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生平第一次「接觸」到貪污問題,是在大約十歲的時候。
小時候住在筲箕灣明華大廈,在這個屋?的小朋友,大部分都是在東華三院香港第二分校小學請蹇的,我也不例外。學校位於愛秩序灣,校園對開便是一排排的寮屋。一天在上課時,當我一如以往在雲遊太空抬頭外望時,赫然看見校門下的一條小巷中,有一個人有點鬼祟地把一小包白色的東西放在牆上的裂?裏,然後快步離開。約一兩分鐘後,又有另一個瘦削的男子跑到那處,急急忙忙把東西拿走,然後又把一些紙幣塞進去,轉身便走。那時的我,莫名其妙地對警察很崇拜,經常定時收看電視節目《警訊》,也是第一批的「少年警訊」會員,所以很快便意識到有人在買賣白粉。放學後,我十分興奮地找到校內的死黨,告訴他這個驚人發現。有股莫名的英雄感驅使我們要做點事,於是兩人決定報警。那時的筲箕灣,是一個很偏僻的地方。「英雄被困筲箕灣,不知何日到中環」,這是當年的順口溜。我們的世界,便只有東大街和亞公岩,位於接近?魚涌的筲箕灣警署,對十歲的我來?,是一片神秘莫測的地帶。而要從學校徒步走到那裏,對兩名小學生而言,路途也是頗為遙遠的,但是這也無法阻止我們「替天行道」的決心。
最後,我們真的到了警署,有兩名便裝警員隨意問了兩句後,便開車把我們送回學校。離開前,還掉下了一句:「死靚仔……」。但當我把這段英雄事跡告知爸媽時,沒有想過得到的回應?是他們憤怒和驚惶的神情,中間還夾雜?打罵。他們一口咬定「差佬收?人錢唔會理?」,「再嘈佢地打死你都有份」。那時候我很不服氣,不明白為什麼所有大人都咬牙切齒?「所有差佬都係貪污」。但兩三年之後,我看見了警察衝上廉署總部破壞的新聞,聽見了特赦令,我才明白從前每天返學途中看見生果檔老闆給警員「貼士」是什麼一回事,才知道為何當日的CID沒有再找我談談校外有人賣白粉的事情。然後,腦海中重複又重複地浮現出這一句「靜靜地起革命」的口號……廉政公署改變了我們的世界。
自此,我和很多人一樣覺得在這裏,廉潔社會是理所當然的,也不需要再為此擔心分神。直至早前我們聽見許仕仁、湯顯明、「上海仔」以至曾蔭權的故事,猛然令我們驚醒,原來貪腐從來就沒有離開過我們,原來廉潔奉公的價值,是要我們不斷努力守護的,絕不能掉以輕心,否則從前的日子是會重現的。在帶?有點自責的心情下,在《明報》寫了兩篇關於廉署歷史的文章,得到了一些回響,也因此受到中華書局黎耀強兄的垂青,邀請我把這兩篇文章擴展為一本專著。 那時,我馬上便答應了,因為我相信我們這代人是有責任去為下一代重溫當年的故事,要讓大家再次認識到今天的廉潔社會是得來不易的,而要保持這種局面,便只能靠大家繼續努力守護。但香港廉政制度的發展,從來都不是我?究的範圍。不過,我近年專注於六七十年代的殖民管治,經常到英國翻?英國政府檔案,過程中也接觸過不少與反貪相關的材料和文獻,也未至於對此一無所知。所以,還是懷?如當年徒步到筲箕灣警署時的心情一樣:「頂硬上」,去完成任務。
這本書寫得比較匆忙,因為今年適逢廉政公署成立四十年,而出版社也希望能在書展期間推出,所以寫來有點吃力,希望出來的成果不會錯漏百出,貽笑大方。由始至終,我的用意是以淺白的文字去剖析廉署的發展經過,而並不是要寫一本學術專著,但我仍盡力查證相關史料,盡可能做到史實無誤,能較為準確地還原當年的過程。這本書主要是基於在英國國家檔案館的官方文件,輔以當年報章和其他相關文獻寫成。過程中,有賴雷浩昌和吳臻燁的鼎力幫忙,披星戴月的 為我整理文稿、搜集資料,借此謹向他們衷心致謝,也感謝中華書局的黎耀強兄的信任和支持,他在這本書製作後期鍥而不捨地找尋相關的歷史圖片、其效率和專業態度,令人敬佩,政府新聞處的聶德權和廉政公署社區關係處的何渭枝這兩位老朋友,何明新、何家錤和廉政公署社區關係處陳嘉銘,在過程中提供了協助,香港城市大學人文及社會科學院和公共政策學系也支持了我部分?究經費,亦在此一併致謝。呂大樂教授能在百忙中為此書作序,萬分感激。家人對我在多個週末要埋首工作,亳無怨言默默支持,更是我的重要精神支柱。正如我所言,這本書是寫給這一代人的,我也把它送我兩位女兒,希望她們能了解這個城市的歷史,明白守護家園的責任。
葉健民
2014年5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