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序
2014年2月10日早上9點,又是研究所「團體與制度動力」(Group and Institutional Dynamics)這門課的開始。我和七名學生圍坐一圈,簡單地核對彼此的狀態,在每一個人都分享了自己的感覺後,我們接著創作了一個小時。創作結束,我們又再度圍成一圈,說說彼此所創作的圖像。我們在團體中相互回應、思考和反映作品的意義和彼此關係的本質。我們對彼此開放,探索彼此會如何互相影響,並且掙扎於作品中所透露出的不安全感和脆弱。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迫使我們嚴肅地探究團體動力,同時理解各自的感覺、反應與關係。
我已經在蒙特瑪麗大學(Mount Mary University)教授這門課十三年了。在此之前, 我在瑪麗伍德大學(Ma r ywood University)上過五年類似的課程。更早前,我還在俄亥俄州渥辛頓市的哈汀精神病院(Harding Psychiatric Hospital in Worthington, Ohio)裡,為藝術治療學生帶領團體,長達二十二年之久。我無法推測到底有多少位藝術治療學生曾經參與過那些課程。在這段期間內,我仍持續著迷於團體經驗的複雜和多樣性。每個團體都有所不同,當我和學生們試著在每次的課程裡,去理解藝術創作的過程是如何與人際動力交流,同時相互影響時,都會有出乎我們意料之外的事情發生。
身為一位正在執業的藝術治療師,我曾帶領過許多針對各種情緒或行為問題的成人和青少年所設計的藝術治療團體。在這所有的團體裡,我總是不斷地被在他人陪伴下創作的療癒潛能所激勵。我很榮幸《藝術本位團體治療》這本書能被翻譯成中文,讓台灣的讀者有機會閱讀到,更希望本書中的一些概念和想法,也能讓台灣的藝術治療師覺得受用。
雖然美國和台灣之間確實存在許多文化上的差異,但我相信在本書中所描述在團體治療情境下投入藝術創作歷程和作品的方法,也能讓讀者產生共鳴。藝術本位治療經驗的確有放諸四海皆準的特質,能夠超越彼此的差異。我希望透過談話、詩詞、動作、聲音、即興表演和其他表達形式來回應個案的視覺作品,能激發台灣的藝術治療師與藝療學生間產生有用的對話。
藝術本位團體治療能夠被用來建立社群、促進健康、舒緩情緒困擾,並且深化教育的功能。藝術治療團體能協助參與者學習如何因應生活壓力,提升健康的方式來表達感覺。只要人類的健康是關注的焦點,無論在任何地方,藝術本位團體都能為各式各樣的個案服務,達到多元的目標。
總結來說,藝術本位團體治療是有效的,正因為它不是純粹只仰賴參與者的口語能力和談話意願而已。藝術本位團體提供藝術治療師機會以示範適切的藝術表達,並且協助個案藉由藝術表達,以及透過觀察和與他人互動,學習處理自身問題的新方法。
我鼓勵讀者去探索藝術本位團體工作的特質,進而去理解對於藝術治療而言,究竟什麼才是獨特的理論和方法。藝術創作──包括線畫、繪畫、雕塑、寫詩──能夠與和你一起工作的伙伴,共同幫助那些需要服務的人,讓他們能過著更快樂和滿足的生活。藝術創作,能讓這個世界更美好。
撰寫這本書是出自於愛,我希望這本中譯版本,也能將這份愛傳播出去。我與藝術深刻的連結和想服務人群的渴望,是驅使我進入藝術治療專業的動力。在我整個職業生涯中,藝術和他人的愛已經滋養了我。我希望本書將會對台灣的藝術治療師和其所服務的個案們,做出重要的貢獻。
最後,我要對明富和他的學生致力於將此書翻譯出來,表達最深的謝意和感激。如果沒有他們的奉獻和投入,這一切將不可能發生。再次的,我對於這本書能被翻成中文,感到無比的光榮。
Bruce L. Moon
於 Mundelein 市,伊利諾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