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媽,我來看你了

媽,我來看你了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5749422
李光福
幼獅文化
2014年2月01日
83.00  元
HK$ 70.55  






ISBN:9789575749422
  • 叢書系列:故事館
  • 規格:平裝 / 144頁 / 15 x 21 cm / 普通級
    故事館


  • 童書/青少年文學 > 兒童故事/小說 > 溫馨勵志


















      父母離世是人生中非常煎熬的事之一,不但要忍受喪親之痛,生活可能會有很大的改變,甚至不知下一步該如何。文中主角──雅筑原本有個人人稱羨的家庭:博士媽媽、開工廠爸爸、爺爺奶奶 ,三代同堂好不熱鬧。在一次媽媽發病後去世,整個家庭秩序大亂,爸爸父兼母職,奶奶也不再碎碎念,而雅筑和弟弟一下失去了親愛的媽媽,在告別式之後,一切得重新回歸正常。



      本書啟示

      生與死,一直是人生必須學習的重要課題。

      生,讓人喜悅;死,令人悲傷,卻都無可避免。生時,學會珍惜;死時,學會面對,學會勇敢。因為在生命裡離不了死亡,死亡讓生命變得有限,因為有限,所以要珍惜;藉由對死亡的認識,讓我們思考存在的意義。



    本書特色



      除了動容,除了省思,《媽,我來看你了》故事中,還隱含了文化傳承的元素。在「外婆家」章節裡描述為外婆做七的情景,在「回家」章節裡寫下迎媽媽返家安息的儀式,在「百合花」章節裡敘寫辦理喪事的民俗,不僅前後呼應,帶出了故事主角的不勝唏噓,更在曲折的情節裡,寫出了中國人特有的喪葬禮俗。








    推薦序�我讀《媽,我來看你了》�梁慧佳

    自序�我寫《媽,我來看你了》�李光福

    忙碌

    親子時間

    外婆家

    暈倒



    幸福

    母女

    夜半驚魂

    青天霹靂

    姐弟

    探病

    婆媳

    再見媽媽

    回家

    爸爸的眼淚

    百合花

    媽,我來看你了








    推薦序



      我讀《媽,我來看你了》




      如果,你看過光福老師第一部被譽為經典的少年小說──《爸爸放暑假》,那麼,你一定不能錯過這一部──《媽,我來看你了》。



      拜讀它第一個章節時,我絲毫沒有料到:故事裡的媽媽,將永遠從主角的暑假裡消失。我一邊閱讀,一邊充滿了狐疑與想像,在字裡行間,仔細搜尋著蛛絲馬跡,只想豁然開朗,明白光福老師究竟安排了何種情節,讓主角雅筑需要經歷千山萬水,才終能重回媽媽的身邊,深深的看她一回?



      無疑的,光福老師成功了!



      身為讀者的我,費盡了層層推理與假設,卻都無法及早突破,直到最後一個章節,謎底的神祕面紗才被揭開了。而「媽,我來看你了」的時空背景,竟是母女在臥房中藉由「相片」再次相見,絕美,也美得讓人驚詫與心碎。



      一部成功的小說,在我看來,正取決於扣人心弦。



      光福老師的匠心獨運,在於起頭不著痕跡的鋪陳,說媽媽馬不停蹄的「忙碌」,描繪難得的「親子時間」,寫全家奔喪而去的「外婆家」;而後,筆鋒一轉,讓媽媽的「暈倒」,帶出了故事生「變」。行筆至此,我的心早載浮載沉,隨著接踵而至的變化一路糾結,再也無法舒展...



      而體貼的光福老師,為了讓故事的步調鬆緊有度,為了讓讀者與女兒雅筑同享難得的幸福滋味,細膩的安排了「幸福」與「母女」兩個章節,在媽媽刻意的付出與陪伴下,埋下生死永別的伏筆。我想,光福老師想教會大家的是:溫暖的相聚時光,美好的共處回憶,會是人生黯淡片段的燭火,會是歲月徬徨時分的燈塔,也是家人經歷永別後新生的力量吧。



      如果說這是一部「生命教育」意味濃厚的小說,那麼從刻畫家人關係的角度而言,毋寧說它是一部賦予「家庭教育」新意的小說。在光福老師充滿感情的筆觸下,「姐弟」、「婆媳」與「夫妻」關係的轉折,也被描寫得淋漓盡致。



      首先是:故事中的媽媽由重病到過世,「姐弟」關係也隨之發生了微妙的變化。弟弟的天真無邪,倍受疼愛,原本是姐弟關係不睦的主因,但是,在媽媽即將不久於人世,臥病不起的時刻,姐姐雅筑竟油然升起憐惜之心,伸出了手,讓睡夢中的弟弟緊緊握住,就像──握住了媽媽的手。那「姐代母職」的酸楚境遇,深深觸動著讀者心靈最柔軟的角落,任人再強忍,也禁不住鼻酸。



