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歷數古今中外的美食掌故
當真妙趣橫生,又蒐羅各家各派的烹飪絕招
令人拍案稱奇,果然是億萬人經歷數千年所積澱而成的飲食精粹。
書分四篇,第一篇「細骨銀鱗」,說的自然是海鮮水產,以讓張愛玲悵恨無限的多刺鰣魚來做為開書先鋒,其他諸如刀魚、河豚、鮑魚、龍蝦、生蠔、螃蟹等等水族,一一魚貫出場。
第二篇「清醥肥膻」,講的是飛禽走獸,請出了《圍城》作者錢鍾書前來掠陣,因為他對吃雞蛋而衍生出的社交活動有個妙論,卻也是個謬論。除了雞蛋外,雞、鴨、羊、鴿、火腿、香腸、紅燒肉、豬頭肉、鹹肉等等中西美食羅列如林。
顧名思義,第三篇「春韭秋茄」所探討的肯定是蔬菜,然而以愛情來況其味,就有些出人意表了。「芹」有獨鍾、根中的玫瑰(洋蔥)、好竹連山覺筍香、翠英中排淺碧珠(蠶豆)顯得浪漫唯美,但講到茄子、蘿蔔、芋頭、野菜之類時,風味則又大不相同。
第四篇「七葷八素」則是葷素並呈,上溯孔老夫子以降的若干「有趣味的文人」,所論也更加廣泛,素食、八寶飯、鍋巴、燕窩、佛跳牆、大腸、甲魚燉雞、蛋炒飯、油條等等,都在討論之列。
本書特色
就飲食文化而言,「吃著碗裡的,看著鍋裡的」,是愛好美食的人的必然之路。要是沒了那種「貪婪」,不僅「鍋裡」的東西和你無關,就連「碗裡」的東西你也吃不到,吃不了,吃不好。
這是本書的題旨,然而作者所貪圖愛好的,不僅是充口適腸的那一點吃食,更有無盡的人文情懷。
讀者看完本書後,在吃著碗裡的食物時,心中所想的,將遠遠超過鍋裡的玩意兒,而是各種美食的前塵往事,口腹與心靈都獲得滿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