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地圖+地圖創意遊戲 (附行旅世界地圖包)
  • 定價650.00元
  • 8 折優惠:HK$520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我在蔣介石與汪精衛身邊的日子

我在蔣介石與汪精衛身邊的日子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9006255
臧卓著
獨立作家
2014年1月19日
183.00  元
HK$ 155.55  






ISBN:9789869006255
  • 叢書系列:Do人物
  • 規格:平裝 / 462頁 / 25k正
    Do人物


  • 社會科學 > 政治 > 政治人物


















      臧卓寫出許多軍閥間相互猜忌鬥爭之事,是研究近代戰史不可忽視的珍貴史料!



      這是臧卓晚年所寫的回憶錄,描寫他在蔣介石及汪精衛間擔任要職所親歷的事件。臧卓原先是國民黨中將,在唐生智部下,親歷不少戰役,也與聞不少密勿。民國十九年,唐生智組織「護黨救國軍」進行第二次武裝反蔣失敗後,臧卓隱寓於上海,時常在《新聞日報》上發表對時局的主張,蔣介石閱後頗有讚賞,特地召見,意在籠絡。蔣介石問其是否與唐生智脫離關係,臧卓答以「關係脫離,感情還在」,為蔣介石所忌,未予重用。其間,臧卓就個人戎馬生涯作了筆憶,著成《萬里征驂錄》,「辭含珠璣,時譽甚隆」。



      抗戰期間南京失守後,臧卓隨軍退至武漢。不久,臧卓悄然折回上海。民國二十九年汪偽南京政府成立,臧卓投靠汪精衛,在汪偽政權中,以文人居多,臧卓是少數的武將。汪精衛對其賞識有加,最後當到蘇北行營主任。



