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生生世世:佛子行三十七頌

生生世世:佛子行三十七頌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6008610
噶千仁波切
開放心靈出版社
2014年5月10日
117.00  元
HK$ 99.45  






ISBN:9789866008610
  • 叢書系列:城市靜心
  • 規格:平裝 / 256頁 / 15 x 21 cm / 普通級
    城市靜心


  • 宗教命理 > 佛教 > 藏傳佛教

















      <佛子行三十七>是藏傳佛教中很重要的教法,幾乎是藏傳佛教弟子必讀、必修的教本。佛陀所說的教言,全部濃縮於此,讀此部偈頌一遍,等於讀了一遍《大藏經》。



      本書是大成就者噶千仁波切於2000年時,在台北內湖直貢噶舉佛法中心講授《佛子行三十七頌》的全紀錄。書中,仁波切以自己實修實證的體悟,以及貼近人們日常生活的事例與淺顯易懂的道理,來告訴大家該如何於日常生活中實修,並且傳授大家轉苦為樂的方法,相信只要懂得運用這些方法,必能將過失轉化成功德、將痛苦轉化為快樂;而將痛苦轉變成快樂的方法,就是培養菩提心及慈悲心。全書充滿澄淨心靈的法雨甘露,可說是一本人間行者的心靈指南書。



      世人都在追求離苦得樂的方法,而此書正是為此應世而生。深具悲心的噶千仁波切,總是時時憶念眾生的苦,卻又不捨眾生深陷痛苦中,不得出離,因此,為了能饒益諸有情,他總是不厭其煩叮嚀弟子每天要誦讀、思惟這部偈頌,希望眾生能遠離痛苦、轉苦為樂、活得自在。










