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目前,心血管疾病已成為危害人們身體健康的主要問題。在20世紀五六十年代,我國多發的心血管疾病是先天性心臟病和風濕性心臟病,而冠心病、心肌梗死的發病率都不高。隨著生活水準不斷提高,人們的飲食品質和生活方式有了很大的改變,特別是在城市,含高飽和脂肪的食物增加了,生活節奏加速了,再加上吸煙、飲酒等不良習慣,高血壓、冠心病、高脂血症、糖尿病等的發病率不斷升高,而且發病年齡有年輕化的趨勢。
作為從事心血管疾病臨床、科研、教學工作幾十年的醫生,在平常的醫療工作中,我們親身經歷了不少因缺少心血管的保健知識而發生的不幸事件。有的不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壓,或雖然知道患有高血壓但沒有及時服藥治療,或者不能堅持服藥,結果發生中風;有的不知道自己患有冠心病而在飽餐後立即洗熱水澡或跑步,結果發生急性心肌梗死;有的因病長時間臥床休息,缺乏下肢活動而發生了肺梗死……因此,我們撰寫了這本關於心血管病防治知識的科普讀物,使大家能夠瞭解自我保健的方法,並且對常見心血管疾病有科學的認識,能夠以正確、積極的態度對待疾病,密切配合醫生的診斷和治療,從而獲得滿意的療效。
這本書以通俗易懂的語言、圖文並茂的形式,向讀者講述了關於心臟保健的科學知識,包括選擇健康的飲食、保持合理的體重和堅持適當運動的重要性;高膽固醇血症、高血壓、糖尿病等對心臟的影響;冠心病、房顫、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的診斷、治療和預防方面的知識,特別是在進行心血管疾病的診斷和治療,如心臟導管檢查、抗凝治療、冠狀動脈腔內成形術和支架置入術、心臟起搏、冠狀動脈搭橋術、心臟瓣膜手術、心臟移植術的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如何預防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以及心臟病患者如何過正常的性生活。
我們希望這本書能夠幫助廣大讀者加強自我保健,使自己擁有健康的心臟!
楊興生、孫靜平、余卓文於香港中文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