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
百看不厭動物小百科 吳聲海(中興大學生命科學系副教授)
生物學好像沒有公式可以背,好像也沒有定理可以解釋所有的事。即使對很多人來說(包括念生物系和研究生物的人),要能夠知道每一種生物的構造和功能,是絕不可能的事;想要頭一次見到一種陌生的動物,就能說出牠的生活方式,更是困難。假設你第一次見到全身都有鱗片的穿山甲,從口裡伸出四十公分的細長舌頭,這樣奇特構造的用途實在很難想像得出。只有慢慢跟著這些動物(穿山甲走路很慢),看牠如何使用那根超長的舌頭吃東西,看他如何把自己卷成一個球,讓堅硬的鱗片把自己完全包住,才能猜得到可能的答案。
難道這是唯一瞭解動物的方法嗎?如此做法,豈不是對每種動物都要花一大堆時間觀察和實驗才能知道答案嗎?豈不是想知道答案,就只能靠強記嗎?
愛因斯坦不是一天就想出來相對論的公式;動物學家也不是一看到斑馬,就知道條紋的功用。就算想到了公式,猜出了功用,還是要靠其他人去實驗各種可能,才會有最後的結果。從看到一個現象開始,人的腦子就出現許許多多的想法;一個一個被淘汰修改,最後剩下的就是我們在書中見到的知識了。就像福爾摩斯說的,排除了不可能的,最後剩下的說法,縱使很離譜,一定就是真理。
環境促成生物改變(演化),進而變更了生物的生活方式(生態和行為)。但是這些改變,都不是無中生有,無跡可循的。見到大象的鼻子,除了驚訝於它的形狀,更對那麼粗大的鼻尖可以撿起一粒花生感到不可思議。然而大象的鼻孔、嘴巴、牙齒,是所有哺乳動物都有的;會動的鼻子,也可以在馬來貘,豬的頭上見到。所以再仔細看,就可以想像出來:可以動的上唇和鼻子結合,就變成大象的長鼻了。象舉起鼻子,其實是噘嘴兼舉鼻。它代表的意義遠多於我們噘上唇所代表的意義。知道了這一點,我們接著可能會想知道大象舉起鼻子是做什麼(行為),舉起鼻子如何影響生存和繁殖和進食(生態),是什麼樣的環境讓鼻子和嘴唇會合在一起,變成大象這個模樣(演化)。
這三本『原來如此!百看不厭動物小百科』系列的書中,作者就是利用許多我們日常生活的現象和常識,由我們比較熟悉的動物(哺乳類和鳥類為主)的構造和行為,來解釋演化、行為、和生態。在生態和行為兩本書,作者用的是問答和個案的方式說明動物如何做、為何做某些行為,或是動物的構造如何行使其特殊功能、以及為何行使那些功能。而『黑猩猩會變成人類嗎?達爾文沒說的動物故事』這本書,則是普及版的演化論,作者用了非常有趣的動物例子,把演化學裡面所有的觀念,都很清楚地介紹了。
鮪魚肚為什麼是白的?鹿角上為什麼有時會長毛?馬為什麼只有一根腳趾?這些我們從小背起來或是常看到的現象,在知道了牠們生活的方式之後,就真的讓人有「原來如此」的驚歎。但是還是有些讓人意外的情形,讓我們有限的大腦,真的一時想不出適當的解釋。給我印象最深的一個例子,是飛鼠在廢棄的校舍牆上打洞做巢(當然得是木頭的外牆才行)。我在山上也見過飛鼠很多次,看到牠們夜間從樹頂躍下,張開飛膜滑翔的樣子,總是非常興奮,但也都為牠們擔心,到底牠們知不知道會降落在哪裡。在我想來,飛鼠總是利用大樹上的樹洞做巢,怎麼會跑到房子上作巢?又為什麼同一隻飛鼠會在牆上做好幾個巢?
等看了書,就知道答案了。
作者序
走進演化論的大門 熊谷聰
老虎─虎頭蜂─蜂蜜─蜜蘋果─果子狸─狸貓─貓頭鷹─鸚鵡─蜈蚣─弓形蟲─蟲??唉呀,接不下去了?。光是一個生物名字接龍,就可以展現出如此豐富的生物多樣性。所以,地球上的生物到底有多少種類呢?
如果把植物,還有那些只能透過顯微鏡才看得到的微小生物通通列入,「現存的物種」到底有多少呢?根據長谷川真理子老師在《演化究竟是什麼》(岩波青少年新書)書中所列出的大致如下:
病毒類 1,000 種
原核生物類(細菌等) 4,760 種
菌類 47,000 種
藻類 26,900 種
植物 250,000 種
原生動物30,800 種
無脊椎動物990,000 種
脊椎動物 44,000 種
(威爾遜與彼德,1988 年)
到目前為止,光是被發現、命名的生物,大約就有一百五十萬種;若是加上還沒被發現、沒被命名,只是很低調的生活著;或是尚未被發現就已絕種的生物,數量應該更多吧。我們人類屬於脊椎動物中的「哺乳類」,以數量來說,只占了地球所有生物的0.3% 而已。
雖然如此,哺乳類動物的身體大小卻從體重只有一點五公克的熊蜂蝙蝠,到最重可達一百五十公噸的藍鯨都有唷。同樣都是哺乳類,為什麼會在體型上有這麼大的差異呢?生活形態也是一樣,蝙蝠在空中飛、鯨魚在海裡游??。還有,在身體構造上,蝙蝠有翅膀,鯨魚卻有著鰭形肢。
可
是,不管是蝙蝠或是鯨魚,乃至於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一開始其實都是「同一種生物」喔!然後再花上非常非常久的時間,往不同方向演化??。那麼,是什麼造成這種結果呢?
演化論經常被批評為「入門容易精通難」。這是因為它雖然是個容易理解又切身的話題,但最後卻會扯到倫理,或是哲學、宗教等等困難的問題。
所以老實說,雖然我對「演化」還有很多不了解之處,卻仍然想要在這裡以「圖文解說」的方式,盡可能把跟「演化」相關、比較有趣的話題,加上我的個人意見,深入淺出的介紹給大家。
2009 年8 月
熊谷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