      從蔣介石到汪精衛,半生戎馬生涯,臧卓寫出許多軍閥間相互猜忌鬥爭之事,是研究近代戰史不可忽視的珍貴史料。








    導讀 臧卓和他的回憶錄�蔡登山





    擾擾攘攘六十年

    周旋歷次政變中

    加入唐部任參贊

    南昌謁晤蔣先生

    武漢共黨太橫行

    突然起了大變化





    疏通靳雲鶚讓路

    驚人計畫被埋葬

    一聯四詩輓芸樵

    發通電微服東下

    退回蔣先生委令

    唐生智回師反共





    我更瞭解唐孟瀟

    聊閒話一笑而罷

    投機分子來路貨

    蔣百里最寄關心

    晤程李游說無功

    通電下野奔東瀛





    無錢無船動肝火

    變局有如走馬燈

    偕百里師往東瀛

    東山再起赴唐山

    歡聲雷動迎故主





    人事複雜謀求多

    舉薦舊友趙崇愷

    王侯府第海棠紅

    酒食徵逐笙歌繞

    臨行交代兩件事

    重遊津門訪舊雨

    一波甫平一波起





    蔣先生宅心仁慈

    唐生智再展雄風

    蔣唐表面互謙虛

    滯留南京久不行

    唐欲任陝西主席

    鄭州反蔣太兒戲





    不回北平去漯河

    得一知己可無憾

    踏雪出亡的一幕

    土堡一宿抵開封

    取道徐州奔津門

    望門投止有義兄





    蔣百里為徒受累

    閻錫山邀唐赴晉

    中原大戰的輪廓

    老謀深算閻老西





    如此這般模範省

    傅作義與李服膺

    倒戈將軍名不虛

    南園豪飲險喪身

    已經多活四十年





    由民十五至二十

    由民二十一至二十六

    學潮與抵制日貨

    赴國難國府改組

    安內攘外有先後

    黃膺白心力交瘁



    十一

    淞滬抗戰與閩變

    一念老友良足悲



    十二

    軍參院中任廳長

    再談訓練總監部

    總務廳裏三科長

    國難當前無私見

    話說總理紀念週



    十三

    閱兵謁陵與祭墓

    蔣先生茶會祝壽

    勵志社遇汪先生

    何上將獨保榮銜

    馮玉祥機變多端

    兩總監同祝母壽

    劉鎮華死得兀突



    十四

    使館憲兵與軍校

    陳辭修的一段古

    汪被刺與蔣蒙難

    廬山訓練唱竹枝



    十五

    總監部撤退武昌

    防空壕安慰人心

    私寓圖書全放棄

    告別式共有三項

    唐老總為人所扼

    臨危受命守南京



    十六

    回憶五次長江行

    總監部換了招牌

    蔣先生主持公道

    到昆明作寓公去

    離筵話別倍傷懷

    眼前出處費安排



    十七

    到香港暫作寓公

    吸鴉片要懂藝術

    一幕歷史性戲劇

    滬戰得失之我見

    對和戰個人觀念

    在滬初見汪先生



    十八

    汪先生要我何用

    軍事方面需要我

    與朱惺公辯漢奸

    一連串的新職務

    設立軍事籌委會

    招待所裏的人物



    十九

    一幕歷史性悲劇

    京滬線漸復舊觀

    從未見過陳璧君

    周佛海約我面談

    羅君強上萬言書

    天下烏鴉一般黑



    二十

    淪陷區三種現象

    提出了十件議案

    先向丁錫山開刀

    任援道與綏靖軍

    吳化文剿共降共



    二十一

    隴海線上雜牌軍

    孫良誠要求諸多

    郝鵬舉不擇手段

    點編聲中一憾事

    鄂粵兩省的部隊

    蘇北方面問題多

    李明揚按兵不動

    繆斌利用李長江

    陳毅愚弄李明揚



    二十二

    三赴泰州的任務

    縮小省區的意見

    自暴其醜三趣事



    二十三

    蘇北行營的編制

    就職前的兩要公

    當務之急幾件事



    二十四

    嘉獎廉潔鬧笑話

    軍事會議兩目標

    議決提案共十項

    改編第一集團軍

    領章添了一顆星



    二十五

    成立第二集團軍

    第一次出巡屬縣

    校閱楊部三個師

    興化到高郵寶應

    一部小說三千元



    二十六

    三個問題難應付

    前門有虎後有狼

    乘夜突擊新四軍

    南通工業盡凋零

    鹽城燒毀百姓苦

    最後一站合興鎮



    二十七

    蘇北行營三特點

    祭孔儀節極隆重

    海、啟清鄉之役

    包穀田裏竹竿戰

    兩則醜聞聊補白



    二十八

    清鄉之後整內部

    辦黨務一竅不通

    清查稅務最繁難

    楊案引起大誤會

    結束一詞最不祥

    優哉游哉且作詩

    一件明顯的預兆



    二十九

    汪先生病逝東瀛

    中日政府發聲明

    載運靈櫬有專機

