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紙之路:一個老書蟲的紙文明溯源行旅

紙之路:一個老書蟲的紙文明溯源行旅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5830915
艾瑞克.歐森納
李淑寧
野人
2014年1月08日
117.00  元
HK$ 93.6  






ISBN:9789865830915
  • 叢書系列:地球觀
  • 規格:平裝 / 320頁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地球觀


  • 人文史地 > 世界史地 > 文化史












    法蘭西院士歐森納,再次展現他的博學與風趣,

    循著「紙」走過的路,探索紙的一切!

    電子媒介正盛的年代,一部向紙張致敬的廣博之作!





      識貨的行家只會在極冷的冬天購買手工和紙?

      紙在歐洲曾被視為惡魔之物?

      居住在西班牙的猶太人,曾是歐洲紙張傳播的重要推手?

      雨果創作《悲慘世界》時,無論如何都只用藍色稿紙書寫?

      紙能做成電池,讓報紙上的哈利波特照片變影片?



      紙,無處不在。不僅對書寫及知識傳播貢獻非凡,更與人類生活、百工興衰、地球資源等息息相關,影響人類歷史發展甚巨。



      在這電子書崛起的時代,身為老書蟲的歐森納決定為「紙」踏上旅途,追溯紙的一切,並寫下這部向紙張致敬的作品,也是他企圖從紙切入的全球化簡史。於是,他以中國絲路為起點,循紙張傳播路線來到阿拉伯、歐洲,之後繼續前往日本、印度、加拿大、俄羅斯、瑞典、巴西等地,繞了地球一周。



      於是,你將親睹敦煌珍貴的手抄本;翻閱普魯斯特《追憶似水年華》的手稿;讀到細菌學之父巴斯德的筆記;眼見世界僅存「人間國寶」以純熟的技術手工抄紙。同時,也參觀了百分之九十能源自主的高科技紙廠;進到戒備森嚴、接受世界各地一百五十個央行訂製紙鈔的廠房;拜訪以最先進機器人製造二千種以上衛生紙的葡萄牙衛生紙之王。然而,也直擊了印尼「亞洲漿紙」大量砍伐森林的蠻橫與傲慢。



      作者以其淵博的學識,從多方角度探討「紙」在人類文明中扮演的角色,並深究造紙及用紙所衍生的地緣政治及環保問題。敘事簡潔,一針見血;文字既幽默又詩意,信筆拈來,處處智慧,發人深省。是一部從「紙」出發,揉合思路與旅路的深度遊記,不只資料豐富,還有許多令人意想不到的趣聞軼事。



      讀完此書,你會發現:原來,紙張堅韌無比,紙有無限可能,紙的小宇宙如此浩瀚無垠!



    名人推薦



      南方朔(作家、評論家及新聞工作者)、陳瑞惠(樹火紀念紙文化基金會執行長)、陳穎青(資深出版人)、蔡東和(正隆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有幸看到一位學識淵博的愛紙人,跳脫紙專家說明紙專業的框架,用一個全方位的視角以及多元面向的新思維,看待紙在人類文明演進過程裡所帶來的意義和影響。除了禮敬歷史的成就,省思紙與現今環境生態的消融關係,更思考著如何在突破紙與科技的結合、努力不被電子化取代的同時,重新探討紙在未來定位的可能。《紙之路》的問世,對於一位愛紙、惜紙又想更認識紙的人而言無疑是項福音!──陳瑞惠(財團法人樹火紀念紙文化基金會執行長)



      一個沒有盡頭、不斷循環的故事,充滿寓意與隱喻,讀起來輕鬆愉悅。──《解放報》,2012.05.09.



      為了談論紙,我們的記者作家環遊世界一圈。這個主題和世界一樣古老,和最先進的未來一樣新鮮。──《自由比利時報》,2012.03.22.



      歐森納迎戰嚴寒、惡臭和脾氣暴躁的人們,熱烈探究紙的包裝、垃圾與回收,最後,更對高科技燃燒激情……──《快報》,2012.03.19.



      旅途上,艾瑞克.歐森納也從未忘記讀者:他的書中充滿小故事,下筆詼諧又不扭捏造作,呈現出一趟引人入勝的漫遊,毫無負擔,一點也不令人厭煩……──《快報》,2012.03.01.



      對於紙,從內到外,你將瞭若指掌:在這本「全球化簡史」第三部中,新派百科全書編纂家歐森納向紙這個材質致敬,無論是包裝用紙、一張張紙,還是書本中的紙頁。──法國Bibliobs網站,2012.03.09.



