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格雷的五十道陰影I:調教(電影封面版)
  • 定價127.00元
  • 8 折優惠:HK$101.6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無緣社會:「無緣死」三萬二千人的衝擊

無緣社會:「無緣死」三萬二千人的衝擊
9789862271520
NHK特別採訪小組
鄭舜瓏
新雨
2014年6月27日
107.00  元
HK$ 90.95  





ISBN:9789862271520
  • 叢書系列:精選
  • 規格:平裝 / 320頁 / 25k正
    精選


  • [ 尚未分類 ]












    無血緣、無地緣、無社緣,此即「無緣」。

    人情淡薄、不再有交集的社會,就是「無緣社會」。

    一個人孤獨死去,無人送終的狀況,就是「無緣死」。





    推薦 希望臺灣不會走向「無緣社會」�門諾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董事長 黃勝雄



    推薦 人無法獨立於社會而生存�台大社工系教授 楊培珊 ?



    推薦 抬起頭,向溫暖的人群前進�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執行長 林依瑩 ?



    推薦 以「結緣」終結「無緣」�清華大學材料科學工程研究所博士 施修正



    前言



    序章 「孤苦無依者」日益增加的日本



    第一章 追蹤「行旅死亡人」──總結於寥寥數行的一生

    【專欄】悄悄蔓延的「直葬」



    第二章 日益淡薄的親情──被「拒絕認領」的遺體流落何方



    第三章 單身化時代──「終身未婚者」遽增

    【專欄】老漂族



    第四章 社緣被切斷之後──仰賴「替代家人」的他們?



    第五章 「單身貴族」的女性們──仰賴「替代家人」的他們?

    【專欄】共同墓



    第六章 對「無緣死」的恐懼已蔓延到年輕族群──在推特中訴說對未來的不安

    【專欄】年輕力壯卻「繭居在家」



    第七章 為了重建人際關係──重獲新生的男人



    第八章 消失的老人們──高齡者接連失蹤



    第九章 從無緣社會到結緣社會──尋求新的「聯結」



    代後記






    推薦序



    希望臺灣不會走向「無緣社會」




      人口學家指出,在一八○○年代,只有百分之五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大部分的人都散居在鄉村,但是他們都很樂活,相互扶持。到了二○○○年,已有百分之五十的人口往都市遷移。理論上,城市人口擁擠、密度高,人與人之間的接觸應該更為頻繁才是。然而,事實上我們看到都市中的人們,即使住在同一棟公寓,搭同一部電梯,不互相打招呼已變成常態,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變得冷漠,獨居老人死後無人聞問的報導亦時有所聞。



      在花蓮縣狹長的花東縱谷村落,有很多獨居老人,我們會挨家挨戶為他們送午餐和晚餐,他們也會在固定時間站在門口,等待我們的送餐服務員替他們送餐。倘若我們沒看到他們依慣例站在門口等候,就會進房一探究竟,要是有老人家生病了,就會用復康巴士載他們到醫院。從一九九七年至今,十八年來,我們還沒遇過有老人家獨自死在家裡,卻沒被人發現的情形。



      日本的公視(NHK)在二○一○年播出了《無緣社會》的專題報導,該報導中指出,「無緣死」的案例彷彿流行病似地到處散播—尤其是在東京這個國際級大都市。「無緣死」即「孤獨死」,指的是死後無人認領,由地方行政機關代為火化、埋葬、無人送終的現象。隨著社會高度發展,許多維繫人際關係的基本禮儀,因為網路、智慧型手機的普及而被忽略,人與人之間的情誼,亦因長期缺乏面對面交流而日趨淡薄。無法迎頭趕上最新科技潮流的人,常會有遭到排擠的孤獨感,容易因為覺得社會上的人都很陌生,認為自己與社會「無緣」或是「絕緣」。其實,無論是否跟隨現今科技的潮流,處於「過度依賴高科技產品」跟「完全拒絕高科技產品」兩個極端的人,晚年都很容易成為「無緣死」的高危險群。



      本書是給我們的一記「警鐘」,希望國人能夠用心閱讀!臺灣人口老化的速度比日本還快,年輕人從事網路活動,也容易產生人際關係冷淡的問題,我們的老人社會福利比日本更差,落後許多,這些都是容易造成無緣死的隱憂。我們的人口都向都會區集中,真不希望看到臺灣也演變成「無緣社會」,希望公部門在社會福利政策的設計上,以及私人領域的教會、人道關懷的機構都能正視這個問題,讓我們臺灣永遠是一個「有緣社會」。




    門諾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董事長 黃勝雄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