    噶千仁波切藏文自序

    噶千仁波切中文自序

    出離輪迴悟空性,不捨眾生菩薩行??陳琴富推薦序

    噶千仁波切佛本生故事??噶貝喇嘛



    卷一 佛子行三十七頌頌文 



    卷二 發菩提心誓渡輪迴海

    01.獲得暇滿大舟時 自他為渡輪迴海

      晝夜恆時不懶散 聞思修是佛子行

    02.親方貪心如水蕩 怨方瞋心似火燃

      取捨皆忘痴黑暗 拋棄故鄉佛子行

    03.捨惡境故漸減惑 無懶散故善自增

      心澄於法起正見 依靜處為佛子行

    04.長伴親友各自散 勤聚財物遺為跡

      識者捨棄身客房 捨此世為佛子行

    05.交近彼而三毒增 且令聞思修退轉

      能使慈悲滅盡者 遠惡友為佛子行

    06.依止何者罪過滅 功德增如上弦月

      勝善知識及自身 愛彼勝己佛子行

    07.自亦束縛輪迴故 世間神祇能救誰

      由此依止不欺者 皈依三寶佛子行

    08.諸極難忍惡趣苦 能仁為說惡業果

      是故縱遇命難時 終不造罪佛子行

    09.三界樂如草頭露 須臾剎那毀滅法

      恆時不變解脫果 希求其為佛子行

    10.無始以來慈我者 諸母若苦我何樂

      是故為度諸有情 發菩提心佛子行

    11.諸苦源於欲自樂 諸佛利他心所生

      故於自樂與他苦 如實交換佛子行

    12.誰以大欲劫我財 或令他奪一切財

      己身受用三世善 仍迴向彼佛子行

    13.吾雖無有少過咎 他人竟來斷我頭

      以悲心故彼諸罪 自身代受佛子行

    14.何者於吾生誹謗 雖廣宣揚遍三千

      仍復吾以慈心故 讚彼德是佛子行

    15.何者於眾集會中 揭吾隱私惡言向

      於彼還生益友想 恭敬其是佛子行

    16.吾以如子養護人 彼若視我如怨仇

      猶如母憐重病兒 倍悲憫是佛子行

    17.與我同等或下劣 雖懷傲慢屢欺凌

      吾仍敬彼如上師 恆頂戴為佛子行

    18.恆受貧苦為人欺 復遭重病及魔侵

      眾生諸苦己代受 無怯弱是佛子行

    19.美名四揚眾人敬 財物量等多聞天

      然視世妙無實義 離憍慢是佛子行

    20.倘若未伏內瞋敵 外敵雖伏旋增盛

      故應速興慈悲軍 降服自心佛子行

    21.一切妙欲如鹹水 任己受用渴轉增

      於諸能生貪著物 頓捨卻是佛子行

    22.諸所顯現唯自心 心性本離戲論邊

      知已當於二取相 不作意是佛子行

    23.會遇悅意之境時 應觀猶如夏時虹

      雖現美妙然無實 捨貪著是佛子行

    24.諸苦如夢中喪子 妄執實有極憂惱

      是故會遇違緣時 視為幻象佛子行

    25.欲證菩提身尚捨 何況一切身外物

      不望回報與異熟 布施即是佛子行

    26.無戒自利尚不成 欲行利他成笑柄

      是故無世間希求 守護戒是佛子行

    27.欲享善福之佛子 一切損害如寶藏

      於諸眾生無怨心 修忍辱是佛子行

    28.唯求自利小乘士 見勤猶如救頭燃

      為利眾生功德源 發起精進佛子行

    29.已知具寂之勝觀 能盡催滅諸煩惱

      遠離無色界四處 修禪定是佛子行

    30.若無智慧以五度 不得圓滿菩提果

      故具方便離三輪 修智慧是佛子行

    31.若不細察己過失 以行者貌行非法

      是故恆察己過失 斷除其是佛子行

    32.因惑說餘佛子過 令自違犯且退轉

      己入大乘行者過 莫議論是佛子行

    33.貪圖利敬互爭執 令聞思修業退轉

      故於親友施主家 離貪著是佛子行

    34.粗語傷害他人心 復傷佛子之行儀

      故於他人所不悅 斷惡言是佛子行

    35.煩惱串習則難治 士執念知對治劍

      貪等煩惱初萌時 即剷除是佛子行

    36.總之何處行何事 應觀自心何相狀

      恆具正念與正知 成辦利他佛子行

    37.如是勤修所生善 為除無邊眾生苦

      悉以三輪清淨慧 迴向菩提佛子行

      






    推薦序



    出離輪迴悟空性,不捨眾生菩薩行 陳琴富


    ????????????????????????????????????????????????????????????? ?

      《佛子行三十七頌》是藏傳佛教中很重要的教法,不只是初受五戒的佛弟子必須要了知奉行的,更是菩薩戒弟子應該修習的範本,依照藏文「佛子」的原意,即是菩薩,因此,這部偈頌的地位,就如同《修心七要》和《入菩薩行論》一樣,是菩薩戒本,幾乎是藏傳佛教弟子必讀、必修的教本。



      誠如噶千仁波切在開宗明義所說,開示這部偈頌的方式有兩種:第一種,是善巧者實修的方式;第二種,即一般凡夫的實修方式。從這裡可以看出,雖然《佛子行三十七頌》看起來簡單,實則深奧,開展了菩提道的下士、中士和上士道。淺顯的,可以對一般初學者說;深細的,因為內容廣泛,而且極細密,涵蓋上士道,不是初學者所能領會的。噶千仁波切謙稱不夠了解,無法向大家講授。其實,應該是眾生福德不夠,無緣聽聞其甚深教法。



      《佛子行三十七頌》的作者,是十三、四世紀之間的無著賢。他是薩迦派的喇嘛,跟隨多位上師學法,顯密雙修,是一位證量很高的行者,終其一生,在他身上都展現著成佛的兩項特質:慈悲與智慧。他最膾炙人口的故事,就是他願意和乞丐換衣服,讓乞丐穿上他乾淨的衣服,他則穿上沾滿蝨子的襤褸破衣。他的弟子都希望他換下來,他說:「無始劫以來,我們不斷輪迴轉世,卻從未讓我們的生命過得有意義。我不會捨棄這些蝨子的,縱使我現在死掉,此生的目的也已經達到了。」



      這就是最典型的菩薩行。《佛子行三十七頌》的教法,可以說是源自於《入菩薩行論》、《大乘莊嚴經論》、《寶鬘集》,全文共有四十三首偈頌,起頭兩首,是禮敬觀世音菩薩的功德,其實,觀自在正是我們的自性;結尾四首說明作者集結本頌的發心以及迴向;中間的三十七首是正行。正行的重點,在於生起菩提心、體證空性見、修行六波羅蜜。



