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對一種思想與生活方式的信仰 壹比特數位科技CEO? 李鈞
很高興我合著的《比特幣:過去•現在與未來》能在臺灣出版。我看過許多去臺灣旅遊的攻略,看過臺灣的一些電影,也讀過關於臺灣的書,但從未去過臺灣。不過,對於比特幣世界的人來說,臺灣並不陌生。世芯電子和台積電是比特幣晶片領域設計和流片領域的佼佼者。這兩家公司都在臺灣。
我想簡單說一下我寫作本書的動機和過程,以及我對比特幣一些粗鄙的看法。
二○一三年五月,我和長鋏商量開始寫一本關於比特幣的書,之後我們各自的朋友陸續加入。在寫這本書之前,我們在現實中素未謀面,甚至觀點迥異,但這並不妨礙我們彼此信任,以開源社區的方式共同創作。我們可能是中國國內最早關注和參與比特幣實踐的群體,也在努力傳播比特幣的思想。我們翻譯了大量技術論文與虛擬貨幣相關的報告,傳播去中心化自由貨幣的理念,只希望彼此之間能建立共同的資料基礎,並認真思考比特幣及其思想。
我們憑著熱情和篤信,學習哈希演算法和非對稱加密,閱讀奧地利學派和貨幣理論,重拾讓人抓狂的英語文獻。當然,我們也都參與了比特幣的實踐--挖礦、交易、支付、傳播、衍生市場等。比特幣不僅是一種金融工具,更是一種生活方式和思想理念,真實地改變了我們的生活軌跡。就像長鋏說的:二十歲之前,我還能被第一推動、太空、量子論之類的科技名詞鼓舞;二十歲之後,我發現,與其在文字中構思那些未來的場景,不如親身投入一項足以改變世界的技術或思想,無論結果如何,這一過程著實美妙。
在這樣的想法下,長鋏建立了比特幣中文社區巴比特,是重要的比特幣思想傳播陣地。我和我的朋友「七彩神仙魚」、「暴走恭親王」合作成立了「壹比特數位科技」,從事數位貨幣的資訊傳播、資料挖掘和工具研發等,希望能為行業生態建設貢獻力量。兩位夥伴有著神奇的網名,性格迥異、年紀不等,是網際網路普惠平等的思想和去中心化的理念讓我們走到一起。
比特幣能否改變世界?假如衡量標準是比特幣是否在短期內替代法幣,那我認為其結果是不能的。但是,比特幣僅僅是一種貨幣嗎?我覺得也不是,也不該是──可能改變世界的是比特幣的技術和思想,而不局限在貨幣的範圍內。把比特幣僅看作一種貨幣,而不是一種革命性的思想或一整套交易架構和生態,那顯然是小看了比特幣。即使把它的影響限定在更廣的金融領域,也未必是合適和恰如其分的。這一點,相信讀者在閱讀中也會發現。
發軔於思想,不拘於形態。我從不篤信某種形態和表現,相信的只是原則和思想。對於狂熱的比特幣信徒來說,比特幣的未來就像數學公式那樣清晰明瞭。他們甚至排斥「信徒」的定義,因為數學不是一種信仰,而是一種認識論。而對我來說,信便能,不信便不能,就像新教所講的「因信稱義」。我們只是嘗試搭建一個讓大家足夠相信的邏輯基礎--當然,最符合邏輯的不一定是最終存活的。
比特幣之於我們的吸引力,正如一九五○年代實驗室裡的巨型機對麻省理工學子的衝擊,七○年代車庫裡的微型機對輟學大學生所釋放的魔力,這種毫無來由的沉迷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他們都奉行與電腦本身雅致的邏輯相一致的理念--開放、平等、協作、分享,以及不惜一切代價親自動手改進機器並改善整個世界。這種理念本身是年輕、不羈與自由的,抱著對世界的誠懇與善意。年輕、瘋狂和自由,這足以讓我們不遺餘力地推動比特幣的發展。
比特幣是一個新事物,大家對它的看法也不盡一致。本書無意表達絕對正確的觀點,而只在於展示一種新思想,它或許是一種潛在的未來,或是一個玩笑,或者什?也不是。這應該是全世界第一本關於比特幣的書,我們也盡可能討論比特幣的所有重要內容,並形成相對系統性的論述。
感謝朱嘉明老師分享他的觀點,以及對我的信任和幫助。感謝比特幣基金會成員的真誠推薦。感謝耀東老師在全書統稿和修改過程中做出的重要貢獻。感謝遠流出版社和吳家恆先生,謝謝你們的辛苦工作,讓本書得以在臺灣面市。
最後,若是本書能為臺灣的朋友提供關於比特幣基礎資訊的認知,當屬我們最大的榮幸。而比特幣行業發展速度極快,我們未能及時更新資料到當前時間,深表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