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後記
一般情況下,「編者後記」是在一本書結尾才會出現的,然而勞先生的驟逝,使得我們不得不將「後記」挪到了「序」的位置。
這本書的誕生,起自2011年勞先生、沈清松教授和我的一次聚會。當時我正在苦苦尋覓「中西對話系列叢書」的作者。由於現今華人學界對於西方論述大多止於引介,較少提出自己的觀點;但是要能突破西方框架的限制,不能沒有對於西方思想的批判性分析。勞先生對中、西哲學的造詣之深,使他成為當代極少數能夠擔起這項任務的學者。
勞先生經不起我們的慫恿,答應參加;但是因為時間體力有限,所以只能以口述方式進行。因此由2011年秋天開始,勞先生便開始了每星期一個半小時的「講書時間」,由就讀台灣政治大學哲學所博士班的謝宛汝和紀金慶輪流負責錄音記錄、並整理逐字稿。每次「講書時間」結束之後的美食餐敘,成為我們珍貴的回憶。
「講書」的工作持續了一年後接近尾聲。10月中旬,我由紐西蘭回到台北,金慶告訴我,勞先生在問逐字稿進度如何了。但是他沒有等我的答覆。20日夜裡,勞先生在家中跌倒,瀟灑地離開了人世。於是這本書稿便成為我和金慶的責任。
雖然勞先生辭世前已經看過大部份文字稿,然而畢竟當時整理的工作並未全部完成;沒有他親自回答問題,少數幾個不清楚或有疑問的地方,我們只得由錄音談話的脈絡反覆推敲他的意思,或由文獻中找答案。最後版本幸得蔡美麗教授拔刀相助、替我們校閱、終得定稿。
整理書稿過程當中,出現的一個最大問題是:全書只有結論的標題,但是沒有內文。原先我們以為這結論包含在勞先生最後交付助理的手稿當中,但卻遍尋不著。勞先生已逝,無人能替他寫下結論;但是最後的兩則標題:「消解文化傳統之衝突,指向新的文化整合」,以及「結論:勇敢承擔歷史之任務──觀念之探險」,已經清楚顯現了勞先生所看到的趨勢與意旨;這意旨正是他對於後來者的深切期盼,因為他的棒子已經交了。
汪琪,2013年12月5日,於台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