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1900年在蒙馬特度過的青春,殘酷、狂暴卻又美麗。
畢卡索曾愛過我,畢卡索曾畫過我……他讓我成為不朽。
巴布羅.畢卡索,20世紀最具代表性的畫家之一。年紀輕輕就流露不凡才華,14歲開始作畫,到1973年逝世後,留下的作品數量達兩萬多件。1900年,當時才19歲的畢卡索,和西班牙同鄉畫家卡沙傑馬,一同來到巴黎蒙馬特。巴黎,這個美麗的藝術重鎮,以派對、酒精、女人迎接他們;求才若渴的藏家、名利雙收的機會,在這裡俯拾即是。
巴黎為年輕興奮的畫家們,打開了通往花花世界的大門;而巴黎的女人,則將他們導向截然不同的命運。執著的卡沙傑馬為了女人放棄大好前途,嫉妒與恨意終結了年輕的生命;性格多變的畢卡索重新振作起來,在知名的安柏•佛拉畫廊中,開了生平第一場展覽。詩人馬克思.雅各,在這次展覽中愛上畢卡索與他的作品,並在畢卡索落魄時收容他、帶領他適應巴黎的生活。
另一方面,命運多舛、顛沛流離的菲儂,逃出前夫魔掌之後,遇到雕塑家羅倫.德畢恩,並成為他的情婦。菲儂的工作是人體模特兒,美麗的她是許多藝術家的靈感泉源,同時也擄獲了他們的身與心,變成她的入幕之賓。透過馬克思.雅各,畢卡索結識了菲儂,兩人的命運在蒙馬特交會,從此陷入難分難解的愛恨糾纏。畢卡索以《美麗的菲儂》為題,創作了不下百幅作品,這段與菲儂的熱戀,便是著名的「玫瑰時期」。
另一位對畢卡索產生重要影響的人,是詩人吉永•阿波利奈爾。畢卡索遇見阿波利奈爾時,就像遇到另一個自己般契合。馬克思、畢卡索、阿波利奈爾,三人結為莫逆之交,一同在巴黎生活闖蕩。在其他兩人的幫助與支持之下,畢卡索贏回菲儂的芳心,展開一段新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