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年,我一直就有想寫一本「另類」的班級經營教科書之想法,這本書既要填補十二年國教下脫離「升學至上」桎梏後的「空白」,又要跳脫傳統班級經營教學「理論取向」的「枯燥」與「艱深」。這個目標,讓我思索很久!
我十分熱愛「教書」這個行業,當了三十年的老師,仍然念念不忘,常以「寫作」、「演說」、「講課」等方式,希望將我這麼多年寶貴的教學經驗,能有一個傳承,讓後繼者少走一些冤枉路。
在演說或講課的過程中,有些學生或聽眾會提出一些問題,例如:「如何維持上課秩序?」「如何對付『大條』學生?」「如何處置作弊行為?」「如何處理偷竊行為?」等。前年,在政治大學教育學系講「班級經營」時,有一位同學提出一個問題:「陳老師,您因為有中國功夫,因此可以鎮住學生,一般沒有學過功夫的老師該如何是好?」當時,我回答他:「不需要『中國功夫』,只需要『以誠待人』就夠了!」因而,我舉了洪蘭妹夫「阿拉斯加馴狼」的故事(請參見本書第119頁),只要意誠,連猛獸都可以馴服,何況人類?
我腦海裡想起了以前在臺北市明倫國中(明倫高中前身)的同事,那位很有愛心的楊老師,對於一個喜歡好勇鬥狠的學生小元,總是噓寒問暖。可是在屢勸不聽的情況之下,從不打人的楊老師,有一次忍不住揮出了兩個巴掌;打了小元之後,自己卻趴在辦公桌上放聲大哭,因此感動了小元:「謝謝老師,您打醒了我!」從此改過自新的故事。
我又想起新竹縣湖口某國中,有位李老師,一向都把學生當成是自己小孩一樣地疼惜。因此,當她挺著大肚子,有一次在講臺上不小心踉蹌了一下,差點跌倒時,全班同學驚呼連連,關心之情,溢於言表,那個場景多令人動容。帶學生重在「帶心」,何必用「武功」?
然而,帶學生如何「帶心」?往往知易行難,「理想」與「現實」總有差距,「動機」與「行為」常難合一,非經一番經驗與教訓或多方借鏡學習,很難得心應手。當時我就有一種想法:也許寫一本有關「班級經營」經驗談的書,對許多有志於教育的學生或新進的教師,才會有真正的幫助。
再者,十二年國教即將於2014年上路,班級經營的教學目標應結合十二年國教的政策方針,才能對學習者更有助益。我因長年帶國中「後段班」的關係,熟悉於不以「升學取向」為目標之班級經營,再加上訪問過數十位善於教學創新、特別有愛心且師生關係非常良好、班級經營相當成功的教師,寫就十八篇「校園故事」後,再將十二年國教的六大目標取出逐一對照,才發現本書內容居然有如量體裁衣,幾乎大致符合六大目標的格局與方向!為此,內心之喜悅不在話下。於是順理成章地,將十八條理論的大溝渠,導入六大目標的大江河,流向十二年國教的大海。
另外,如何為有志於從事教書工作的大學生們,將各家艱深的班級經營理論與模式,做深入淺出的解說,且又要兼具「有趣性」與「實用性」,困擾了我很久!某日,我把這個構想與經常有創意奇招、鼓勵大學生「模擬約會」與提倡「笑擁101•跨年0垃圾」運動的交通大學兼任副教授陳膺宇博士討論時,很高興獲得他的認同,並同意共同撰寫。經與陳教授幾次長談後,我們的著眼點是走「教學者生動、多元,學習者參與、有趣」的策略。教師可要求學生在課前(或課初)先看完「校園故事」及「班級經營理論」後,直接問學生:「校園故事中的哪些情節,得以印證某某理論模式的哪個原則?」「請舉出例子,說明某個模式之原則應用。」「你有何不同意見或補充意見?」等;教師將自己班上的「班級經營」帶進「以學生為主體」的討論與激盪中。如此一來,課堂氣氛輕鬆、活潑、學習有效,學生的舉例和辯論,還可隨時引起「哄堂大笑」──這就是我們的「藍海策略」!
於是我們做了以下的分工:凡屬班級經營「理論與模式」的分析解說,以及許多挑戰性的問題之提出,引導讀者「腦力激盪」的部分,皆偏勞陳膺宇博士;而有關「校園故事」及其「案例」,則由本人負責撰寫(因此在本書中,凡「故事」及「案例」中的「我」,皆代表威任本人)。
我們發覺,許多大學生在讀了許多教育理論方面的書後,一旦真正走上火線、管理班級時,才發現往往派不上用場,十分可惜。因此,我們希望能寫一本與眾不同的班級經營教科書,透過生動的情節與真實案例,讓讀者親臨其境;又可對書中教師的處理方式,在課堂上進行批判、提出質疑;更可因書中的內容激發靈感,因而有許多創新;還可能因為書中教師的大愛心,引發「有為者亦若是」的使命感。
最後,承蒙心理出版社林敬堯總編輯及同仁的協助,本書才有機會呈現於諸位眼前。十二年國教即將實施,希望本書的出版有助於結合班級經營與十二年國教,也希望本書有助於各位走出一條屬於您「自己的」班級經營策略模式!祝福大家!
陳威任
謹識於2013年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