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版序
國境管理的範疇非常廣泛,本書的設計是從執法與跨境合作的打擊犯罪角度,檢視國境執法所必須掌握之相關問題,並從國際刑法框架下論述刑事司法互助,且分別從國際執法合作與兩岸執法合作進行分析。內容計分成國境安全檢查、國境安全維護執法、人民入出國境許可與執法、犯罪偵查、刑事司法互助與兩岸執法合作等角度,並配合學術與實務之共同需求,從理論與實踐層面論述目前國內執法上較關注之人流與物流管理中比較重要之議題、案例分析與執法技巧等。期盼此教科書不僅能符合一般大學與研究所的授課需要,有興趣此等議題的社會人士自學參考,亦是實務工作可據以參考的工具用書。
本書與一般教科書不同之處,係各章節分別是由不同的學者與實務單位教官共同撰寫完成,其原因係相關議題不但具有學術專業性、且涉及不同領域之實務工作執行。為了符合學術與實務領域的共同需求,且為了達成深化知識與訓練的要求,各項不同專題實非一位學者可以獨立的完成。因此,是多人之綜合性著作且要求本書各位作者採用的均是可以公開的資料,而其中所闡述的獨特論點亦是作者個人之專業涵養與認知,代表其各自觀點。目的是希望藉此而可以提供作為一個公開的專業討論平台,俾能有更多的開放論辯,而能有利此等領域學術發展與執法改善,當然各作者之撰寫內容也必須是各自負責。
第一章之國境安全檢查是由王寬弘教官撰寫,內容提及了檢查之執法依據、檢查之權限及如何兼顧不要侵犯隱私與人權下之必要升高的安全檢查;也特別進行了海關稅務檢查、司法搜索、證照查驗等與一般從警察人員安全檢查角度思考的不同區別探討;並從憲法等賦予人民基本權利的層面,論述了接受檢查的義務及其發生之法律效果;並討論救濟有關之行政處分、警察職權行使法、行政執行法相關問題。
第二章之國境安全維護執法是由陳國勝副教授所撰,分別從機場、港口、岸檢與海檢等角度論述相關的國境安全警衛工作;並從國家安全法、海岸巡防法、懲治走私條例與海關緝私條例等,分析執法之法令依據與問題;最後則聚焦於強化偷渡走私犯罪之防制工作。另在岸檢部分,仍有眾多議題足資探討,而期待未來再補充。
第三章之人民入出國境許可與執法是由許義寶副教授所撰,首先論述了入出國執法之法理基礎,探討的內容包括了不同人民入出國規範之理論基礎、外來人口之平等性與保障原則等;其次進一步探討重要之執法依據,例如入出國及移民法、國籍法與台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等;最後則從執法層面探討實務操作上可能之情況與問題,例如證照查驗、對於特定人面談、及捺印指紋與蒐集個人資料等。
第四章則是針對人與物之國境實務偵查進行分析,分別是由 陳文欽、許連祥與葉碧翠三位實務單位的教官撰寫。第一節由陳文欽教官撰寫人員偷渡之查緝,探討了相關的犯罪型態、偵查要領與進行案例分析;第二節是由許連祥教官針對機場犯罪防制中最重要的毒品查緝進行撰寫,論述了走私模式與手法、偵查之方法、未來改善之建議等;第三節是由葉碧翠教官分析人口販運犯罪偵查之相關作為與問題,探討了人口販運案件的構成要件、偵辦技巧與案例分析等。而此等內容與之前的第一版不同之處,在於更新了最新的相關統計資料,且更換了新的案例資料而能符合最新發展情況。
第五章之刑事司法互助與兩岸執法合作是由汪毓瑋教授所撰,首先探討了刑事司法互助的理論與實踐,包括了國際司法合作之發展與形式,例如介紹了《聯合國刑事事件互助示範條約》而使未來我國在擬訂相關條約時有可資參考的架構;分析了刑事司法互助之多種形式,其中包括了引渡、法律互助、外國判決的認可與執行、刑事程序的轉移、凍結和查封犯罪所得、情報與執法資訊的分享、區域與次區域的「共同司法空間」等;及台灣國際刑事司法互助之發展。其次則論述了國際執法合作之實踐作為,例如分析所面臨之挑戰、各種推動合作之努力、跨國警務合作的三種模式、及分別探討美國、歐盟與台灣之國際執法合作之發展。最後則聚焦於兩岸執法合作之發展與必須解決之問題,並且從美國與歐盟在進行執法合作時之努力與面臨之問題角度切入,期盼能藉此學習到一些經驗與對問題進行反思,例如透過「相似性原則」、「相互承認原則」、「可用性原則」之檢討,而盼能夠提出未來改善兩岸打擊跨境組織犯罪之可以發展與努力之方向。
汪毓瑋
2014年1月15日
於中央警察大學國境警察學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