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比利戰爭【完整新譯本】
  • 定價117.00元
  • 8 折優惠:HK$93.6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CIO的兩難:突破困局,與企業互利共存

CIO的兩難:突破困局,與企業互利共存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2018187
瑪莎海勒
博碩
2013年10月31日
107.00  元
HK$ 90.95  






ISBN:9789862018187
  • 叢書系列:單行本
  • 規格:平裝 / 312頁 / 17 x 23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單行本


  • [ 尚未分類 ]












      提昇效率與生產力的目標早已無法滿足企業對資訊科技的期望,身為企業最高的IT決策者,你的新任務是在符合成本效益下,如何將資訊科技帶入到商業模式的創新之中。面對如此的轉變,你會發現有些事務並不是可以完全由自己掌握的...



      資訊長(Chief Information Officer, CIO)是近幾年設立的新興職務,負責制定企業的IT決策;通常只有在大型企業裡才看得到此號人物。一般而言,導入IT來簡化作業流程,進而降低成本與再創企業價值是各家執行長交付給CIO的使命,然而在本身對商業邏輯的了解不夠通透,又因高層對IT的不熟悉所產生的不確定性與困惑,而使得CIO往往被孤立在企業核心之外。不僅如此,伴隨時代的變遷,組織對CIO新的期待,是要能控管成本又能兼顧創新;這些總是讓CIO身陷在源源不絕的矛盾與衝突之中,最終傷得灰頭土臉。



      根據英國《經濟學人》的調查,CIO的平均任期約2年。每當企業高層眼見投入IT的成本入不敷出、效益不彰時,總是要求CIO拍拍屁股走人。如果你希望自己能坐穩資訊長這個位子,就要成為一隻能順應環境變遷的變色龍!



      本書作者Martha Hellert在長期協助企業招募高階資訊管理人才的工作經驗中,觀察到這個令CIO兩難的現象,於是融合自己的採訪與招募背景,同時運用人脈豐沛的優勢,訪談各個產業的CIO們,將他們所分享的工作原則、做事方式、心得看法集結成書,讓更多處在相同戰線上的CIO們,能有所參考,增長處事的智慧。



      CIO到底面臨了哪些矛盾與衝突呢?本書將從CIO的角色、企業的利害關係人、資訊團隊、及CIO的未來等四個層面切入,精彩議題有:



      ● 成本與創新

      ● 日常營運與策略

      ● 全球化

      ● 未來專家與檔案管理員

      ● 資訊科技與企業

      ● 負責與所有權

      ● 人才招募

      ● 企業架構

      ● 繼任者

      ● 企業董事會

      ● CIO的職業生涯

      ● CIO角色的未來



    名人推薦



      前宏碁、緯創集團資訊長,CIO協進會副理事長 龍偉業 先生、

      前金控公司資訊處長 朱正宗 先生、

      台科大管理學院特聘教授 盧希鵬 教授、

      iThome電子報總編 吳其勳 先生、

      自由撰稿人、知名部落客暨tappier.com/創辦人 鄭緯筌 (Vista) 先生

      強力推薦(依產業別排列)








    前言

    導讀



    Part 1 CIO 的角色:做了被責怪,不做還是被責怪

    Chapter 01 成本與創新的兩難

    Chapter 02 策略與日常營運的兩難

    Chapter 03 全球化的兩難



    Part 2 利害關係人:到底企業是否曾經喜歡過資訊科技?

    Chapter 04 未來學家與檔案管理員的兩難

    Chapter 05 資訊科技與企業的兩難

    Chapter 06 負責與所有權的兩難



    Part 3 部門成員:資訊團隊不會自然而然形成

    Chapter 07 招募人才的兩難

    Chapter 08 企業架構的兩難

    Chapter 09 繼任者的兩難



    Part 4 CIO 的未來:你的下一步在哪裡?

    Chapter 10 企業董事會的兩難

    Chapter 11 CIO 職業生涯的兩難

    Chapter 12 CIO 角色的未來



    總結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