      閱讀艾瑞克.歐森納的書,不但跟著旅行,還能學到許多知識。在此之前,《棉的發現之旅》已趣味無窮;現在,我們再次發現一件東西的千百種面貌。這樣東西,我們每天使用,卻對它一無所知。──steph02,2012.08.29.



      你想像不到,二千年以來,紙製品在世界經濟中的分量多麼沉重。非常引人入勝,非讀不可。──Guilhermier Paul,2012.04.19

    ?








    前言

    路線圖概略



    第一部分 紙的往昔

    布列塔尼亞半島上屬於中國的小世界 普洛哥尼克(法國)

    貿易與邊境 烏魯木齊(中國)

    昔日人間仙境 吐魯番(中國)

    岩壁圖書館 敦煌(中國)

    阿拉伯時期 撒馬爾罕(烏茲別克)

    歌頌馬爾凱和翁布里亞 法布里亞諾(義大利)

    歐洲古紙坊詞庫

    繁瑣的官僚行政

    搶布大戰 摩爾納克(法國)

    飛向天空的珍貴歷史 維達隆里安諾奈(法國)

    苦難的發明家

    偉人的私密世界 巴黎國家圖書館(法國)

    人間國寶 越前(日本)

    永恆的紙(日本)

    廣島(日本)

    修復古畫 巴黎羅浮宮(法國)

    家族記事 布列塔尼(法國)



    第二部分 紙的現在

    紙之子 拉賈斯坦(印度)

    歷史的必要性 寶萊塢(印度)

    紙的地緣政治之一

    紙的巡禮周 蒙特婁(加拿大)

    向木伐引渡者致敬 三河鎮(加拿大)

    拉杜克(加拿大)

    通往太空的天梯 三河鎮(加拿大)

    來自冰天雪地的紙之一 史維托格斯克(俄羅斯)

    來自冰天雪地的紙之二 歐斯塔渥和葛佛爾(瑞典)

    鹿的啟示 朗德區森林(法國)

    垃圾處理的複雜

    郵差、垃圾分類者、雨刷、牙膏

    誰是艾瑞克?

    歌頌咖啡機 格勒諾柏(法國)

    向藝術家致敬之一 南特爾(法國)? ?

    向藝術家致敬之二 傷心小鎮(法國)

    愉悅小宇宙無限漫延中 新塔小鎮(葡萄牙)

    紙的地緣政治之二

    浴血森林之路 蘇門答臘(印尼)

    六十萬公頃地 艾拉庫斯(巴西)

    向尤加利樹致敬,或是一些既定的觀念

    向摺紙達人致敬

    賣顏色的商人 巴黎(法國)

    博爾赫斯、合恩角、阿塔利,以及有關非洲的想法



    結論

    參考書目 & 資料索引

    謝辭

    ?








    推薦序



    豐盈的能量之旅




      作者歐森納愛書也愛紙,深深感受到因為時代變遷,所愛的紙已飽受威脅。他由愛出發,帶著一顆好奇的赤子心,?動了豐盈的能量,展開這趟紙探索的訪談遊記。



      你可知道嗎?發明熱氣球的法國蒙格勒費耶兩兄弟,是來自造紙家族的背景;廣島紀念廣場每年收到的無數小摺紙飾品,是女孩禎子和她同學們摺千紙鶴祈福的延續……在閱讀這本充滿知性,?容豐富的《紙之路》時,隨著作者輕鬆有趣、毫不造作的文筆,神遊許多紙的軼聞趣事,真是何其幸福啊!



      就如作者所言,沒有河流就沒有紙;生產紙的地方,尤其是手工造紙工坊,幾乎都在山明水秀的地靈之處;要接近最純淨的水源,才能造出最純淨的紙張。作者以他單純之眼,洞見紙張最透?的本質,著實令人感動又歡喜。在他亦詩亦歌的描述裡,彷如身歷其境優遊其間,想像造紙已是心底最美麗的風景。



      在樹火紙博物館工作多年的我,有幸看到一位學識淵博的愛紙人,跳脫紙專家說明紙專業的框架,用一個全方位的視角以及多元面向的新思維,看待紙在人類文明演進過程裡所帶來的意義和影響。除了禮敬歷史的成就,省思紙與現今環境生態的消融關係,更思考著如何在突破紙與科技的結合、努力不被電子化取代的同時,重新探討紙在未來定位的可能。



