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比利戰爭【完整新譯本】
  • 定價117.00元
  • 8 折優惠:HK$93.6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水星之歌

水星之歌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6408861
張善穎
原點
2013年12月19日
83.00  元
HK$ 70.55  






ISBN:9789866408861
  • 叢書系列:On-artist
  • 規格:平裝 / 144頁 / 15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On-artist


  • 文學小說 > > 華文現代詩












    詩人張善穎最新作品。



      作者曾獲時報文學?新詩首獎,已出版兩本詩集,並譯有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葛拉斯 (Gunter Grass) 詩畫集《給不讀詩的人》。2013年他以《水星之歌》獻給「可能失去的未來」與「沈睡的記憶」,還有一路?發他的哲學家、天文學家和物理學家。

     

      《水星之歌》書寫的是詩人生命歷程的片段,童年的記憶、對知識與愛情的嚮往、母親與摯友的驟逝,以及他如何成了一個人道主義者,又怎樣成了一個政治上的自由主義者,和一個經常懷疑著自己的懷疑論者。在回顧之中,他發現了鎔鑄在自己身上的浪漫主義和神祕主義本質。這本詩集是記憶,也是對記憶的省思。書中的每一首詩都直接、間接引用了某些天文學概念。多首詩作都帶有長長的詩序,詩序是散文,又像是散文詩,一幕幕揭開了作者對詩意星空的感知。



      宇宙的恢弘詭譎強烈吸引著一顆顆科學、哲學和文學的心靈。作者說:「國中時,因為在烏來的一次露營,讓我對群星的夜空生起了敬畏之情。大學時,因為分發就讀哲學系,讓我走上了哲學之路。當兵時,因為……也許是因為南方溫暖的海風,喚醒了隱藏在我心中的詩性。我意識到,有些內在的東西被轉化了,不過不是以哲學的方式。」



      「科學試圖以一種人人都能理解的方式告訴我們未知的東西,詩則恰好相反。」狄拉克 (Paul Dirac) 如是說。但是在知與未知之間,我們並不只要求「理解」,而且也渴望「意義」。「我的詩就是我的哲學!」詩人的詩就是他的理解和渴望意義的方式。








    火神星(代序)



    輯一 馬卡萊恩之眼

    尋找鵜鶘星雲,並序

    綠光,並序

    馬卡萊恩之眼,並序

    繁星,並序

    超新星或蟹狀星雲,並序



    輯二 水星之歌

    島宇宙,並序

    水星之歌,並序

    只有一朵雲的藍天

    黑洞其實沒有那麼黑,並序

    翠峰湖上的流星,並序



    輯三 維納斯之帶

    維納斯之帶

    南方的目擊者

    再會了,晨星,再會

    在蒲朗克時間的極限內

    天文學與詩

    恆星風

    老鼠星系 (NGC4676)

    Der Mond

    Starry Night

    滿月之歌

    維納斯之帶──台北之晨

    冥王輓歌

    Atlas的肩膀

    維納斯之帶──Comet McNaught, C/2006 P1, Krakow

    看木星自轉

    參宿四

    最後一個克利普頓星人

    維納斯之帶──懷念Louis



    後記之一 只要一場大雨

    後記之二 我們居住的是一個沒有時差的星球

    ?








    作者序



    火神星(代序)




      只有我知道火神星在哪裏

      我曾經知道所有這一切……



      我母親在日記裏寫說:「早晨是我最快樂的時光!」



      每天天還沒全亮,她就準備著出門上山。那一天她仍然期待著山上清新的空氣,她從樓下的通道推出她的淑女車,抓緊煞車,在秋天的黎明前,就著下坡路燈的指示,穩穩地慢慢滑下去,完全不需要踩踏板。她穿著一件地中海藍的輕夾克,黃黑相間的後揹式背包在她的肩上,裏面只有水、毛巾、軟便帽、墨鏡,也許還有其它同樣簡便的什麼小東西。我想她還順手提了隔夜的廚餘,掛在把手上。下坡道的中段有一條小巷子,就在外交部宿舍停車場的正對面,巷口放了兩只桶子供人傾倒廚餘。



      那天她也許同樣約了登山友。她滿心期待滑過坡道、丟了廚餘之後,繼續往下騎行到公車站,她會在那裏接駁公車上山。可是那個清晨,她的朋友們將久久等不到她,不論是在公車站還是登山口,他們不會知道發生了什麼事。他們再也等不到她了。



