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迎接大中華市場新商品 李述德(臺灣證券交易所董事長)
證券市場的功能,係協助企業籌措資金,幫助大眾投資理財。而營造一個資訊透明、機制公正的環境,讓市場運作更有效率,正是證券市場發展的核心。所以管理者的責任,即是營造一個「企業資訊透明、交易機制公正、金融商品多元」的環境,俾利投資者做出最理性的抉擇。
證諸最近一段時間,證券市場進行了多項興革措施,即是為了確保「企業籌資更便捷、大眾投資更穩當」,以達「流通證券、活絡經濟」之目的。在「金融商品更多元」方面,證交所近年來對於創新商品的開發、制度及配套措施的研議不遺餘力,除積極研議推動黃金等商品期貨ETF及展延型牛熊證上市,期與日、韓、港、星等市場同步競爭;並籌建外幣計價商品交易平台,增加社會大眾投資管道。槓桿型及反向型ETF之推出,更是在大中華地區證券市場搶先上市之新型態ETF商品。
台灣證券市場從2003年6月第一檔台灣卓越50 ETF於交易所掛牌上市以來,在金融大環境政策鼓勵創新,及主管機關、交易所、集保公司與資產管理業者齊心協力下,奠定台灣指數化投資ETF之黃金十年。期間ETF的投資主題包含了台灣市值型、產業型與高股息等主題型股票,隨後更加入債券及引入境外掛牌商品;隨著兩岸的金融開放,第一檔以QFII為架構的A股ETF領先香港,在台灣上市,亦在大中華市場寫下歷史的一頁。
截至2014年5月底止,證交所自行或與國外機構合作編製的指數有50支,並有21檔ETF商品上市交易,資產規模達新台幣1,200億元。ETF成交值占整體市場成交值由2003年的0.17%上升至2013年的1.4%,然相較於同年度ETF成交值於美國市場占26.2%、英國市場占12.4%,台灣仍有相當大的成長空間。依據日、韓經驗,其ETF成交值市占率於槓桿型及反向型ETF上市後,均大幅度躍升。台灣推出槓桿型及反向型ETF讓我們期待對於台灣ETF市場有正向影響,惟槓桿型及反向型ETF不同於傳統型態ETF,相關的教育宣導更形重要,惟有讓適合的投資人能買賣適合的商品,才能使ETF市場賡續成長。
元大寶來投信公司對ETF市場之耕耘著力甚深,多年來亦積極推廣ETF之投資人教育。時值台灣市場推出槓桿型及反向型ETF之際,特別籌劃發行本書,其意義至為重大,爰樂予為序,並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