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作品展示於本書中的攝影師有三項共通點。他們全都選擇荒野與野生物種做為畢生拍攝主題,都曾獲得年度野生動物最佳攝影師大獎,而且都對自身的藝術工作懷抱熱忱。當中幾位是傳奇人物,其他則是新一代大師,不過全都十分尊重他們的拍攝對象,而且擁有崇高的道德標準。
十位攝影家各自選出十張他們心目中的代表作。每一位都會說還有其他成就相當的自然攝影師,和他們一樣都曾經榮獲年度野生動物最佳攝影師大獎(Wildlife Photographer of the Year competition)。然而這十位攝影師的作品縱貫30年、橫跨不同國度,並呈現觀察自然界的不同方式。其中幾位在1970與1980年代雜誌新聞攝影的全盛時期工作過,當時有些雜誌會資助才華洋溢的攝影師,像是《國家地理》雜誌。如今,攝影師必須自力更生。雖然他們使用的工具比底片時代好很多,然而工具終究只是工具。知識與經驗、視野和熱情,仍是最重要的因素。他們一致表示,長期在野地吸收觀察,學習光線與動物行為,以及如何捕捉精彩瞬間,所學到的比任何制式教育都來得多。不過他們也異口同聲表示,前輩攝影師的慷慨相授,以及透過書本與雜誌接觸其他藝術家─攝影家或畫家─的作品,同樣啟發了他們。
本書收錄的照片有一半是用底片拍攝的,在這些照片被拍攝的時代,攝影師所能捕捉到的畫面受限於底片感光度與相機技術。數位時代對自然攝影所造成的改變多過於其他類型攝影,尤其是在水底攝影方面,攝影師不再需要拍完36張照片就浮出水面換底片。數位擷取速度讓人可以拍出前所未見的動物行為,數位感測器使得在低照度條件下攝影變得可能。拍完可以立刻看到結果對攝影師來說是一大解放。不過許多用底片拍攝的照片仍是最美麗也最令人難忘的。
十位大師之中有幾位可說是自然界的街拍攝影家,著重於拍攝瞬間的能量,其他則志在呈現一時或一地的情感,有幾位以美術的方式詮釋這樣的情感,而多位都用他們的作品說故事或傳達訊息。不過他們的重要作品都可稱得上是藝術品,而非只是圖說。但是,在藝術攝影界,那些選擇大自然做為焦點與靈感來源的攝影家極少獲得應有的肯定。
這些攝影師對大自然的崇敬,點燃他們的熱情,對他們來說,真正的報酬是他們知道自己的作品可以透過美感與創意而帶來改變,而且更甚於其他類型的攝影。他們可以呈現自然界受到破壞後會消失的事物、可以挖掘人性價值,而且能促使荒野和野生物種受到保護。這才是攝影的真正力量。
羅莎蒙德•基曼•寇克斯(Rosamund Kidman Co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