,緩坡步行便成為簡便又能持之以恆的運動方式。他也相信地氣之說,步行必赤腳,久而久之,夫婦倆已各練出一雙鐵掌大腳。
因為正春步行健身的效果十分顯著,加上他樂於分享,很快吸引了左鄰右舍來仿效。他家成了「挖金俱樂部」,蓋「挖金」乃英語Walking諧音也。每天晚上八點,他們和鄰居從門口出發,一路吸引同好參加,繞了約半個埔里鎮回來。沿路人聚人散,自由開放,有說有笑,大家都走得很開心。
「飛躍的羚羊」紀政曾飽受產後尿頻之苦,後來也是靠走路治癒了它。她因而創立「希望基金會」,我們都踴躍參加。這基金會參與全球步行總會,每年都可以出國參加分會國舉辦的健行活動。我參加過中國大連市主辦的一次,沿渤海灣行腳,但見海天交會,美不勝收。正春夫婦倆去過義大利,一雙大腳丫走透透,成了當地記者的吸睛亮點。
有一年,馬英九總統接見夫婦倆。行前在舍下過夜,一早我親自送他們到總統府。他們開創了赤腳進總統府的首例,傳為美談。
我們常說「活動」,要活就要動嘛!希望這本書能感動你加入我們的行列。
文◎陳若曦(台灣藝文作家協會理事長.好友)
二○一四年九月寫於台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