      《紙之路》的問世,對於一位愛紙、惜紙又想更認識紙的人而言無疑是項福音。期待它能燃起更多的熱情及投入,進而從哲學、歷史、藝術到科技等不同角度切入,重新在兩千多年後的今天,找回紙本質的精彩與不可取代的價值,給人類對中國人發明的紙,再帶來一次驚喜,與永遠的致敬。





    陳瑞惠(財團法人樹火紀念紙文化基金會執行長)





    前言



      有天,我心想我從來沒感謝它。然而這些年來多虧它,我才能閱讀無數的書籍。如果我的生活裡不再有閱讀,或是如果我從沒閱讀過,我的人生會是什麼樣?



      近六十年來,我每天早上在它的背上辛勞筆耕(少不了橡皮擦的幫忙),寫著我的故事。如果我不再寫我的故事,我的生活會是什麼樣?



      我延宕多時。人們說,如今它脆弱且飽受威脅,我想是該向它致敬的時候。於是我決定上路,走它曾歷經的路。



      我親愛的紙!



      親愛的植物纖維製成的神奇紙漿!



      * * *



      臨行前,童年的記憶湧上心頭,彷彿是為我餞行。話說那年的七月初,我們準備到布列塔尼半島待上兩個月度過暑假。一想到我得和我最愛的書分開那麼久,原本心中因為要回到我深愛的貝雷艾島(Brehat)的幸福感,突然沖淡許多。我曾偷偷把《三劍客》(Les Trois Mousquetaires)藏在黃色雨衣之間,或是把「聖艾提安武器和單車公司」(Armes et Cycles de Saint-Etienne)的目錄塞在靴子裡,不然就是把《苦兒流浪記》(Sans Famille)、《善良小惡魔》(Un Bon petit diable)藏在重達五公斤的草莓–蘋果、李子–蘋果,或是桃子–蘋果的果醬瓶之間(我心中有個小小疑問:為何戰後果醬裡總是有蘋果呢?)無論我多麼會藏,我爸爸總是一眼偵察到我偷藏的書,馬上要我把書放回我的房間。

    爸爸沒好氣地告訴我:「你有沒有搞錯?看看窗外!我的車不是大卡車,只是一台雷諾驅逐艦小客車(或是香堡客車)。」註1



      這時媽媽開口了(媽媽總在這樣的情況出現),可能是要安撫我,同時要讓我爸爸臉上無光,讓他明白他沒什麼歷史知識。媽媽說:「我就說嘛,艾瑞克覺得自己是波斯大臣。」



      我佯裝很吃驚的樣子:「媽,哪位大臣?」



      媽媽說:「就是阿布.卡辛.伊斯麥爾(Abdul Kassem Ismail)」。



      當年網路還不存在,因此我無法知道更多這位我媽媽口中的波斯大臣。



      伊斯麥爾大臣最大的特點就是非常愛他那十一萬七千冊的書,即使和他的書本分開一天對他都是折磨。所以每當伊斯麥爾旅行時,總是帶著他所有的書。或者應該說,他把背書旅行的任務交給四百隻駱駝。這在當時沒什麼大不了,許多國王和元首出巡時總是帶著最愛的私人物品以及寵臣浩浩蕩蕩出發。伊斯麥爾不僅愛書,也愛秩序,因此他的四百隻駱駝是以所載書冊的字母順序排列出發旅行。



      我們當然知道,我的母親趁這個機會教我一點人生的道理。



      沒想到她一副絕望的樣子,嘆了一口氣對我說:「我看你房間凌亂的樣子,我心想,你大概一輩子都不可能成為大臣。」



      我聽了忍不住暗自發誓,我一定要讓我母親刮目相看,證明她錯看我了。在十二號國道往西前進的漫長車程中,我的思緒飛向遠方,我幻想著沙漠和綠洲,以及我未來那十一萬七千本書組成的漫遊圖書館。



      神遊中,當我旅隊中的第一隻駱駝(負責背字母開頭AA到AC的書)到達聖伊萊爾莒阿爾古埃(Saint-Hilaire-du-Harcouet),那第四百隻駱駝(背著字母Z的書)會在哪裡?



      註1:當年法國民眾最常開的國民車,不是雷諾的驅逐艦(Fregate)小客車,就是辛姆卡(Simca)的香堡(ChamBord)客車。

    ?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