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好吃(NO.5+6)套書(共二冊)
  • 定價99.00元
  • 8 折優惠:HK$79.2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刑法案例解析方法論

刑法案例解析方法論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2555125
蔡聖偉
元照出版
2014年9月01日
150.00  元
HK$ 135  






ISBN:9789862555125
  • 叢書系列:刑事實體法
  • 規格:平裝 / 400頁 / 17 x 23 cm / 普通級
    刑事實體法


  • 社會科學 > 法律 > 刑法











      德國刑法學界所研發的犯罪審查體系,擷取了前人百年以上的思想結晶,內容極為嚴謹細緻。本書就是這套系統的完整版使用手冊,主要任務在於解說如何利用這個體系進行完整的犯罪審查,以及怎樣把刑法課堂上所學到的抽象知識,合乎階層體系地運用在具體案例中。打個比方,就是要教導初學者怎麼蹲好刑法的馬步、如何打出刑法拳術的完整套路。儘管武林大會上不會有蹲馬步這項競賽,但這當然不表示初學者毋需學會並熟練這些基本功。此外,本書也整理了法律適用的一般性原則,適合作為法學院新生入門的基礎參考讀物。





    主要參考文獻縮語表�I



    【第一講】法律人的養成及考試

      壹、本書定位:基本功教學�3

      貳、法律人的學習目標與考試制度�6



    【第二講】案例解析方法指引

      壹、案例審查者的任務�15

      貳、鑑定模式vs.判決模式�18

      參、法律適用的一般原則�21

      肆、處理刑法實例題的特殊原則�53



    【第三講】犯罪審查體系概說

      壹、審查清單的功能�71

      貳、體系演進的回顧與展望�75

      參、三階層犯罪審查體系的基本架構�77

      肆、不法與罪責的區分實益�80

      伍、犯罪審查流程圖�83



    【第四講】各種犯罪類型的審查架構

      壹、故意作為既遂犯�89

      貳、未遂犯�161

       審查架構表�188

      參、正犯與共犯�194

       審查架構表�223

      肆、過失犯�227

      伍、不作為犯�254

       審查架構表�264



    【第五講】錯誤與競合問題的處理

      壹、錯誤問題的處理�271

      貳、競合關係的處理�297



    【第六講】案例演練

     雙重揍:

      1.罪疑唯輕原則的作用方式

      2.因果關係與風險實現的判斷

      3.介入第三人故意犯行的歸責問題�323



     在劫難逃:

      1.風險實現關聯的判斷

      2.殺人故意與傷害故意的關係

      3.加重未遂的競合關係�333



     無毒有嘔:

      1.未遂犯的審查架構及要件(尤其是著手實行)

      2.刑法第26條(阻卻刑罰事由)及

       第27條(減免刑罰事由)在犯罪審查體系中的位置、

       順序及其適用要件之內容�339



     醉無可赦:原因自由行為案型的審查架構示範�348



     刎頸之教:複數犯罪參與者的實例審查架構:

      1.各參與者之間審查順序的安排

      2.正、共犯認定爭議的處理位置

      3.共犯的構成要件要素、幫助行為之因果關係爭議�354



     錯上加錯:

      1.過失犯的一般審查架構示範

      2.業務過失的審查方式與爭議,以及

      3.不純正不作為犯的審查架構示範�362



     血上加雙:競合爭議的處理示範:

      1.具「方法•目的」關聯之罪名間的競合問題,以及

      2.所謂繼續行為的「夾結作用」�371





    前言



      法律學是門應用科學,讓學生練就正確運用實定法的功夫,自然就成為法律系的主要教學目標之一。在司法實務工作中所遇到的問題,都是以實例的形式出現,因此,無論是法官、檢察官、律師還是其他的法務從業人員,都必須能夠將抽象的法律合乎事理邏輯地應用到具體案件。法學教育中的實例解析練習,就是在培養這種法律實務工作者所必須具備的能力。



      德國刑法學界為了提高法律適用的可預測性(法安定性),發展出一套精巧細緻的犯罪審查體系,堪稱德國法學界最重要的出口品項之一。法律適用者透過這個審查體系,盡可能地公開每個步驟的心證,便於他人理解並接受自己的判斷結果,提昇審查結論的說服力。目前通說所使用的體系,累積了前人超過百年的思想結晶,複雜程度自不在話下,初學者當然要經常演練才能上手。德國法學院的教學相當重視此點,所以在一般的理論性課程外,都會搭配每週數次的案例練習。相較之下,台灣法律系學生這方面的練習機會就明顯少很多。筆者自從2005年回國任教以來,經常遇到有同學將各種抽象理論背的滾瓜爛熟,卻不知道如何將這些知識合乎犯罪審查體系地運用在具體案例中。這些觀察心得,促成了撰寫這本書的動機。從開始構思動筆,寫到自己覺得可以出版的程度,竟也過了七、八個年頭。雖然遠超過原本預計的時程,但細活總是需要慢工琢磨,而且這段時間所累積的教學及閱卷經歷,也讓內容更加本土化。往回看,這些時間際遇對本書都有獨自的意義,就像那句德國人常說的諺語,alles hat seine Zeit,凡事皆有其定時。



      簡單地說,這本書就是德國犯罪審查體系的完整版使用手冊,重點在於犯罪理論的技術應用面。但是在練習應用技術之前,還是必須對於相關犯罪理論的實質內容具有一定程度的理解,所以在每個單元中,都會先用簡短篇幅介紹基礎知識,幫助讀者理解這些技術規則背後的實質考量。學會技術規則後,當然還需要實際的操演練習。本書於第六講設有不同犯罪類型的案例解析示範,建議讀者在看完每個單元的抽象規則後,隨即對照參考該講中相關案例的應用示範。至於本書在各章節中所列出的常見錯誤,則是整理自筆者在東吳大學、臺北大學以及國家考試的閱卷經驗,應該也有一定程度的防錯功能。



      在此還要特別感謝陳奕廷律師和阮玉婷律師的細心校對以及提供的諸多寶貴意見,讓本書的錯漏能再少一些。另外,也要感謝元照出版公司萬總經理和紀副總在本書出版事務上的支持與協助。



      最後,謹以本書獻給我親愛的家人。




      蔡聖偉

      2014年8月20,新店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