      而清晰勾勒「婆媳」間的互動,是光福老師極為大膽的嘗試。他鮮明的型塑了不停碎碎念、凡事算得很清楚的奶奶,對照了溫柔安靜、逆來順受的媽媽;直到媽媽纏綿病榻、來日無多之時,奶奶卻早已忘了計較,一肩挑起所有家事的重擔,一心只求媳婦能奇蹟似的好轉,一意只想著媳婦健在時的好。故事裡隱藏的密碼,是「珍惜」吧。是失去了,才知道擁有時的幸福吧。



      「爸爸的眼淚」終於決堤時,也是故事中夫妻關係發人深省的關鍵。媽媽為求新生活的種種忙碌,爸爸汲汲於創業的重重艱辛,看在孩子的眼裡,是疏離,是漠然。幸而,媽媽一直不忘自己的天職,忙裡偷閒的安撫與關心,是孩子最大的心靈支柱;而爸爸,卻只能在媽媽離開人世之際,猛然醒悟:該留給妻子的關愛,該留給孩子的時光,早已被遺憾與悔恨淹沒。現代人的忙與盲,在光福老師的筆下犀利顯露,無所遁形;而家人關係的亟待修補,又透過哀傷的情節,反覆播送。



      除了動容,除了省思,《媽,我來看你了》故事中,還隱含了文化傳承的元素。在「外婆家」章節裡描述為外婆做七的情景,在「回家」章節裡寫下迎媽媽返家安息的儀式,在「百合花」章節裡敘寫辦理喪事的民俗,不僅前後呼應,帶出了故事主角的不勝唏噓,更在曲折的情節裡,寫出了中國人特有的喪葬禮俗。這樣一本中國人的少年小說,是光榮,也是驕傲。



      生與死,一直是人生必須學習的重要課題。

      生,讓人喜悅;死,令人悲傷,卻都無可避免。生時,學會珍惜;死時,學會面對,學會勇敢,這──就是本書最深刻的價值。



    桃園縣上湖國小校長? 梁慧佳



    自序



      我寫《媽,我來看你了》




      「雅筑,你寫一篇作文去參加徵文比賽好不好?得名有獎金喔!」

      「好!要寫什麼?」

      「寫你媽媽。」

      「不要!」

      「你想不想得名?」

      「當然想!」

      「那就寫你媽媽!」

      「...」



      經過一番引導,三天後,她拿了一篇題目叫《我最想念的人》的文章給我。我要她寫一千字,她卻寫了一千五百字,而且寫得很棒、很感人,讓我讀得鼻子發痠、眼眶發熱。修飾這篇文章時,我刪了近五百個字(徵文比賽主辦單位規定一千字左右),驚訝的發現文中有一句──「媽,我來看你了」,讓我十分動心,於是決定將原來她訂的題目《我最想念的人》換掉,由《媽,我來看你了》取代。



      三個月後,成績公佈了,《媽,我來看你了》獲得全縣高年級第一名。那天,我帶她去參加頒獎典禮,她在現場造成大轟動,有教師組的獲獎者讀了《媽,我來看你了》後,抱著她痛哭,有地方電視臺採訪她;不久,又有報社記者到學校來採訪,採訪內容刊出後,占了報紙的四分之一個版面...



      她,就是《媽,我來看你了》這個故事裡的主角雅筑(化名)──我的鄰居、我任教學校的學生;由於有著鄰居和同校師生的關係,她和我的互動一直很好,因此,即便我不是她的老師,我叫她寫作文,她也願意寫。更由於她寫了《媽,我來看你了》這篇文章,因而激起我寫《媽,我來看你了》這個故事的動力,也就是說,《媽,我來看你了》這個故事幾乎是真人真事。



      故事裡的媽媽,擁有博士的高學歷,白天在公家機關上班,晚上到大學夜間部兼課,有時,還會到學校擔任故事媽媽,講故事給小朋友聽。由於先生事業忙碌,照料孩子都由她一手包辦,假日時,可以看到她帶著孩子在公園散步,也可以看到她帶著孩子洗衣服、晾衣服...在左鄰右舍的口中,這個媽媽不但是個好媽媽,也是個好媳婦,更是個好小女人...只不過紅顏薄命!



      人都有一個通病──擁有的時候,不懂得珍惜,等到失去的時候,才拚命的懊惱、悔恨。但即使再怎麼懊惱、再怎麼悔恨,也於事無補,因為失去的東西,不會因為懊惱、悔恨而回來。



      我寫《媽,我來看你了》這個故事的目的,就是提醒讀者們要即時珍惜,珍惜什麼呢?當你平心靜氣、仔仔細細的品味完《媽,我來看你了》這個故事後,不用旁人點醒,你會自然明白該珍惜什麼。



      要不然,哪天你遇到挫折了,哪天你情緒不順了,或者是你獨處的時候,不妨唱唱這首歌:「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個寶,投入媽媽的懷抱,幸福享不了。」,然後再請你跟隨著主角雅筑的腳步,進入到《媽,我來看你了》這個故事裡,然後,你更會明白自己該珍惜些什麼!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