    組織哀典委員會

    暫行安葬梅花山

    移靈典禮與祭文

    不勝故主依戀情



    三十

    陳周褚王誄詞

    菲印日有唁電

    憶錄幾副輓聯

    陳公博代主席



    三十一

    謀刺攝政王始末

    被捕的幾種說法

    供詞散失的經過

    個人生死置度外

    獄中詩傳誦千古

    與陳璧君的戀愛



    三十二

    童子試留佳話

    十五歲即能詩

    早年革命生涯

    詠落葉戀國家



    三十三

    主張中日和平

    抗戰必先剿共

    謀和平兩階段

    決意脫離重慶

    由昆明飛河內



    三十四

    汪氏組府缺點多

    訪罷日本訪偽滿

    注重軍事與新運

    和平參戰最滑稽

    摘錄幾條汪語錄



    三十五

    和平軍受新任命

    任援道獨享異數

    郝鵬舉器小易盈

    決定先離開揚州

    郝氏贈我五十萬

    只願退為太平民

    蟄居北平兩年餘



    三十六

    王芃生素願未償

    北洋派壽終正寢

    治安軍紛投八路

    殷桐生先死是福

    理財能手汪時璟

    張華筵一網打盡

    華北「肅奸」事件

    北平審奸兩鬧劇



    三十七

    故都舊景又湧上心頭

    明成祖定名南京北京

    民十三改訂優待條件

    馮玉祥逼宮自鳴得意

    參觀故宮門票收一元

    令人難忘的翠根玉柱

    文物精華重見於海外

    幸有兩老友常共晨夕



    三十八

    肅奸的理由與反效果

    因題猛虎圖初識陳群

    蕭叔宣死得不明不白

    梅花山汪墓被毀重述

    清涼山火葬場的一幕



    三十九

    以德報怨

    退役編遣

    遠征緬印

    解散偽軍

    興獄毀墓

    怪誕不祥



    四十

    待死餘年,攖心國是

    野人獻曝,貢其愚見

    國府大員,均應負責

    陳副總統,蓋棺論定

    悼詩四首,品?公平








    導讀



    臧卓和他的回憶錄 蔡登山




      最早記得臧卓的名字,是看了上海家族研究專家宋路霞女士,採訪孫曜東而寫成的回憶錄《浮世萬象》(二○○四年,上海教育出版社)。該書其中有一節寫到〈張伯駒一品香酒店搶潘妃〉,張伯駒何許人也?他和末代皇帝溥儀的族兄溥侗、袁世凱的次子袁寒雲、奉系軍閥張作霖之子張學良,並稱「四公子」。張伯駒除是著名的詩詞學家外,還集鑑賞家、書畫家、京劇藝術研究者等身份於一身。



      孫曜東說:「張伯駒早年曾有過兩位太太,一位是封建家庭父母給作主的,一位開頭關係還好,由於志趣不同,日久也就乏味了。他最鍾情的、並與之相攜到老的是第三位太太--後來成為著名青綠山水畫家的潘素女士。潘素女士,大家又稱她為潘妃,蘇州人,彈得一手好琵琶,曾在上海西藏路汕頭路路口『張幟迎客』。初來上海時大字認不了幾個,但人出落得秀氣,談吐不俗,受『蘇州片子』的影響,也能揮筆成畫,於是在五方雜處、無奇不有的上海灘,曾大紅大紫過。依我看,張伯駒與潘素結為伉儷,也是天作一對,因為潘素身上也存在著一大堆不可理解的『矛盾性』,也是位『大怪』之人。那時的『花界』似乎也有『分工』,像含香老五、吳嫣等人,接的客多為官場上的人,而潘妃的客人多為上海白相的二等流氓。紅火的時候天天有人到她家『擺譜兒』,吃『花酒』,客人們正在打牌或者吃酒,她照樣可以出堂差,且應接不暇。那時有些男人喜歡『紋身』,即在身上刺花紋,多為黑社會的人,而潘妃的手臂上也刺有一朵花……最終她的『內秀』卻被張伯駒開發了出來。」



      孫曜東又?:「張伯駒在鹽業銀行任總稽核,實際上並不管多少事,整日埋頭於他的書畫收藏和京劇、詩詞,每年到上海分行查賬兩次,來上海就先找我。其實查賬也是做做樣子的,他來上海只是玩玩而已。既然來玩,也時而走走『花界』,結果就撞上了潘妃,兩人英雄識英雄,怪人愛怪人,一發而不可收,雙雙墜入愛河。張伯駒第一次見到潘妃,就驚為天女下凡,才情大發,提筆就是一副對聯:『潘步掌中輕,十步香塵生羅襪;妃彈塞上曲,韆鞦胡語入琵琶。』不僅把『潘妃』兩個字都嵌進去了,而且把潘妃比作漢朝的王昭君出塞,把她擅彈琵琶的特點也概括進去了,聞者無不擊掌歡呼。可是問題並非那麼簡單,潘妃已經名花有主,成為國民黨的一個叫臧卓的中將的囊中之物,而且兩人已經到了談婚論嫁的程度,誰知半路殺出了個張伯駒。潘妃此時改口,決定跟定張伯駒,而臧卓豈肯罷休?於是臧把潘妃『軟禁』了起來,在西藏路漢口路的一品香酒店租了間房把她關在裏面,不許露面。潘妃無奈,每天只以淚洗面。而張伯駒此時心慌意亂,因他在上海人生地不熟,對手又是個國民黨中將,硬來怕惹出大亂子,他只好又來找我。我那時候年輕氣盛,為朋友敢於兩肋插刀。趁天黑我開出一輛車帶著伯駒,先到靜安寺路上的靜安別墅租了一套房子,?是先租一個月,因為那兒基本都是上海灘大老爺們的『小公館』,來往人很雜,不容易暴露。然後驅車來一品香,買通了臧卓的衛兵,知道臧不在房內,急急衝進去,潘妃已哭得兩眼桃子似的。兩人顧不上?話,趕快走人。我驅車把他倆送到靜安別墅,對他們?:『我走了,明天再?。』其實明天的事伯駒自己就有主張了:趕快回到北方,就算沒事了。」



