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序?? ?
沒有刺蝟少年,只有不被父母賞識與了解的孩子
這本書中沒有教你「搞定」孩子的方法和技巧,而是從父母自身的檢視,先把自己搞定了,知道內在的擔心和恐懼是什麼?讓自己做一個能夠「安心」的父母。書中描述的孩子,都是父母心痛和難以駕馭的刺蝟少年,你看完書保證你一定會發現他們一直很好!很棒!只是好的地方和父母的期待不同。書中會讓你了解:放下管教,用學習的心去看待每一事件的發生,你會很愉悅的享受身為父母的這段美好旅程。我認為,沒有刺蝟少年,只有欠缺父母了解和賞識的孩子。
「爸媽」,是每個人都熟悉的名詞,卻是最困難執行的角色,沒有一定的劇本,可以照著做、精準無誤地教出我們要的孩子。
這本書在分享的不是如何做好父母的技巧和方法,而是要讓我們清楚的了解,親子是一個共同成長的歷程,我們要先學習了解自己,藉著別人的經驗,在生活事件中持續練習,才能改變夫妻關係或親子關係。我們和孩子一樣,正在摸索和成長,要學習放下「要改變對方」的想法,練習用「了解」和「賞識」的角度,與另一半和孩子共享一份愛與成功的經驗。
觀念和想法的改變,需要「學習」;態度和習慣的改變,需要重覆的「練習」。
二?一四年五月二十一日台北捷運上發生了二十一歲青年殺人事件,造成四死二十四傷,大家都很想知道「為什麼」 ,一個父母和老師眼中的聽話孩子,為什麼要殺害那麼多人,讓那麼多人的家庭陷入無可彌補的傷痛。
我們心中都有悲憫,不忍講出加害人的父母要負最大的責任,孩子從小就一直發出求助的訊息,「我不快樂!」「我不知道人生的意義和價值何在?」「我要殺人!」但都沒有人聽見和給予了解和協助。
一個缺乏愛與被愛經驗的孩子,整天沈迷在網路遊戲,和家人沒有深層的情感互動,父母只是盡責提供教養和生活所需,讓孩子偏執的想法愈加偏激,最後導致這樣一個悲劇。更讓人心痛的,兩天後美國也發生類似的事件,二十一歲青年到校園濫開槍,造成學生三死十六傷。事件經媒體報導,竟有十幾個年紀相同的孩子競相模仿,預言要犯殺人案。
「這群孩子到底怎麼了?!」
沒有被真正愛過的生命,也沒有能力愛人
這本書不是在探討相關的問題,而是在分享生命像塊土地,你播什麼樣的種子,它就會長出什麼樣的植物,開出什麼樣的花,結出什麼樣的果。生命也像本存摺,我們只能提領我們曾經存入的經驗。一個沒有被真正了解過的生命,他(她)沒有能力去了解別人;一個沒有被真正愛過的生命,他(她)也沒有能力去愛另一個生命。
我們可以清楚的檢視出來,這些犯案的孩子的生命存摺裡沒有「愛」!不知看重自己的生命,也無視別人的生命存在!
「愛」這個字,是學習用「心」去感「受」另一個生命的歷程,在生活中,時時刻刻都有事件發生,練習去了解你的另一半和孩子,如果只是粗暴不講道理或是沈默不語,內在真正要傳達的是何訊息?
試著練習去看重家裡每一個人的心情,用珍惜和感恩的心為家人做付出,愛不是說,而是做,而且是持續無條件的付出。我們付出什麼,就可以得到什麼。
這本書就是藉著各種不同的親子故事一起「學習」和「練習」如何面對能讓自己好過、也能善待我們的家人。我和大家一樣正在進行學習和練習。
如果你不願意學習和練習,當然也是一種選擇,但這樣的選擇,會讓我們的家愈來愈疏離和泠漠!我們不看重的,孩子也不會懂得珍惜!
給家人一個可以展露笑容的家
「家」和「父母」、「孩子」都是需要時間和心力去投資和經營的。這本書獨特的觀點,是個別以爸爸、媽媽、兒女的不同特質,去探討如何讓自己好過和善待別人,沒有對或錯,一切都是共同學習的經驗,換一種角度,換一種心情。最重要的,給自己和家人一個可以展露笑容的家。
我不是什麼專家,我只是一個堅持每天以家為中心,努力去服務另一半和孩子的平凡爸爸,也努力讓自己生命潛能展現,並努力激勵每一個人都看重自己,賞識自己的小角色。我沒有什麼亮麗的頭銜,我只喜歡做另一半和孩子最好的朋友。
孩子很快就會長大,我們也將慢慢從教養的角色退場,學習做自己、愛自己,讓自己每一天都歡喜自在,把生命美好的特質複製給孩子。每一天!我們都在複製我們的生命給孩子,有什麼理由把不好和垃圾留給孩子呢?一切都是不斷的學習和練習,別讓孩子輸在不了解自己、不懂愛自己!
盧蘇偉 謹識 ?
二?一四•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