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格雷的五十道陰影I:調教(電影封面版)
定價127.00元
8
折優惠:
HK$101.6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耐操好用,豐田怎麼培養員工?:8動作,讓人「懂得在工作上運用智慧」, 全世界的草莓都被他們煉成鋼!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9105033
若松義人
郭乃雯,易起宇
大樂文化
2014年10月27日
93.00 元
HK$ 79.05
詳
細
資
料
ISBN:9789869105033
叢書系列:
Biz
規格:平裝 / 256頁 / 25k正
Biz
分
類
商業理財
>
管理與領導
>
領導/帶人
同
類
書
推
薦
【漫畫圖解•不懂帶人系列套書】(二冊):《【漫畫圖解】不懂帶人,你就自己做到死!》、《【漫畫圖解】不懂帶團隊,那就大家一起死!》
慣老闆帶來的五十道陰影:讓仇恨值飆高的無腦發言,員工沒甩辭職信是你走運!
成為新耶路撒冷型創業家
【漫畫圖解】不懂帶團隊,那就大家一起死!
【漫畫圖解】不懂帶人,你就自己做到死!
內
容
簡
介
如果屬下跟你說:
我們公司的市占率超過15%,我們的不良品不到1%,我們贏過競爭者….
做為主管的你,是高興自己做出這樣的成績,
還是會跑到街上確認數據呢?
我相信大多的管理者是前者,但豐田式的管理卻不是這回事….
目
錄
前言 想要產品好,先有好員工
第一章 用數字激發「工作熱忱」
數字中看不到事,到街上你才找的到
市場決定價格,你得與成本作戰
豐田式「忍術」:持續改善,減少需求
準備增產的同時,規畫減產機制
不貸款,也能成功經營事業的祕訣
第二章 需求在哪裡,我就在那裡!
年輕人不買車,怎麼辦?
滯銷品,才能發現顧客需求
商機,藏在生活細節裡
在兩種市場中做出選擇,決定銷售策略
與顧客建立關係,提供專屬服務
想要掌握時機,必須允許失敗
第三章 危機出現,我如何應對?
你該掌握的不是趨勢,而是變化
今天做出的決策,決定未來的命運
持續向上提升的祕訣:建立危機意識
你得突破最大障礙,人心
瞎忙,是危機來臨的警訊
第四章 從慘痛教訓中獲利,重新站起來
經營虧損很糟糕,說謊更加要不得
普通主管看成功報告,優秀主管看改善報告
努力沒有立即成果,無妨!
發現問題時,主動喊暫停的勇氣
與「品質」有衝突的事,別做!
知道「為什麼成功」,才是真成功
第五章 大家都沒意見,就要創造歧見!
從不同的意見,找出計畫缺口
「聰明」的工作方式:自己找答案
不傷感情的架,可以多吵幾次
別讓獎盃成為你的工作「終點」
第六章 重燃工作現場的熱情
前往「實地」,根據「實物」思考問題
世上沒有輕鬆賺錢這回事
基本原則不能變,該變的是做事方法
擁有現場感,找出浪費的眼力
知道自己「斤兩」,就能進退有據
核心技術得自己開發,別委外
第七章 培養「主動負責」的態度
產品優先,還是利潤優先?
你要最佳球隊,還是明星球員?
製造現場就像在接力賽跑
與其給答案,不如教想法
開除員工的經營者,都該切腹
自己的城池,你得自己守護
第八章 擁抱挑戰,不要一廂情願
「做什麼」很重要,「怎麼做」更重要
與最好的競爭者,共同成長
邁向世界第一的原動力
比起賺錢,更重要的目標是什麼?
後記? 豐田式管理的原點
序
前言
想要產品好,先有好員工
「想要製造好產品,先要有好人才。」這是豐田的核心主張。由這句話我們就可以了解,豐田式管理的基本核心就在於「人」。這個原則不只成為日本製造業奉行的基本理念;也是所有企業和組織共同遵循的實踐方向。同樣道理,同樣的話也可以換成「要有好業績,先有好員工」、「想開店,要有好員工」等。
雖然是再簡單不過的一句話,但一直到現在,卻沒有一家企業能真正落實。十五年前,也就是一九九五年,當時的豐田汽車奧田碩社長曾經說過:「二十一世紀可能是企業永續發展的時代;也可能是興盛企業宣告結束營業的時代。」他以領導者特有的前瞻性和危機意識,帶領豐田改革,在他任職的四年內,為企業後來的卓越表現奠下良好基礎。
不過,當豐田榮登世界第一企業王座後,幾乎在同時,卻遭逢突如其來的兩大危機。第一個危機是二○○八年的雷曼經濟衝擊,在為期兩年的力圖振作後,終於讓營運略見起色,但在此時,又再度面臨大量召回問題車的企業危機。
對製造業來說,品質和安全代表企業的信譽。而豐田更是以卓越品質贏得市場信賴的龍頭企業。但是在全球大規模召回問題車事件中,豐田卻很可能會失去消費者的信任。企業形象受創後造成的損失,恐怕比雷曼事件更嚴重。如果當時的危機處理失敗,奧田先生所說:「興盛企業宣告結束營業的時代」,也許會就此成真。
問題車事件的起因為何?身為原來也是豐田的一員,我認為很可能是企業版圖擴展太快,為了世界銷售第一的寶座,不肯停下腳步面對和反省問題的緣故。
當時豐田的銷售業績呈直線攀升,但是早在好幾年前,企業內部就已經有人提出「後勤補給中斷」、「人才不足」等多重問題。按照豐田管理的作業原則,異常一經確認,即使生產力下降,生產線也必須在第一時間喊停。這是因為,如果停工能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就有機會製造更好的產品。
不過,由於企業擴充過於迅速,加上成為世界最強企業的目標近在眼前,思考和反省被認為是多餘的工作。於是,無暇正視問題的豐田,繼續以相同節奏追求著第一。當團隊奮力奔向目標時,通常不容易看到真正產生問題的原因。不過,只要停下腳步,問題便會立刻浮出檯面。豐田就是在這個時候出了紕漏。
那麼,豐田能做些什麼挽回頹勢呢?想要解決根本問題,就必須回歸豐田生產管理的基本理念,腳踏實地完成每一項管理目標。除了要求「要製造好產品,先要有好員工」,還強調從工作現場著手的「實地實物」主義。所有工作必須遵守的基本精神及實踐方法,都包括在這兩大管理方向中。
豐田曾經在一九五○年險些倒閉,並且經歷大量裁員的慘痛教訓。因為懂得將失敗化為前進的動力,所以豐田式管理,才能被全世界公認為最佳的生產方式。
在豐田管理模式下,員工必須不斷確認問題發生的根本原因,並且將每一段危機,視為鍛鍊員工的絕佳時機。人必須在磨練中成長,而且只有接受過風雨歷練的員工,才有能力幫助企業走出危機。如果豐田及其他企業,都能放下「危機當前,無須再浪費資源培養人才」的舊思維,而以「艱困時期正是磨練人才絕佳時機」的心態來看待失敗,相信每家企業都能持續在世界舞台上發光發熱。
書
評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