      大乘佛法的根本,在於證悟的心,這是為了利益一切眾生,而誓願開悟正覺的心,其實,也就是我們的菩提自性,為了這個目標,所以要修行六波羅蜜。藏傳佛教的義理偏重在中觀學派,強調出離心、菩提心和空性正見。出離心才能產生對輪迴的厭離、空性正見是智慧的開顯,菩提心則是慈悲的實踐,在《佛子行三十七頌》中,也是以這樣的道次第體現。



      試舉其中的幾首頌文,就可以看出這個次第的脈絡。比如,第二頌:「親方貪心如水濺,怨方瞋心似火燃;取捨皆忘痴黑暗,拋棄故鄉佛子行。」充分說明六道苦,以及出離輪迴的必要。又如第十六頌:「吾以如子養護人,彼若視我如怨仇;猶如母憐重病兒,倍悲憫是佛子行。」這就是自他交換與慈悲心的表現。



      至於在空性正見方面,無著賢在第二十二首頌中也有深入說明:「諸所顯現唯自心,心性本離戲論邊;知已當於二取相,不作意是佛子行。」就體現了中觀空正見。



      噶千仁波切以他深入大手印實相的體證,開示了《佛子行三十七頌》,以第三十頌為例:「若無智慧以五度,不得圓滿菩提果;故具方便離三輪,修智慧是佛子行。」噶千仁波切說,如果沒有大手印的智慧,是不能成就佛果的。「若我們不認為心是真實的有,又因為心可以顯現萬法,亦不認為心是無,所以,心不可以說無,亦不可以說是有,離開心之有無二邊,就是空性。這個空性,是心之本質,但卻同時具有了知此空性的明覺。」以大手印開顯空性,是本書的殊勝之處。 



      噶千仁波切是吉天頌恭的心子噶爾秋丁巴,他曾經應化為松贊干布的大臣祿東贊,文成公主從漢地帶回一座特殊的轉經輪,祿東贊留下了轉經輪,預見未來,而將轉經輪藏匿在夏俞塔果一地,祈願未來世自己再度將轉經輪取出。後來,噶爾秋丁巴取出了這座轉經輪,並安立在金剛岩下普穆普隆的一座寺院內。



      噶千仁波切為利益眾生的轉世沒有停止過,凡見過噶千仁波切的人,都可以看到他手中無時無刻不拿著轉經輪。



      他說:「轉經輪和見解脫,是我個人修累善業福德中兩項最珍貴的修持,任何見著一個轉經輪的人,必不會墮入三惡道。」每當看到他手中轉動的經輪,就可以感受到從經輪中散發出來的慈悲心在風中飄散著。



      他說:「當眾生心懷慈悲時,我執即被摧毀。這,就是最偉大的善法,能生出身語意之功德。」噶千仁波切就是以這樣的心量無時無刻不在度眾生。



      噶千仁波切最重視的教法,就是《佛子行三十七頌》,為了讓學人能夠隨時檢視自己的修行,他印了很多小冊子,可以將法本隨身攜帶。如同他轉經輪的功德一般,要讓有緣人皆得饒益。如今由噶千仁波切開示的《生生世世??佛子行三十七頌》出版,是佛子們的福報。



      個人曾經跟隨噶千仁波切聽聞大手印教法,因福薄緣淺,所悟有限,對於噶千仁波切的開示,只如嘗大海之一滴,實無此福德為仁波切的開示作序,只能算是補白。願所有見到此書的讀者能證空性見,入菩薩行。




    旺報副總主筆、水月蘭若主持人陳琴富




    其 他 著 作
    1. 臨終導引
    2. 心心相印,就是這個!:《恆河大手印》心要指引
    3. 心心相印,這是這個!:《恆河大手印》心要指引
    4. 椎擊三要:噶千仁波切大圓滿頓悟法
    5. 禪修的美好時光:噶千仁波切教你禪修「止觀」與「生圓」
    6. 禪修的美好時光:噶千仁波切教你禪修「止觀」與「生圓」
    7. 中陰與破瓦:「關鍵時刻,超越生死」的藏傳大法
    8. 我心即是白度母:「白度母」實修教授
    9. 藏密氣功:從「以氣修心」到「心氣合一」的解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