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觀看事物的角度
在判別事物時,孩子難免有以偏概全的錯誤。
沒有看到全局,便急著下定論,或者沒有了解他人行為背後的原因,就急著評斷。
其實不只孩子,連成人也常常會因為成見,而無法看到事物的全貌,
甚至堅持己見,認為別人都是錯的,自己才是對的。
書中的六個瞎子正是如此。
每個瞎子都用自己的角度去了解大象,但卻沒有看到全體,
發現彼此意見不同時,卻不求甚解,沒有好好思考,到底為什麼大家摸到的大象不一樣,
只是頑固的爭吵。
故事中的瞎子是因為視力受限而無法看到整隻大象,
然而面對許多事,我們何嘗也不是如同盲人一般無法看到全局?
透過故事中六個瞎子的謬誤,讓孩子學習到凡事應該考慮整體,
而與人有意見不同之處時,也應該先停下來想想,
是不是他人看到了自己沒看到的盲點?
編輯的話
培養寬廣思維與雅量
六個瞎子,是誰錯了誰對了,還是都錯也都對呢?
家長不妨在讀完故事之後問問孩子這個問題。
許多時候,事情並不是非黑即白的選擇題,而是能夠連結與解釋的問答題。
孩子的思考,不該是只有直線,更應該具備更寬廣多元的思維,才不會像故事中的瞎子, 只執著於自己認為的事實,而無法看見全局。
而在人生的路途上,我們難免有與人意見不合的時候,這時除了據理表示我們的立場與意見以外,
是否也該以開放的胸懷傾聽別人的意見,
也許,別人也有一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