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幾年來,職業棒球隊的經營者一直宣稱,職棒已經不再是運動的競技,而是金錢的比賽。職棒隊的貧富差距,遠大於其他職業運動,而且差距正在迅速擴大中。二○○二年球季開打時,最富有的紐約洋基隊全隊總薪資高達一億兩千六百萬美元,至於兩支最窮的球隊──運動家隊與坦帕灣魔鬼魚隊(Tampa Bay Devil Rays,編按:二○○八年改名為「坦帕灣光芒」隊),薪資都不到洋基隊的三分之一,只有約四千萬美元。再往前推十年,全隊薪資最高的紐約大都會隊(New York Mets),總薪資是四千四百萬美元之譜,而薪水最低的克利夫蘭印地安人隊(Cleveland Indians),總共只花了八百萬美元出頭。
我以前也傾向於接受這樣的論點──有最多錢的人,通常是贏家。不過,看看過去幾年發生的情況,你就會開始懷疑這種說法。某些分區墊底的球隊,諸如德州遊騎兵隊(Texas Rangers)、巴爾的摩金鶯隊(Baltimore Orioles)、洛杉磯道奇隊(Los Angeles Dodgers)與大都會隊,都花了大筆鈔票,卻輸得很慘。
早在一九九九年,大聯盟職棒總裁塞利格(All H. “Bud” Selig)就喜歡以「反常」,來形容運動家隊的成功。這與其說是一種解釋,還不如說是無法搞清「他們如何辦到的?」的藉口。運動家隊到底有什麼祕訣?這支美國職棒第二窮的球隊,如何克服日益龐大的預算障礙,在完全不被看好的情況下,超過另外二十八支球隊,於例行賽拿下第二多的勝場數?棒球的成功因素到底是什麼?為什麼有那麼多有錢人砸了大把銀子,還是買不到好成績?
為了進一步了解這個人,以及他所激發的革命,我花了幾天時間與多倫多藍鳥隊(Tronto Blue Jays)總經理里奇阿迪(J. P. Ricciardi)相處。里奇阿迪曾與比恩在運動家隊共事,現在他正忙著大顯身手,走上運動家同樣的激進路線,重組改造自己的新球隊。一開始曾飽受各方嘲諷的里奇阿迪,到了我認識他之時,已經贏得包括最難纏的老牌棒球作家的尊敬。二○○二年球季結束前,多倫多最大的恐懼就是里奇阿迪會跑掉,投向一直向他招手的波士頓,出任紅襪隊(Boston Red Sox)總經理。紅襪隊現在口口聲聲說,他們也想循運動家隊模式,進行球隊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