      當時臧卓是國民黨的一位中將,潘素差一點成為他的壓寨夫人,幸虧孫曜東即時救出,終於成為張伯駒夫人,也成為一位著名畫家,當今名作家章詒和女士還跟過潘素學過畫。試想潘素當時若成為臧卓將軍夫人,則她的一切歷史將改寫了。



      對於臧卓我當時的瞭解僅止於此,後來才知道臧卓晚年在香港而且改名為臧勺波。那是在朱子家(金雄白)的《汪政權的開場與收場》第一冊篇末,金雄白寫有一篇贅言,提到:「本書在寫作與編印中,承讀者給我的指正,姚立夫先生對我的協助,顏加保先生、臧勺波先生、汪希文先生,以及不願發表姓名的若干朋友們,供給了我寶貴的資料與圖片,伍爰女士為我讎校,吳漱溟先生為我署簽,在此一併表示我衷心的謝意。」這讓我將臧卓與臧勺波的名字連接起來,之後根據我蒐集的資料並參考唐張新編著的《建湖將軍譜》,得出一簡單的生平簡介。



      臧卓(一八九○年生,一九七五年歿)其名一作臧焯(《臧氏家譜》),字勺波,筆名一勺,江蘇鹽城人。父親是個窮秀才,屢試不第,只得在邑中設館教書。臧卓幼時習經史,擅辭章之學。清光緒二十六年(一九○○年),他十一歲時在私塾讀書,旨在博取科名,適科舉廢止,稍長到南京考入陸軍,先後在陸軍小學、陸軍中學共五年。辛亥那年他正屆陸軍中學畢業,參加武昌起義,南北統一後,他在北京參謀本部當第五局(管戰史)科員,但不久辭職入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繼續讀書,深受校長蔣百里賞識。民國三年上學期,在保定軍校畢業後,分發到江蘇馮國璋那裏做見習軍官候補排長,六個月期滿後,又回到北京。後到北京高等師範(即後來的師範大學,在北京琉璃廠廠甸)當地理教員,講地球投影及中國兵要地理。



      民國十三年,臧卓調任陸軍部少將機要科長,後受南方革命影響和軍校同學之招,悄然南下,參加國民革命軍。民國十六年,任職武漢衛戌司令部。北伐期間,他先後在陳銘樞的第十一軍和唐生智的第八軍任參謀長。民國十九年,唐生智組織「護黨救國軍」進行第二次武裝反蔣失敗後,臧卓隱寓於上海,時常在《新聞日報》上發表對時局的主張,蔣介石閱後頗有讚賞,特地召見,意在籠絡。蔣介石問其是否與唐生智脫離關係,臧卓答以「關係脫離,感情還在」,為蔣介石所忌,未予重用。其間,臧卓就個人戎馬生涯作了筆憶,著成《萬里征驂錄》,「辭含珠璣,時譽甚隆」。後來唐生智就任陸軍訓練總監,臧卓應唐生智之招,就任中將訓練所長。民國二十六年「八一三」事變後,國民政府西遷,唐生智留守南京,臧卓在城防設施方面多所建言,並為唐生智所倚重。南京失守後,臧卓隨軍退至武漢。不久,臧卓悄然折回上海。臧卓與汪精衛私交甚篤,民國二十九年汪偽南京政府成立,臧卓亦落水當了漢奸,先後任軍事委員會委員,軍委會第二廳、第一廳廳長、點編委員會主任委員,點編華中和平軍四十餘萬,最後調任蘇北行營主任,統轄兩個集團軍,計十三個師,號稱十萬人之眾(實際七萬餘人),清勦盤據蘇北之新四軍。後因汪偽政權內鬨,被以「清鄉剿共不力」之名解職。



      抗戰勝利後,臧卓潛居香港,以教書為生,開始以私家教讀為主,學生之中,分為研究與補習兩種。後於民國四十七年入聯合書院,講授「詩學通論」,後又教「斷代史」、「專書選讀」、「駢文選讀」,也擔任過「詩詞選」、「左傳」、「荀子」、「莊子」、「老子」等課,從聯合書院到後來改組為聯大,前後擔任教職有十四年之久。在光夏書院教書則前後兩年,因後來學校關門而作罷。在遠東書院則勉強教了一個月。這期間他並在香港雜誌撰稿。這本回憶錄就是一九七○年一月起在香港《春秋》雜誌連載,原名《蔣汪與我》,但並未結集成書。這是他晚年的回憶錄,一九七五年春,他就病逝於香港了。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