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堅持是通往所有偉大成就的關鍵
J.B. 希爾
智慧之語、古老的諺語、神話和民間傳說──不管我們如何名之,這些我們口耳相傳,並流傳到下一代的故事,把我們連結在一起,跨越種族、宗教和國家界線。雖然這些故事的主題各有不同,卻都得力於典範的證明,而最能夠得到普遍共鳴的,莫過於如何奮鬥成功的故事。
但這代表什麼?對大多人來說,這代表把其他人的經驗套用在我們自己的人生。一八五九年,蘇格蘭作者山繆爾•斯邁爾斯(Samuel Smiles)寫下第一本關於成功的著作。書名取得非常貼切,叫作《自己拯救自己》(Self Help),透過經驗的寓言來講授如何成功,為奧里森•斯威特.馬登(Orison Swett Marden) 和後來的拿破崙•希爾的著作奠定了基礎。堪稱是現代成功運動創始人的拿破崙•希爾是一位說故事大師,編纂了第一套全面性的成功哲學。在此之前,他發現當時最了不起的白手起家的人──像卡內基(Andrew Carnegie)、愛迪生(Thomas Edison)和福特(Henry Ford)──在成功的路上都做了同一件事,儘管各自的方法不同。
過去一百五十年來,成功哲學家和思想家一再證明,有一種特質似乎是所有偉大成就的關鍵──堅持(persistence)。堅持,讓喬治•高索斯(George Goethals)在前人一次次的失敗之後,興建了巴拿馬運河。堅持,讓愛迪生成功設計出可用的燈泡。堅持,促使林肯在經歷一次心碎、兩次事業失敗和八次公職落選之後當選美國總統。拿破崙•希爾寫道:
為什麼大多數的人要等到四十好幾歲才累積財富,因為他們必須經歷多次失敗和逆境,克服夠多的障礙,才能培養出充分的知識來累積財富。
因此,只有堅持,並且從失敗中學習的人,才能造就他們在歷史上的地位。
閱讀《執著的力量》(Stickability)這本書的時候,我想到五十幾年前認識的一個男孩,叫史考特•蕭(Scott Shaw)。他是我剛進入青春期時候的玩伴,恐怕也是全世界最討人厭的小孩。有一天,我們先是推推撞撞,然後索性拳腳相向。周圍沒有人鼓譟或阻止。我們像小男生一樣打個不停,直到再也打不動為止。我身材比他高大壯碩,一次又一次把他打倒。但每次史考特倒下之後,就馬上爬起來向我進攻。
他嘴唇流血,眼淚和鼻涕齊流,不斷從地上爬起來朝我進攻。他挨了我揮出的每一拳,仍舊一次又一次打過來。等他最後一次從地上爬起來,我伸手過去,和他握手言和。我服氣了,告訴他說,「你贏了,史考特……你贏了。」他瞪著我、擦擦鼻子、忍住眼淚,和我握手。我們從此成了朋友,直到幾年後我搬家為止。
《執著的力量》寫滿了史考特•蕭這種人──拒絕被擊倒的男性和女性----的故事。在文筆方面,本書和《與魔鬼對話》 (Outwitting the Devil)和《思考致富》(Think and Grow Rich: Three Feet From Gold)有著相同的活力、影響力和單純,讀來令人愉悅。拿破崙•希爾基金會(Napoleon Hill Foundation)推出的這本新書,分享了協助塑造我們這個世界的人所擁有的洞見。這些人只憑一個矢志遵循的想法,就踏上成功的道路。他們的目標或許不是你的目標,他們的挫折和失敗也與你不同。不過,他們的故事是一篇篇成功的寓言,可以啟發你找到你自己達成個人成就的途徑。
我的祖父拿破崙•希爾在生前,依據傑出人士的生平事蹟,提出寶貴、發人深省的見解,編纂成一條條證明有效的成功原則,《執著的力量》正是強化了這些原則。這些傑出人士的故事證實,只要有明確的目標,堅持到底,一定會成功。他們證實了「負面想法」(negatives)只是為了避免挫折而不得不然,而且我們應該把挫折視為把成功之路改道的機會。
在令人洩氣的時刻,半途而廢的誘惑隱隱然壓過成功的慾望時,把這本書從書架上拿下來一讀再讀。本書清楚說明了拿破崙•希爾為什麼會這麼寫,「大多數的偉人只是在遭遇他們人生最大的挫折和失敗後前跨出一步,就達到畢生最大的成就。」
當我們必須重新對焦、重整方向、重新投入時(這是必然的),不妨取下書架上的《執著的力量》,坐上一個小時,再讀一遍。想要成功,這只是個小小的代價。
(本文作者為拿破崙•希爾之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