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好吃(NO.5+6)套書(共二冊)
  • 定價99.00元
  • 8 折優惠:HK$79.2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美國道歉制度沿革及啟示:告別對立走向對話

美國道歉制度沿革及啟示:告別對立走向對話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2554012
黃鈺?/著
元照出版
2014年6月01日
73.00  元
HK$ 65.7  






ISBN:9789862554012
  • 叢書系列:醫療法律
  • 規格:平裝 / 104頁 / 15 x 21 cm / 普通級
    醫療法律


  • 社會科學 > 法律 > 法律實例/應用











      醫療糾紛中到底該不該道歉,是實務上甚為棘手的問題。本文主要藉由美國道歉法之介紹,探討道歉在醫療糾紛中之角色,以提供台灣醫療爭議處理制度比較法上之參考。





    推薦序

    編者序

    作者序



    Chapter 1:在醫療糾紛裡面,道歉到底可以扮演什麼樣子的角色?

     壹、前 言╱3



    Chapter 2:民事賠償金額是否逐年增加?

     貳、臺灣醫療糾紛現況及特色╱11

      一、數據統計╱11

      二、我國醫療訴訟特色╱15



    Chapter 3:訴訟是解決醫療糾紛的有效途徑嗎?

     參、醫療訴訟產生的弊害╱19



    Chapter 4:為什麼醫療糾紛需要去導入關懷機制?

     肆、訴訟外醫療糾紛解決機制╱25

      一、訴訟外機制需求╱25

      二、美國發展告知與道歉法制之脈絡╱28



    Chapter 5:為什麼認錯是一件很難的事情?

     伍、醫療錯誤告知背景及困境╱35



    Chapter 6:醫院早期所採取的訴訟管理策略是正確的嗎?

     陸、資訊公開與促進道歉╱43

      一、完全誠實策略╱43

      二、道歉法立法╱45

      三、道歉的意義╱48

      四、美國道歉法運作╱50



    Chapter 7:病人到底為什麼要告醫生?

     柒、道歉法對臺灣之啟示╱57



    Chapter 8:道歉法跟真相的關係?

     捌、從醫療調解看我國道歉法制建立之可能性╱67





    序文



      許多研究指出,引發醫療傷害的病人或家屬告與不告的關鍵原因不在於經濟上的賠償,而在於醫師有無說明事實和道歉;依據實證研究發現,當醫師就醫療不良結果誠實地向病人道歉時,有助於醫療傷害爭議之化解;另外,1999年美國醫學研究院(IOM)發表跨時代的研究──犯錯是人性(To err is human),開啟了減少病人就醫傷害之病人安全運動。醫療錯誤之相關研究及實踐結果均指出,醫療錯誤之告知及道歉有助於醫事人員從醫療錯誤中學習,降低錯誤再發生率;並可以提高病人的信任度,減少紛爭訴訟化。惟實務上,醫師因為擔心錯誤告知及道歉會增加法律責任風險,因此常選擇三緘其口。為了鼓勵醫師主動向病人道歉以有效減少醫療訴訟,美國許多州紛紛訂定「道歉法案」,以保護醫師向病人道歉時,免於該道歉被當成法律責任證據之風險。



      究竟道歉法的立法是否有助於醫療糾紛之解決,臺灣是否可以借鏡該制度解決目前的醫療糾紛難題?要回答上述問題,實有必要深入探討美國此一立法之背景、內容及功能。因此筆者首先將回顧錯誤告知、道歉在醫療社群發展之背景及實踐情況,以探討為何醫療社群要提倡錯誤告知、道歉及阻礙醫師提供道歉的原因;再者,則針對道歉法之相關規定,介紹其立法背景、規範模式及內容。最後、筆者將基於上開探討,檢討美國道歉法對臺灣目前醫療糾紛解決的啟示。筆者認為美國道歉法對臺灣醫療糾紛解決提供三點啟發。第一,醫療糾紛法院外的紛爭解決應從兼顧醫病雙方需求為出發點。道歉立法,讓道歉可以在協商程序扮演潤滑劑功能,病人滿足資訊及情緒的需求,同時亦免除醫護人員對法律責任的擔憂。再者,道歉法的訂立鼓勵醫師在醫療傷害發生後,坦白誠實的和病人溝通,有助於醫療傷害發生後,醫病維持關懷而非對立的友善關係,而減少醫療訴訟的發生;第二,道歉法的訂立宣示了處理醫療錯誤應以不歸咎的觀點,強調錯誤的處理預防。臺灣現行對醫療錯誤仍係以「指名」(naming)、「責備」(blaming)、「懲罰」(punishment)的處理方式,無助於問題的解決及回應病人安全保障之需求;第三,要改變醫療歸咎文化,不能單靠法律制度的訂立,必須結合醫療院所推行公開揭露制度,並且要藉由教育訓練工作,突破現在臺灣醫療體制的告知醫療錯誤的文化障礙,並配合其他機制,例如醫療傷害無過失補償,才能使此一錯誤揭露及道歉制度發揮最大功效。



      筆者認為醫療錯誤在醫療實務上是難以完全避免的,且醫護人員也不會蓄意讓醫療錯誤發生,因此以法律責任來處理所有的醫療錯誤,會讓醫療人員因擔心法律責任,而不敢坦誠面對或公開該錯誤。特別是我國的醫療責任尚包括刑事責任,更難以期待醫療人員公開錯誤或向病人道歉;美國道歉法的立法精神或許可以對臺灣的醫療糾紛難題提供一個新的思考方向。藉由兼顧醫病雙方的需求,有效的解決醫療糾紛,降低醫療訴訟的發生率和減少賠償費用及達到醫療傷害實質上去刑化之目的。



    財團法人保險

    安定基金專門委員

    黃鈺?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