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秘密花園
定價93.00元
8
折優惠:
HK$74.4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政權論:孫中山政治思想研究(二)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0529425
陳春生
台灣商務
2014年7月01日
120.00 元
HK$ 102
詳
細
資
料
ISBN:9789570529425
叢書系列:
大學叢書
規格:平裝 / 352頁 / 25k正
大學叢書
分
類
社會科學
>
政治
>
政治制度
同
類
書
推
薦
中國共產黨簡史 (精裝)
中國共產黨簡史
廿一世紀三民主義
【獨家】法蘭西斯.福山:當代政治經典套書(4冊)
政黨法論:基於香港的視角
內
容
簡
介
孫中山先生所謂「政權」即是「政治主權」,這與「法律主權」是相對的,其實就是人民的「參政權」,他要使人民普遍擁有直接行使四種參政權(選舉、罷免、創制、複決)的機會,讓人民當國家的主人,才算是真正的民主國家。舉凡政府的組成,政策的施行,要基於人民的同意。如果制定「公民投票法」,卻又設計阻撓人民公投的「審議委員會」,這是假民主。
孫中山主張實施「直接民權」,強調「主權在民」的重要,蓋為避免國內戰爭,預防政府專制腐化,以順應世界潮流。過去中國常發生內戰,造成人民顛沛流離的痛苦,破壞許多文化遺產,少有建設,實因大家爭做皇帝,亦即爭國家領導權,這種野心家代代不絕。孫中山提倡「主權在民」,即在避免野心家爭「皇帝」時造成災難。
本書特色
★以孫中山的三民主義演講為基本骨架,並加上《孫文學說》、《國父全集》等相關言論著作,整理出的教科書性質書籍。作者長期系列研究,
★以政治學研究法長期分析,區分為政黨論、政權論、政府論三篇,此為第二冊。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目的
第二節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政權與民主政治
第一節 政權之意義
第二節 民主政治之意義
第三節 民主政治之重要
第四節 民主政治之信條
第五節 民主政治之形式
第一項 直接民主制
第二項 間接民主制
第三項 公民投票制
第六節 政權與民主政治之關係
第三章 代議政治之批評
第一節 代議政治之概念
第二節 代議政治之理論
第三節 代議政治之流弊
第一項 盧梭之批評
第二項 密勒之批評
第三項 浦萊斯之批評
第四項 孫中山之批評
第四節 孫中山對政權行使之主張
第四章 孫中山政權思想之理論
第一節 主權在民之理論
第一項 主權之意義
第二項 主權之歸屬
第三項 主權在民之必要
第四項 主權在民之方法
第二節 萬能政府之理論
第一項 政府之目的
第二項 政府之類型
第三項 萬能政府之必要
第四項 萬能政府之條件
第三節 權能區分之理論
第一項 權能區分之意義
第二項 權能區分之必要
第三項 權能區分之制度
第五章 孫中山政權思想之精義
第一節 全民政治
第一項 全民政治之意義
第二項 全民政治之目的
第三項 全民政治之方法
第二節 平等政治
第三節 賢能政治
第一項 賢能政治之意義
第二項 賢能政治之方法
第四節 結論
第六章 政權行使之方法
第一節 直接民權行使之歷史
第二節 選舉權
第一項 選舉之重要
第二項 選舉權與被選舉權之取得
第三項 選舉區之劃分
第四項 選舉權之行使
第三節 罷免權
第一項 罷免權之理論
第二項 罷免權行政之對象
第三項 罷免權行使之限制
第四項 罷免權行使之程序
第四節 創制權
第一項 創制權之理論
第二項 創制權行使之形式
第三項 創制權行使限制
第四項 創制權行使效力
第五節 複決權
第一項 複決權之理論
第二項 複決權行使之形式
第三項 複決權行使之限制
第四項 複決權行使之效力
第六節 我國直接立法制度之檢討
第一項 概說
第二項 孫中山的主張
第三項 我國現行的法制
第七章 實踐孫中山政權思想之展望
第一節 制定創制複決法
第二節 改進選舉制度
第三節 建立自治制度
第四節 採用陪審制度
第五節 厲行政黨政治
第八章 結論
參考書目
序
序
人類生存於世,無法離開團體,蓋團體之力量能解決個人力量所不易解決的問題。國家的發生、政府的組成,皆因緣於此。惟個人與團體、人民與國家或政府之間的關係,如何調適?這是政治學家所共同關切的課題。截至目前為止,人類所能想到的辦法,是實行憲政民主。因之,「民主政治」乃成為當今人類社會流行的生活方式。然則,政治現實顯示,民主政治類別甚夥,即使共黨極權主義社會,他們的理論家與執政者,也都自我辯護,認為他們的「社會主義民主」,才是世界上真正的「民主」。在另一方面,自由國家的政治制度,也並不能稱為完美。人類前途,到底何去何從呢?
國父孫中山先生是一位社會改革家和政治思想,他領導革命建國,係基於一個崇高的政治理想:欲躋斯民於和平康莊大道。蓋他有感於中國兩千餘年「君主專制」政體,政權的轉移,淪為改朝換代的易姓革命之惡性循環中。每當鼎革之際,總導致同胞自相殘殺,而有生靈塗炭、顛沛流離之苦痛!這都是歷代野心家想當皇帝的結果;他由於未曾建立一套合理的政權制度使然。中山先生,高瞻遠矚,心存「博愛」,鼓吹「天下為公」思想,要使全國公民,人人做皇帝,以解除這不幸的災禍!對這位傑出的先知先覺之思想,允宜深入研究,而將其遺言,做有條理的分析;並印證當代
政治思潮及各國政治發展趨向,當能瞭解中山先生政治思想的真正價值。
本書原以「國父參政思想研究」為題,經業師傅啟學教授之啟發,乃改用國父自創之名詞「政權」二字,而名為「國父政權思想研究」。這一指點,使作者突覺靈光一閃,茅塞頓開!認為「絕妙好詞」。於是,本論文乃成為作者對中山先生政治思想的系列研究之二。
本書共分八章。第一章緒論,只在說明作者對本問題之研究目的與方法。第二章政權與民主政治,則為說明民主政治之一般理論,同時探討國父「政權」思想與「民主政治」之關係,這是本論文之基礎。第三章代議政治之批評,主要目的在襯托出中山先生對政權行使之主張,第四章及第五章為國父政權思想之理論及精義之研究,為本論文重心所在。吾人認為:「主權在民」、「萬能政府」及「權能區分」為中山先生政權理論的主要內涵。至於其表現出來的精義,則有「全民政治」、「平等政治」及「賢能政治」。對這些問題的探討,作者曾用過許多苦心。第六章政權行使之方法,為政治學上「參政權論」的一般理論及制度,中山先生對這部份遺教甚少,故只能提供讀者之參考;但在第五節特檢討我國直接立法制度,俾以指明我國政治建設尚待努力之處。第章實踐國父政權思想之展望及第八章的結論,則純為作者研究本論文後的心得報告;同時提供一些建議事項,俾有助於我國人民參政制度的建立。
作者主修政治科學,對社會科學(尤其法政)方面有濃厚興趣。因有志於此,擬本所學為探究中山先生思想的知識基礎,不敢奢謂有所匡補,但願弘揚 孫中山精神於世,倘能有益於人類社會之政治發展於萬一,則於願已足。作者學植尚淺,敬祈
博雅君子有以教我,不勝感禱之至!許多師友予我之鼓勵,並在此謹申虔誠謝悃與祝福!
書
評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