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秘密花園
定價93.00元
8
折優惠:
HK$74.4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入鏡丨出境:蔡明亮的影像藝術與跨界實踐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1176970
孫松榮
五南
2014年8月25日
150.00 元
HK$ 142.5
詳
細
資
料
ISBN:9789571176970
叢書系列:
博雅文庫
規格:平裝 / 256頁 / 17 x 23 cm / 普通級
博雅文庫
分
類
藝術設計
>
電影
>
導演/電影人
同
類
書
推
薦
椰城一簾煙雨:台灣武打影星劉皓怡小傳
香港製片 港式電影製作回憶錄
一堂無止境的課:毛俊輝的戲劇人生
雕刻時光:塔可夫斯基的藝術與人生,透過電影尋找生活的答案,理解這個永遠超出我們理解的世界
怪物製造機吉勒摩. 戴托羅【全彩精裝版】:暗黑怪奇電影大師在恐怖與華麗之中的善惡救贖
內
容
簡
介
《入鏡|出境:蔡明亮的影像藝術與跨界實踐》是第一本剖析蔡明亮的劇情影片及其影像裝置的中文專著。本書透過導論、三大章節及結論闡釋蔡氏涉及各種影像試驗、空間變換,乃及創作者身分轉型的論題:(一)從電視界進入電影界、(二)影片從寫實主義到造形美學的轉變、(三)從電影跨界到當代藝術、(四)從電影院到美術館的連結、(五)從電影導演到藝術家身分的互連,藉此凸顯電影作為一種以時間為基礎的動態影像、跨界實踐及藝術性等命題的當代關係。書中〈訪問蔡明亮〉分項針對導演從出道迄今,各個時期的影像創作,及電影作為大眾文化、高雅藝術與當代藝術範式等議題進行深入訪問。本書希冀指出蔡明亮作品的獨樹一格,在於始終堅持不懈地於各種影像邊界與藝術場域上展演著,且同時歷經了電影現代主義美學觀、電影之死、影像藝術洗禮等層層考驗。他的作品給予我們的啟示,不只體現這位當代導演藝術家的創意、魄力與勇氣,更是他如何讓電影不斷地朝向多重、變革及擴延的新生態勢發展的決心與精神。
名人推薦
蔡明亮導演、北師美術館林曼麗館長、臺北市立美術館黃海鳴館長、高雄市立美術館謝佩霓館長、臺北當代美術館石瑞仁館長、關渡美術館王俊傑館長、財團法人國家電影中心林文淇執行長、高雄市電影館劉秀英館長、臺大外文系張小虹教授、香港浸會大學電影學院葉月瑜教授 聯合推薦
目
錄
繁體中文版序文
導論
第一章 電影寫實主義美學的擴延
「新電影」與蔡明亮
身體-影像
造形-影像
多重疊合的影像脈動
第二章 電影死而復生的還魂術
電影迷戀
迥異的匯聚與跨越
「後電影」的影像動能
延展空間的「後媒介」
新姿態與新創製
第三章 記憶電影的當代部署
記憶的當代影像術
作者論的貫徹
流動的藝術範式
新異質生命的能量
結論
訪問蔡明亮
蔡明亮作品年表
參考書目
圖片版權說明
序
序
本書曾以《蔡明亮:從電影到當代�藝術》為題,由北京金城出版社於2013年9月出版。叢書主編董冰峰先生還特地規劃新書發表會,連同撰寫楊福東與Raqs媒體小組專書的作者們與編輯群,在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內共同討論中外電影與當代藝術的議題,過程讓人印象深刻,回味無窮。作為第一本出版於中國大陸有關蔡明亮電影的專書,它在書評與讀者回應上都有相當正面的迴響。一年之後,我非常高興它能在臺灣問世。值得強調的是,這絕非僅意味著由簡體字至繁體字的轉換,而是涉及諸多面向的重新思考與修正。
