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刑事訴訟法(上):總論編(七版)

刑事訴訟法(上):總論編(七版)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4307289
林鈺雄
元照出版
2013年9月01日
217.00  元
HK$ 195.3  






ISBN:9789574307289
  • 叢書系列:刑事程序法
  • 規格:精裝 / 696頁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七版
  • 出版地:台灣
    刑事程序法


  • [ 尚未分類 ]












      這是一本貫穿理論、立法與實務的教科書。首要是理論方面,特別著重於基礎觀念的建立及台灣法與普世人權基準的銜接。立法規範的闡釋,以截至2010年6月修正的刑訴新法為本。裁判引介的重心,放在最高法院截至同年月止的最新發展趨勢。這是本書的三根支柱。



      為了突破傳統刑訴教科書的格局,本書重新分配刑訴議題的比重,將論述重點移轉至刑事訴訟的構造原則、辯護權利、強制處分、證據法則、證據禁止及法庭活動等。



      此外,為了「冀以理論、契入實例」,本書每章契合數則案例輔助理解,其中多數取材、改編自台灣實際的案例。畢竟,訴訟法的生命在於運用,而解決台灣本土的實務問題,更是台灣刑事訴訟法的不二任務。



      本書亦朝承先啟後的方向努力,故除傳述、批判台灣刑訴傳統見解之外,亦歸納、評析台灣的最新文獻,並佐以國外的學說與實例為借鏡,期使讀者能夠一目了然,掌握台灣外刑訴的演進趨勢。








    第一章 刑事訴訟之基本概念�1

     壹、刑事實體法與刑事訴訟法�4

     貳、刑事訴訟之目的�7

     參、刑事訴訟程序綜覽�14

     肆、刑事訴訟法作為應用憲法�17

     伍、刑事訴訟法之效力範圍�28



    第二章 刑事訴訟之基礎構造�41

     壹、國家追訴原則�44

     貳、控訴原則�50

     參、法定原則�54

     肆、調查原則�澄清義務�59

     伍、附論:「職權主義」與「當事人主義」�78



    第三章 法院�88

     壹、緒論�91

     貳、法官保留原則�99

     參、法官獨立性原則�100

     肆、公平審判原則:法官迴避問題�102

     伍、法定法官原則:法院之管轄�111



    第四章 檢察官及其輔助機關�128

     壹、檢察官之形成史�131

     貳、檢察官之任務與義務�134

     參、檢察官之上命與下從�140

     肆、檢察官之法律地位:行政官?司法官?�147

     伍、檢察官之監督與制衡�148

     陸、檢察官之輔助機關�152



    第五章 被告�犯罪嫌疑人�158

     壹、被告之概念�162

     貳、被告之地位�165

     參、被告之訊問�175



    第六章 辯護人�212

     壹、辯護人之功能�214

     貳、辯護人之定位�216 

     參、辯護人之種類�219

     肆、辯護人之權利與義務�231

     伍、輔佐人及代理人�241



    第七章 訴訟關係、訴訟要件與訴訟行為�246

     壹、訴訟關係�249

     貳、訴訟要件�250

     參、訴訟行為�256



    第八章 訴訟標的-單一性與同一性�269

     壹、訴訟標的之概念�273

     貳、案件之單一性�275

     參、案件之同一性�280

     肆、批評與檢討�286



    第九章 強制處分總論�304

     壹、強制處分之定位�308

     貳、強制處分之主體�310

     參、強制處分之對象�317

     肆、強制處分之限制�318

     伍、強制處分之同意�327

     陸、強制處分之監督�333



    第十章 羈押及其他強制處分�346

     壹、傳喚與通知�353

     貳、拘提與逮捕�356

     參、羈押�371

     肆、搜索與扣押�421

     伍、盤查及其相關處分�449

     陸、新型態之強制處分�455

     柒、鑑定留置與身體檢查處分�467



    第十一章 證據總論�480

     壹、證據法之基本原則�485

     貳、證據法之基本概念�505

     參、法定之證據方法�542

     肆、證據之保全?�596



    第十二章 證據禁止法則�603

     壹、證據禁止導論�607

     貳、證據禁止之內涵及類型�613

     參、證據使用禁止之功能�620

     肆、證據使用禁止之理論�623

     伍、證據使用禁止之放射效力�638

     陸、我國實務之回顧與展望�641



    第十三章 裁判�650

     壹、裁判之意義�652

     貳、裁判之種類�652

     參、裁判之成立與生效�656

     肆、裁判之確定力�660

     伍、無效之判決�675



    ◎ 法條索引�679

    ◎ 關鍵字索引�685








    七版序



      刑事訴訟法可謂我國修法最為頻繁的法領域。自從本書2000年9月初版問世至2013年6月七版修訂為止,單單刑事訴訟法典便歷經大大小小共十五次修法;再加上特別立法(如通訊保障及監察法、刑事妥速審判法等),更動高達數百條次。就如同交通規則頻頻變動,執法及用路人員無所適從一般,我國實務摸石過河,難以苛責。本版增修除更新立法規定之外,亦增錄最高法院至2013年6月為止的最新裁判,總計百餘則,以便讀者掌握實務之發展。



      本書自三版以來,揭示我國刑事訴訟法與國際人權法接軌的努力方向,參考包含歐洲人權法院裁判在內的超國性刑事法之發展趨勢,作為借鑑。2009年隨著《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之批准及兩公約施行法之通過,上開國際人權公約權利保障規定已具我國內國法之效力,立法者並誡命適用時應參照人權事務委員會之相關解釋,其中,又以一般性意見書最為重要。惟我國實務就此仍在邯鄲學步階段,故本版修訂時在相關段落予以提示。儘管相較於我國法與國際人權基準的重大落差,這些努力仍屬杯水車薪,但藉由不斷的比較與對照,我們可以開拓視野,持續反省在台灣仍習以為常的離譜作法,並思索未來的制度出路。



      本書的問世及七版的完成,要感謝的人太多(詳見第一版序)。首先,最該感謝的是本書所引用文獻及裁判的所有作者,他們的努力增長了本書的素材和視野。在本版的增修意見及資料更新方面,由衷感謝王士帆的鼎力相助,並感謝江佩蓉、於盼盼、謝人傑、陳立涵、謝慧中及蔡正皓協助部分的校訂工作。相關出版事宜,要特別感謝元照出版公司。最後,歡迎讀者注意書末版權頁所示網站的更新資料,多多利用並期待指正。





    2013年大暑於草山松境






    其 他 著 作