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地圖+地圖創意遊戲 (附行旅世界地圖包)
  • 定價650.00元
  • 8 折優惠:HK$520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嘉妲的招牌家常料理

嘉妲的招牌家常料理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3430490
嘉妲.狄羅倫提斯
藍毓仁
台視文化
2014年7月18日
160.00  元
HK$ 128  






ISBN:9789863430490
  • 叢書系列:癮食生活館
  • 規格:平裝 / 240頁 / 16k
    癮食生活館


  • 飲食 > 食譜 > 西式料理











      本書是嘉妲第一次將新世界的加州風格帶入食譜。除了遵循傳統作法的義式家常菜,她發揮創意、盡情揮灑廚藝,讓新舊料理激盪、融合,傳統與時髦口味搭配得天衣無縫,美味更上一層樓。





    前言

    義大利麵食的配菜

    義式前菜與開胃菜

    幾樣配菜

    四季皆宜的義大利麵食

    湯品與義大利麵沙拉

    暖到心裡的麵點

    清爽無負擔的麵食料理

    下班後速成而簡單的一餐

    適合特殊場合的義大利麵菜色

    義大利麵食的基本元素



    幾款基本食譜

    建議菜單

    索引






    前言



      大家常說要吃到最棒的義式料理,得等有人在家下廚請你去作客。我一向最愛的正是那些簡單的料理,它們顯現出下廚的人注入滿滿的愛心與用心,充分利用價格親民、取得容易的當季食材──甚至是吃剩的菜餚,這樣的家常料理一直深深影響我到今日。我將那些料理歸類為「舊世界」廚藝,是我常備的拿手菜。



      它們也是我從小吃到大的料理,從在義大利的兒童時期到移居美國後的青少年時期。不過這些料理與時進化。小時候我很少吃酪梨、鳳梨、墨西哥辣椒等;另外像牛肉──顯然是美國最受歡迎的紅肉──當時在義大利的地位不如羊肉和小牛肉。至於豬肉,雖然我們吃很多香腸和醃肉,但我們很少吃豬排或烤肉,不像我的朋友們在家都常吃。與此同時,我們在義大利常吃的小扁豆、茴香、瑪斯卡邦乳酪等,美國家庭的廚房幾乎都不會準備;頂多過去十年左右吧,球花甘藍、全穀小麥米等食材才開始在美國變得比較普遍。於是我的母親發揮創意和巧思重新改造我們家最愛的家常料理,利用她在市場發現的食材,同時保留住正統義式料理的精神。她用自己獨特的方式集新舊世界精華為大成,我一路以來深受她的啟發,為我現在的家人創新料理。



      我們家用餐的形式也出現了變化,原本連平日的晚餐都會花上兩個小時享用多道料理,現在則為了配合美國比較快速的生活步調而簡化。起初我覺得肉類、蔬菜、甚至麵條全部同一盤上桌很奇怪。還有一點也很奇怪,我認為的副食,例如湯和三明治,竟然當成主食。



      不過我後來了解到,吃飯可以不用吃得那麼撐,以穀米為底的沙拉、或者美麗蔬菜搭配些微熟肉或熟海鮮,我就可以飽足了,腸胃沒負擔,不需要先吃一盤麵條再吃一盤肉食料理。



      當然了,至今我仍然跟家族親戚維持著每星期聚餐的傳統,而且我們幾乎不背離歷史悠久的義大利傳統,我們會從前菜開始,接著麵食、肉或魚的主菜,最後來道甜點結束。小時候我午餐和晚餐都會吃麵條或穀米,義大利多數的地區到今日還是如此。現在我們去外祖父家聚餐時,沒有麵條或穀米就不能算完整。我珍惜與家人相聚的時光,大啖美食的同時閒話家常。我明白一家人的感情維繫無法追求速成,放慢腳步帶來輕鬆好心情,細嚼慢嚥品嘗美食,這些是我永遠都不想改變的。



      現在我跟塔德有了自己的家,我們義式美式傳統都遵行。有時候會花比較多的時間輕鬆準備和享用晚餐,或者早餐拉長變成早午餐。此時我就會回想童年最愛的料理,或者長大後暢遊義大利期間的新發現。我總是盡量保留這些料理的原貌,義大利媽媽已經像這樣料理了幾百年。另外,小潔現在夠大了,可以跟我和塔德一起吃飯,我會講一些我家的傳統給她聽。



      有時候我的靈感來自逛市場,或者在海鮮區看到一條美麗的魚,我會想要用這些鮮美的食材創造出一道出色的料理。有時候在外面奔波了一整天,相信你我都只需要或想要一道口味豐富的麵食或用料大方的沙拉。我為這樣的晚餐準備了一本武林秘笈,快速簡單的料理反映出我在加州建立的新家、我先生跟朋友們的飲食傳統、以及我的義大利血脈。



      現在我發現自己在忠於食物整體感覺、保留色香味俱全的前提之下進一步簡化下廚程序。這未必是壞事。去餐廳吃飯時,我當然佩服主廚非凡的身手,可是那樣的技藝對在家下廚而言可能稍嫌大費周章。遇到特殊場合時,例如宴客或為了親愛的家人,我還是會大費周章下廚。不過我總是會提醒自己注意,如果把家常料理弄成像餐廳美食,恐怕家的溫暖就犧牲掉了,畢竟我是要敞開家門跟親朋好友分享居家氣氛。只要我做的東西令人食指大動,而且我有注意一下擺盤,相信標準再高的朋友都能看出我的用心和努力,他們也會希望我不要累到無法坐下來一起享用!



      自己在家下廚近來又多了幾個好理由。礙於預算,我們當中有些人已經比較不去吃美食餐廳了;在家跟朋友聚餐可以省很多。另外也會擔心食材的品質,我們讓家人吃下肚的東西安不安全;自己小心選購來源可靠的食材──甚至可能是產地直銷的──自己在家煮,你可以完全掌握自己所吃下的東西。



      姑且不論這些充分的理由,在家下廚是表達你對家人和朋友的愛,無論多忙都要抽空相聚,共同打造屬於你們的新傳統。我希望這本書能夠鼓勵你更常跟親朋好友圍爐,共享每一個片刻──也共享每一口美食。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