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序
吳序
前言
導論
第一節 教會史的研究及其方法論
第二節 本文的研究方法與取向
第三節 概念定義與文獻回顧
一、關於議事錄與教會史
二、關於教會懲戒
三、關於教會懲戒法規
四、改革(長老)宗的教會特色
第壹篇 歷史篇
第一章 後浦堂會的源流與歷史
第一節 從基督宗教與中國在歷史的相遇說起
新教在中國創立堂會的肇端:廈門新街堂
第二節 金門教會歷史
一、金門島域的福音工作
二、金門教會史的誤會與勘正
三、宣教士與金門
四、由後浦堂會到金門堂會的成立
五、由金門堂會到金門中華基督教會
六、日據時期的金門教會與台灣
第三節 近代金門歷史、社會民俗與教會
一、近代金門的歷史與教會
二、近代金門的社會民俗與教會
第貳篇 教會懲戒篇
第一章 教會懲戒的信仰論據與現實
第一節 教會懲戒的信仰論據
一、罪與罪人:懲戒的核心問題
二、舊約部分
三、兩約之間
四、新約部分
五、整體的聖經論據
第二節 教會懲戒的法規論據
一、天主教的教會法規(Cannon Law
二、美國歸正教會(The Book of Order
三、加拿大長老會(The Book of Forms
四、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教會法規)
第三節 教會懲戒的目標與現實世界裡的教會懲戒
第二章 後浦堂會議事錄裡的懲戒
第一節 後浦堂會議事錄的特色
一、議事錄形式
二、議次計算原則
第二節 懲戒紀錄概述
第三節 懲戒事項
一、與信仰有關
二、與婚姻、性文化有關
三、其他
第四節 懲戒處理與循環
一、懲戒處理
二、懲戒循環
第三章 教會懲戒:紀錄與論據
第一節 議事錄裡的教會懲戒與教會發展
第二節 議事錄裡懲戒事項的信仰論據
一、與信仰有關
二、與婚姻、性文化有關
三、其他
第三節 紀錄與不紀錄
一、列入記錄與未列入記錄的教會懲戒
二、後浦堂會不列入記錄的紀錄與歷史
第四章 意義與思考
第一節 議事錄在教會史研究的重要性
一、受方觀點的管窺
二、實際理解信仰深化之脈絡與歷程
三、為信仰實踐提供反省與再前進的論據
第二節 教會懲戒在教會史研究的重要性
一、反映教會信仰的深化程度
二、呈現教會的價值觀
三、考驗教會的內部關係與問題處理能力
第三節 後浦堂會議事錄在教會史研究的意義
一、堂會議事錄的完整性
二、教會懲戒的施行對信仰的影響
三、地區教會史的建構裨益教會史之充實
參考書目
附錄一 教會懲戒聖經論據總表
附錄二 後浦堂會議事錄懲戒記錄分類總表
附錄三 後浦堂會懲戒記錄
附錄四 圖片
圖1 1900 年後浦(堂會)議事錄第一議
圖2 1896 年台南長老大會議事錄第一議(部分)
圖3 基督徒徙居照
圖4 被禁徙居照
圖5 議事錄裡的古文書(內容為1929 年1 月6 日的草稿)
圖6 議事錄裡的古文書(內容為1929 年1 月6 日的記錄)
圖7 議事錄夾層內發現的對齊與防透紙墊
圖8 議事錄夾層內發現的未列入正式紀錄之會議記錄
圖9 1862年4月11日廈門區會(大長老會)成立
圖10 1877 年宣教大會宣教區地圖裡的金門
圖11 1897 年宣教區地圖裡的金門
圖12 1922 年宣教區地圖裡的金門之一
圖13 1922 年宣教區地圖裡的金門之二
圖14 1922 年宣教區地圖裡的金門之三
圖15 1947 年宣教區地圖裡的金門
圖16 左鎮基督長老教會小會懲戒記錄之一
圖17 左鎮基督長老教會小會懲戒記錄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