首先,在章節結構上,除了對於原有架構、內容與標題等細節進行增訂與改寫之外,我分別在〈導論〉與〈結論〉中對於蔡明亮的影像藝術與跨界實踐做了整體剖析。一方面,我補述了「慢走長征」系列中的最新兩部短片《行在水上》與《西遊》;另一方面,重新思辨《郊遊》在創作者的電影系譜中所位居的一種承先啟後的關鍵地位。具體而言,《郊遊》這部被導演稱為封筆之作的劇情長片,連同《不散》與《臉》,將電影與其他各種藝術範式(繪畫、版畫、攝影、當代藝術等)之間的關係展開了複合式的調度,當靜態影像與動態影像融為一體時,它們亦能各自在影片中彰顯美學的差異性與特殊性。如此一來,相較於簡體字版,新版本在推演蔡明亮從電影到影像藝術與跨界實踐的論題上更具結構性與完整性。新書名《入鏡|出境:蔡明亮的影像藝術與跨界實踐》,透過指向影像創作的動態發展,致力凸顯蔡氏涉及各種影像試驗、空間轉換,乃及創作者身分轉型的命題:(一)從電視界進入電影界、(二)影片從寫實主義到造形美學的轉變、(三)從電影跨界到當代藝術、(四)從電影院到美術館的連結、(五)從電影導演到藝術家身分的互連。入鏡之際也是出境之時,進出進入之間,電影幻化新生,蔡明亮的影像生命無限寬廣。
再者,本書另一新穎之處是納入更豐富的圖像,借以強化與文字之間的連結關係,增進可讀性。當然,蔡明亮的作品是不可或缺的圖像來源,此外,許多中外影片與藝術作品的圖像也極為重要,尤其是當兩者並置時更能彰顯影像分析的根據、目的與涵義。
本書有幸與臺灣讀者見面,對我而言意義重大。1994年年底,還在念高中的我在馬來西亞的報紙上讀到蔡明亮的《愛情萬歲》獲頒威尼斯影展金獅獎的新聞,對於影片中三角關係在待售公寓的鋪陳與結局十分好奇。一年多以後,我來臺灣念大學的第一件事就是到國家電影資料館觀看這部影片。當下,自己雖無法掌握影片全貌,似懂非懂,卻被緘默影像深深吸引。這股吸引力伴隨著我從大學畢業、完成巴黎研究所修業,再回到臺灣教書,蔡明亮的作品一直是我思索當代電影涉及時間、身體、影像美學乃及藝術性等議題的核心對象。本書的完成,不只是我對這位永在創新的藝術家的書寫,也可說是自己對於當代臺灣電影研究的一種跨界想像與思考結晶。
這本書能夠順利出版,第一位要致謝的是五南圖書出版公司副總編輯陳念祖先生,他從籌劃、授權、編輯到出版過程中,給予我絕對的專業協助。美術編輯羅文岑小姐的精美設計,無疑為本書加分,感佩她的才華也謝謝她的辛勞。陳盈瑛小姐花了數周時間不辭辛勞地校閱與潤飾文稿,並提供許多寶貴而專業的建言,讓我更清楚本書的定位與特色,我向她表示謝意。還有謝謝編輯李敏華小姐非常仔細整合文稿內容、用心規劃與監督出版時程。
感謝蔡明亮導演在準備舞臺劇《玄奘》之餘仍抽空為繁體版提供建議,也讓我觀賞《西遊》。導演助理王雲霖先生千辛萬苦為本書翻箱倒櫃找尋需要的圖片,功不可沒。還有,學者兼策展人蔡佩桂小姐、紀錄片《昨天》的導演蘇忠源先生、畫家鄭輝明先生、藝術家高俊宏先生及臺北市立美術館願意免費提供非常精美和珍貴的圖片,我由衷感激。
非常高興能邀請到臺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張小虹教授與香港浸會大學電影學院葉月瑜教授為本書撰寫推薦語,我在兩位深具創造性的華語電影研究書寫中獲得滋養與啟發,謝謝妳們。同時我也向國內幾位電影館館長與美術館館長致謝,感謝財團法人國家電影中心林文淇執行長、高雄市電影館劉秀英館長、北師美術館林曼麗館長、臺北市立美術館黃海鳴館長、臺北當代美術館石瑞仁館長、高雄市立美術館謝佩霓館長、關渡美術館王俊傑館長大方具名推薦本書,這是我的榮幸。
最後,謹將此書獻給CW與VV,及JB與KL的族人。
書
評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