      她倒在一地血泊之中,就在廚餘桶的小巷口,腳踏車完好地立在她倒臥的身旁。她的頭顱受到撞擊,鎖骨也折斷了,她蜷曲著,被救護車送到醫院急診室。他們為她作了初步檢查,發現不可能開刀,於是就揩拭了她臉上、身上的血漬,讓她一個人躺在急診室邊間的一張白床上,但是從她臉上的每一個竅孔仍然不停地沁出鮮血。不知名的善心人士聯絡了我的家人,家人試著聯絡我,但是直到八點過後,他們才終於聯絡上我,告知了我我母親的意外。接到電話時我並不慌張,我知道我母親不會有事的,她每天早起去爬山,她學騎單車不太久,不很熟練,而從家裏下來的那個坡道又有點斜,我希望她不會是摔斷了腿才好。



      我是最後一個趕到的家人。當我走進急診室,第一眼看到她時,她就像一個被毫無人性的惡棍極盡摧殘蹂躪過的小女孩,我的眼淚不自禁地流洩出來,完全無法抑止。我用力抱著她,聽到自己的喉嚨乾燥地不斷喊叫:「媽!媽!」而我的母親一動也不動,她感覺不到任何事情了。那一刻,我就知道我已經失去她了,我很快就要失去她了。那一天我為我的母親簽署了DNR。四天之後,她就離開了這個對她而言太過沈重的世界。



      接下來的三個月,我每天都想起她,但是沒有任何一個晚上夢見她。她沒有在任何一個我熟睡或淺眠的晚上走進我的夢中撫慰我。從那時候開始,我就澈底明白了,鬼神、魂靈之說根本子虛烏有。只是在人群中,即使多年以後,甚至在他鄉異國,我仍然還會四處張看,尋找她的身影,彷彿她如果突然又現身了,我是一點也不會驚訝。



      然而,沒有一張可以辨識的臉

      我愈是回想就愈模糊

      每一次的努力都加重了負擔

      火神星因此逐漸荒蕪

      成為記憶的廢墟



      這樣,我就學會了不去相信眼睛

      也不相信耳朵

      不相信舌頭

      不相信手

      也不相信氣味的魅惑



      我不再尋找 

      不再等待

      我將只是留下

      如果妳曾經記得,或者

      妳畢竟遺落在火神星上了



    後記



    我們居住的是一個沒有時差的星球




      時差無所不在。事件發生的時間和人們觀看到事件發生的時間本來不是同一回事。



      可是我們卻又以為所有的一切都零時差。看看新聞:澳洲布里斯班洪水為患,巴西里約熱內盧北邊山區將近五百個人因為暴風雨而喪生,德國足球聯賽開打時必須動員超過一千個警察在場,中國殲-20試飛成功,日本和美國首次舉行TPP事務級協商,台鐵東部幹線春節火車票在早上六點開賣的第一分鐘內就賣出三萬張……



      我們居住的是一個沒有時差的星球,因為我們的感知並不總是在極大或極小的尺度上運作,換句話說,其實是因為我們遲鈍。因為我們的遲鈍,所有的一切看似沒有時差。尷尬的是,也因為同樣的遲鈍,所有一切看似沒有時差的事件,對每個個人來說,卻又彼此截然分隔。不僅就時間和空間而言,更是就我們的感知而言,我們生活在一個離散的宇宙中。我們是一個整體,但永遠碰觸不到對方。想像一下構成你我的原子吧,存在其間的巨大空間!想像一下星系和星系的對撞吧,數千億顆恆星激烈異常又安靜異常地交叉穿越,幾乎擦不出一點火花……



      可是就算看不見、聽不到,我們終究還是能夠明白,有些事發生了,有些事情持續地發生著,過去、現在……遲鈍改變了我們對世界的感知,而我們需要再一次召喚沉睡了的記憶。



      我母親不知道從哪裏讀到了美國哲學家桑塔耶那,她引述他的話說,「記憶是人性的基礎。」即使記得的只是回家的路,早晨喝的第一杯水的溫度,紅潤的蘋果,草莓的甜,虹霓的光彩,肖楠的香,顧爾德的北方,思念和爭執不斷,入夜的狂風,冬日照進窗內的太陽,新砌的磚牆,或者是孩子們的渴望與失望……



      我渴望又一次召喚沉睡的記憶,即使必然是不完美的,同時極可能也並不真實。



      至於為什麼是詩、哲學和科學?雖然愛因斯坦針對研究相對論的哲學家們說了那樣的話:「他們對物理學知道得越少,就越能做哲學。」狄拉克也警告過詩人:「科學試圖以一種人人都能理解的方式告訴我們未知的東西,詩則恰好相反。」但那又怎樣?在知與未知之間,我們並不只要求「理解」,而且也渴望「意義」。



      我的詩就是我的理解和渴望意義的方式,不論它是不是被人理解,或者對別人是否有意義。



      我的詩就是我的哲學。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